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张扬的代步工具是豪车,但在古代,最拉风的代步工具是骏马。
马,来自广漠的草原,本不是中原的盛产。最初,人们使用的马,都是由野马驯养而来。野马,脱缰的野马,一听就吓人。可能是因为这一点(我猜的),人们对马的态度既珍视,又疏离。而骑马,是人与马的亲密接触。所以,在最遥远的古代,贵人们大多是乘车的,马车或牛车。那时,驾车可是门学问,被叫做“御”,与礼、乐、射、书、数并列为“六艺”。春秋时,首席专家孔夫子通晓六艺,曾是个好车老板子。
就在孔夫子赶着车周游列国时,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们却骑着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时刻抒发着对马的深厚感情。而位于中原与牧区交界处的燕赵等国,因为地利,成了最早一批接触到骑马项目的人。如果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人,那第一个推广吃螃蟹的人就是超人。战国时期,赵国出现了一个超人——赵武灵王。在与胡人兄弟的作战中,他发现了骑马的好处。他大力胡服骑射,不但打击了敌人,还强大了自己。骑兵作战,开始普及;骑马走天涯,也开始兴起。渐渐地,有地位的人都用马装点起生活。
昭陵六骏的缘由
人分三六九等,马有品相高低。名人配名马,宝马配英雄。项羽的乌骓,关羽的赤兔,刘备的的卢,曹操的绝影……物随主人形,这些马因为主人的不凡事迹,都留下了神勇之名。皇帝的马,就更了不得了,不但能留名,还能留下纪念碑。这里我们不能不说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六骏。
唐太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创造了贞观之治的一生。他最大的污点,就是上位不光彩。他杀害兄弟、软禁父皇,制造了玄武门之变,才坐上了皇位。往往,越是污点,越引人注目。如何掩盖这个污点呢?自古以来,掩盖污点的惯用手法就是诋毁别人、夸大自我,把自己夸得跟花儿一样。唐太宗纵是伟人也未能脱俗。他抹杀了父兄的创业之功,全面夸大自己的功绩,制造皇位本来就属于他的假象。
但唐太宗终究是李世民,不同于一般人,自夸的方式既别致又高雅。他不从正面夸,而从侧面夸。在参与唐王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骑过六匹战马。他从这六匹战马入手,给它们做纪念碑,安放在昭陵(唐太宗的陵寝),就是后世所说的“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是六幅石刻,但绝不是简单的石刻,能为之忙活的都不是一般人。相传,阎立本执笔画马,唐太宗亲撰赞词,欧阳询挥毫作书,阎立德操刀石刻。
阎立本,就是那位被收入历史课本中,能代表唐代绘画最高水平的人。他们家堪称艺术世家,他的哥哥阎立德也造诣了得,是当时有名的工艺美术家。唐太宗自己虽说不是文豪,但也是文艺高手,文章不能说绝世,也得算好文。至于欧阳询,更不用说了,是书法史上第一楷书大家,开创了欧体。
国力强大、经济富足,自然文化昌盛,名家辈出。将众多大家集于一身,昭陵六骏绝对是艺术精品。六骏姿态各异,或飞奔、或驰骋、或身中箭矢依然无畏。马都如此英勇,骑在马上的唐太宗自然创业艰辛、百战成功。这样的昭陵六骏,不但是唐太宗的创业纪念碑,更是他文治武功的集中体现。
唐太宗的马,都是有名字的。昭陵六骏中的六匹马,分别叫作: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这些马的名字,除了一两个是外貌形容词以外,其他都是音译外来词。从中,李世民的少数民族血统可见一斑,好马的塞外出身可见二三。
昭陵六骏的下落
唐太宗的陵园——昭陵,历经千年风雨,早已面目模糊,剩不下几件囫囵东西。唯一可供瞻仰的就是昭陵六骏,却早已不在昭陵。依中国人热衷于大破大立的性子,昭陵六骏能穿越一千多年的烧杀抢掠被保存下来,实属难得。但当时间走到20世纪初,昭陵六骏中最好的两幅飒露紫与拳毛騧竟流失到海外。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说一位古董商人——卢芹斋。他真是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卢芹斋,小小孤儿,寄人篱下。十来岁时,他就到了国民党元老之一的张静江家里做仆人。因见他聪慧机敏,张静江在为清政府任法国参赞商务时,就将他带到了法国。在那里,卢芹斋从古董店学徒开始,学到了古董欣赏与鉴别的相关知识,并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与英语。辛亥革命后,张静江回国建设祖国去了,而卢芹斋则留在了法国,创建了自己的古董公司,开始了倒卖文物的历程。
好好的一个励志故事却伴随着倒卖珍稀文物,叫人情何以堪。据说,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约有一半经他之手售出。但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在客观上,于战乱中保护了文物。虽然文物不在中国了,但它们好歹还留存于世界,留存到今天。从某种角度说,这话也不无道理。说实话,从火烧阿房宫开始,中华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多数是我们自己人捣毁的。为啥我们总可惜流失海外的,却不可惜一下被自己捣毁的呢?
卢芹斋是一个文化修养与商业头脑兼具的人。他将文物的文化属性发扬光大,以文化传播带动文物倒卖,成了国际上的中华文物倒卖巨头。在赚了钱、有了社会地位后,他资助文化学者,支持文化事业,也曾为抗战出钱出力。一句简单的卖国或是爱国,都无法评价这个人。
卢芹斋倒卖的文物中,最知名的就是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与拳毛騧。目前,这两匹“骏马”被藏于美国宾夕法尼大学博物馆。天各一方的处境,更为昭陵六骏增添传奇色彩。
昭陵六骏,作为唐太宗夸耀的纪念碑,很有些自吹自擂的浮夸风。可它非但不招人反感,反能流传千古、蜚声海外。这除了由其本身的艺术造诣成就,也由李世民的重量级历史地位使然。因为,李世民虽不是创业之君,却有守成之功。毕竟,贞观之治是值得后世效仿的治世典范。
古今中外,多少上位者,有了点名气、有了点财富、有了点权势,就忘乎所以,立起自吹自擂的“纪念碑”。可都姿态可笑、文辞拙劣,最后都被历史的车轮碾碎。毕竟,不是谁都能做唐太宗,也不是谁都能有贞观之治的智者仁心。从来,与民为利,才是人间正道,也才是历史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