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企最缺少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是放到现实这个环境里边,每一个企业所碰到的问题又各有千秋,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从各种条件来看,国企一不缺技术,许多国企里边有高精尖的技术人员参与;国企二不缺市场,许多国企的市场都具有垄断性质或者不可比拟性的优势;国企三不缺人才,国企招聘的滩头前人头趋之若鹜,什么样的人才招不到?那国企缺少的又是什么呢?

每一个国企所遇到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国企活得很滋润,有的国企活得很艰难,对于国企究竟缺少什么,只能说每一个国企有每一个国企的问题,也就是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这本经究竟是什么经?只有国企内部的人员才能知晓,故只能从我所从事的国企来谈谈这个看法。
其实国企最缺少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国企领导人敢拼搏讲奉献的负责任精神。
2、国企员工爱厂如家的主人公精神。
先说第一个问题,国企领导人敢于拼搏,讲奉献的负责精神缺少了。
现在国企领导人都是由上级部门任命的,国企的这种选拔机制,造成了国企领导人只向上面负责,而不会对企业内部员工负责。这种状态下国企领导缺乏一种拼搏精神,只热衷于守旧摊子,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冷酷无情。工作上为了保守起见,不会开拓新市场,不会开拓新产品。这种情况下,国企的技术因为缺乏开拓创新就会日渐落后,国企的市场因为不善于开拓新市场也会被其他企业一点一点所蚕食,最后导致企业的陷于某种困境。
具体展开来说,国企领导人在内部选拔使用中层干部时,为了稳妥和内部的稳定,往往有任人唯亲现象,属于自己一派的,不管有才无才,用起来再说,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具体落实国企领导人意图时,比较方便,没有反对意见。
但国企内部这种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却有很大的弊病,首先埋没了真正的人才,其次任人唯亲的选拔现象,导致干部争宠内斗,更挫伤了企业内大部分员工的锐气,其三有一部分员工为了往上爬而不惜使用卑鄙手段,最后把国企内部的氛围搞得乌烟瘴气。
而第二个问题国企员工缺少一种爱厂如家的主人公精神。说实话,首先要说明一下:这个情况不能怨员工没有职业精神,而是因为国企内部种种不良现象所酿成的后果。
因为国企内部选拔机制不透明,有任人唯亲的嫌疑,导致大部分员工看不到职业上升进步的空间,因此心灰意懒失去了一种工作进取心;苛刻的工作环境,绝望的职业道路,吃用开销之后所剩无几的薪水;在所有的这种叠加之下,往往会使人产生一种悲催感,具体在工作中就会是和尚撞钟过一天算一天,根本谈不上那种爱厂如家的主人公精神。
别看国企领导自己拿着高薪,但是对自己的员工却很刻薄,企业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厚厚一本大多数谈的是要求员工遵守规章制度,否则就要罚款扣工资这些,而这些规章制度内根本不谈员工的晋升途径与方式,更不会写明如何给员工加薪的方式。同样国企在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上也根本不谈员工的晋升途径与加薪方式。这样对一种规章制度、这样一种劳动合同,恰恰如同一本现代的卖身契,如何能够激起员工爱厂如家的热情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国企要想脱胎换骨焕发新春,国企要想搞得更进一步的辉煌,需要在选拔国企领导人时,就考虑到如何让其发挥出火车头的作用。国企要想发挥出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就需要善待员工。
同样,火车头跑得快,后面没有车厢配合,那也不行。在选配好火车头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如何发挥国企员工的个体作用,一个国企领导人浑身是铁,又能打几个钉呢?
一个锐意进取、敢于负责,敢于拼搏的国企领导人,就像一台大功率的火车头;一群敬业奉献、爱厂如家的国企员工就像能负重的火车厢。这样的搭配才是国企完美的搭配,这样的搭配,国企才能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