美乌二次会谈陷僵局特朗普停火令遭俄乌“双杀”

余涛聊谈 2025-03-27 10:35:46

美国总统特朗普设定的4月20日俄乌停火大限遭遇双重打击,乌克兰突袭俄输油管道,俄罗斯强硬拒绝单方面停火。这场被美媒称为“史上最短命和平倡议”的破产,暴露出美国斡旋俄乌冲突的战略困境。

3月18日,特朗普与普京通话达成“互不攻击能源设施”的初步共识。然而协议墨迹未干,乌克兰无人机便对俄罗斯罗斯托夫州输油管道发动突袭,导致该设施瘫痪72小时。俄方随即报复性打击乌方三座变电站,哈尔科夫州陷入全面停电。这场“打脸”行动令特朗普在Truth Social怒斥:“有些人不想要和平!”

据《华盛顿邮报》披露,特朗普原计划分三阶段推进停火:4月1日前实现局部停火,4月10日扩展至接触线全域,最终在20日前启动和谈。但俄乌双方的实际行动彻底打乱节奏,卫星图像显示,俄军在别尔哥罗德集结4个机械化旅,而乌军第47突击旅正接收美制M1A1坦克。

3月23日,美乌代表团在沙特展开第二轮技术会谈。乌方提出“以地换时”方案:承诺暂缓反攻,换取俄军从扎波罗热核电站后撤30公里。但俄方次日抵利雅得后立即否决该提议,坚持要求乌方首先承认顿涅茨克等四州“实际控制线”。

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派遣其女婿库什纳作为密使参与谈判。据POLITICO报道,库什纳向乌方传递“割地止损”信号:若泽连斯基同意冻结当前战线,美国将推动G7提供550亿美元重建基金。但俄外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记者会上直言:“这不是和平方案,而是投降路线图”。

俄方提出的三大条件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乌克兰宪法确立中立地位、承认克里米亚归属、解除极端民族主义武装。这些要求触及乌方“红线”,2019年修宪已明确加入北约目标,而“亚速营”等武装集团控制着议会23%的席位。

虽然特朗普声称“24小时就能结束战争”,但五角大楼仍在加速向乌移交ATACMS导弹。俄国防部数据显示,3月以来乌军使用美制武器发动袭击的频率同比上升47%,其中72%的目标是民用基础设施。

随着4月20日大限临近,三方博弈进入高危时刻。俄战略学者卡拉加诺夫指出,普京或将利用美国大选年窗口期,在5月9日胜利日前发动决定性攻势。而基辅政治分析中心报告预警,若特朗普强行施压乌克兰妥协,可能触发泽连斯基政权危机,已有6名议员联署要求提前选举。

这场停火闹剧的最终结局或许早已注定:当美国既想充当调停者又不愿放弃战略削弱俄罗斯的目标时,和平注定只是镜花水月。正如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所言:“真正的和平需要承认现实,而非重复慕尼黑式的绥靖。”

0 阅读:7

余涛聊谈

简介:让您与世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