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1f88e14976c1b41b6c3aae3aff113e.gif)
大汉征和二年,汉武帝做梦都想不到,他的一场维护社会治安的打黑运动,居然牵扯出一桩大案,最后导致当朝宰相公孙贺族灭。
在长安城,你问一个老百姓当今天子是谁,也许没人知道,但你问及朱安世是谁却是没有人不知道的, 这个活跃在京城头号江洋大盗真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人以绑票为生,而且绑架的都是高官的妻女或者是世侯的孩子,这些世家大族为了确保自家孩子和亲人的安全,只能同意花钱赎人,反正这些大族唯一不缺的就是钱,但后来闹的实在是太大了,最后居然想绑架汉武帝的妹妹,这引发了汉武帝的极度震怒,亲自下旨要将朱安世缉拿送入监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f0befa6d7a759fd2aa660a1d1b1e54.jpg)
经过一番调查,让汉武帝意识到,朱安世能干出这样的大案背后没有人是不可的,于是汉武帝决定一追到底,朱安世被抓到狱中之后,听说当朝丞相,葛绎侯公孙贺要用他来交换公孙敬声的时候,朱安世托人向公孙贺带去了说了一句话:“丞相已经祸及全家了”。
没有人知道,这个被通缉的江湖大盗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更没人能想到,一个月后,显赫一时的公孙贺府彻底沦陷,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巫蛊之祸就此爆发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f3d4bf641f1c0d3b51bc358a10fb236.jpg)
早在汉景帝七年,公孙贺因操守高尚被汉景帝选为太子舍人。汉武帝即位后,公孙贺作为潜邸之臣,被升为太仆,后以太仆之职出任轻车将军、骑将军、并以左将军七次出击匈奴,公孙贺先后参与了元光二年的马邑之围,以及元光六年、元朔五年、元朔六年以及元狩四年的对匈作战,其中在元朔五年汉军突袭右贤王庭的作战中,公孙贺凭借战功受封南窌侯。
太初二年,公孙贺取代石庆为丞相,封葛绎侯。他的儿子公孙敬声则顺理成章的继承了他爹空出来的太仆之位。公孙贺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外戚,他是太子刘据的大姨夫,他的夫人卫君孺是皇后卫子夫的姐姐,这也是他朝中混的风生水起,并出任丞相的主要原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3a3ae7fafed605763a0a3e9a8d2b801.jpg)
作为看着汉武帝长大的公孙贺,他对于汉武帝的了解胜于了解自己,应该说,大汉的丞相却是最不好当的,所以当公孙贺接到汉武帝委任他当丞相的诏书的时候,他吓得腿都软了,迟迟不肯接任,丞相这个职位在武帝朝死亡率极高,在上一任丞相石庆以前,李蔡、严青翟、赵周连续三任丞相皆因罪在任上,干得好不如干的差。干的差免职捡条命,干得好可能苟且偷生,一着不慎小命难保,甚至灭族。所以他上任之后,公孙贺谨小慎微、本本分分,遇事都听汉武帝的。
公孙贺能管得住自己,可却管不住自己的儿子公孙敬声,这个儿子仗着老爹是丞相,与汉武帝是亲戚,平时也是嚣张跋扈,贪污腐败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有一次他就贪污了北军足足一千九百万钱。北军是皇帝的御林军,当朝的禁军有南军和北军。北军因居京师长安城内的北面,故称。初由中尉统率。北军是守卫京师的屯卫兵。汉武帝时,扩大北军,改北军中垒为中垒校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1b88c1c7bd7c6c6804eb7d11f5a8825.jpg)
贪污一千九百万钱,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要知道当时和匈奴天天打仗,导致了国库空虚民生凋敝,这个时候汉武帝都不敢乱花钱,这位丞相公子居然贪了禁军小两千万的,于是,有人就把公孙敬声就被人给举报了。
本来吧,这事也不算大,比公孙敬声贪的多的也是比比皆是,再说以公孙贺丞相的身份地位要解决这件事情也不难。无非也就两条路:第一条路就是把贪掉的钱给不回去,可能再交点利息就可以了。第二条路呢,就是戴罪立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15f92b260002f07cc4018dafe4f9791.jpg)
可公孙敬声不想出钱更不愿意上前线,他希望让老爹出面解决这个问题,作为老子的公孙贺自然不能不管,可能是公孙贺家拿不出那么多钱,也可能是这笔钱已经花了,公孙贺于是就选择了那条看起来简单一些的路,他主动请缨要去追捕那个让朝廷头痛已久的江湖大盗朱安世。可他不知道的是,他抓的这个江湖大盗,可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朱安世虽然落网了,但他的后台不干了。
朱安世作为一个江湖大盗,混了那么多年都没被抓是有原因的,他也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但后台的大佬是谁不得而知,也不知道是谁在背后帮他,但朱安世的检举信就被送到了汉武帝的手里,他在举报信中这样写着:“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有私情。皇上即将前往甘泉宫,他们用巫蛊之术,在去往行宫的必经之路埋下了木偶,诅咒陛下早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70b03494ee6b955a05b55afe51290e7.jpg)
别的罪名都没什么,私通的罪名也不至于祸及全族,但诅咒皇帝嘛,那不死都不行了。此时已经65岁汉武帝对此一向十分敏感,现在当朝丞相居然诅咒于他,而且公孙贺还是太子至亲,这是汉武帝绝对不能接受的,于是公孙贺就跟他儿子一起被押入了天牢。这样那样的一番调查下来,公孙贺和儿子公孙敬声就出于在牢里自杀了,事后,汉武帝下旨:
公孙贺一家被灭三族,阳石公主、诸邑公主被指控犯有巫蛊罪,一律夷三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0565e30cd4d802f385c1886ee17d68.jpg)
诅咒皇帝嘛,被杀也正常,可问题是,朱安世作为一个江洋大盗,他哪里来的这么大自信?他又是怎么知道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通奸并埋设巫蛊的呢?这至少是证据不足。朱安世怎么会想到用巫蛊来陷害公孙贺呢?,要知道汉武帝就是用巫蛊的罪名整死了他的首任皇后陈阿娇,汉武帝很清楚巫蛊诅咒不死人,但是却可以冤枉死人,而且让别人无法申辩,他对此还十分忌讳。
这场风暴过后,长安城短时间恢复了平静,可巫蛊之祸的阴云已经悄悄蔓延开来。巫蛊之祸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汉武帝再接再厉,把矛头指向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等人,皇后的侄子长平侯卫伉(卫青之子)李广之孙李也因巫蛊罪,被处死,就是在这样一番操作后,卫氏一族在朝廷中的势力损失的也基本差不多了。朱安世的这封密信,在无意中推动了一个帝国的悲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11a8f8b3ee513ea434e2615cd701445.jpg)
作为整个巫蛊事件中的第一位受害者,身为卫太子姨父的丞相公孙贺是当时卫氏外戚的代表人物,也是卫太子在朝中最重要的政治外援。正因如此,汉武帝对于公孙贺全家的处理通常被视作了对外戚势力的清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e91f492128540e8ab9d7901cc41c404.jpg)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