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为何被乾隆定为“禁书”

无心镜 2023-11-18 14:41:48

01

郑廉,明末河南归德府(今商丘)人,生于崇祯元年(1628)。郑廉15岁这年,李自成、罗汝才联合攻击归德府,郑廉被农民军所俘,只得跟随农民军行动,后想办法逃离了农民军。

清朝统治之后,郑廉主要做的就是读书,积极参加科举,但一连十三次连乡试都没有过。在科举之余,他又接触到了很多描绘农民起义的书籍,比如谷应泰的《明末纪事本末》、吴伟业的《绥寇纪略》,但发现很多内容与自己所见所闻不尽相同,为了告知世人一个真实的农民起义,郑廉开始搜集资料,包括官员的奏疏、史家作品、河南地方志、加上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并走访故老,最终写成了一本论述河南农民起义的专著《豫变纪略》。

这本书最早的刻本是乾隆八年(1743)彭家屏所为,彭家屏刻此书的目的他在书中的题辞说得很清楚,就是感叹过去的丧乱太凄惨了,现在已经是太平盛世,让世人得以不忘历史,有功于当世。

但彭家屏不久之后遭遇文字狱,《豫变纪略》也被定为禁书。幸得此书质量优质,当时人争相印制,所以数量不少,虽然大部分被毁,但还是流传至今。

今天,无心镜就带大家去看看这本《豫变纪略》,摘录一些其中的内容与大家分享,管窥明末农民起义的情况。

02

崇祯二年,己巳之变爆发,皇太极大军10万进军北京,天下兵马勤王。翰林刘之纶主动请战,按理说,他一位翰林是不用带兵打仗的。但崇祯见他十分积极,就任命他为兵部侍郎兼任总兵官招募军队作战。

刘之纶招募了大约近万人,寻找皇太极作战,他当然不是满清铁骑的对手,一战而败。部下劝刘之纶赶紧撤退,尚能保住性命,刘之纶不听,决意死战,最终战死疆场。

明朝的一些官员们听到刘之纶战死,竟然互相庆贺,说:老刘死矣!

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因为刘之纶区区一个翰林,飞速的爬升到兵部侍郎的高位,为同僚们所嫉妒。

这就是当时的明末官场!

03

当农民军到来攻打睢州,府判许士奇吓坏了,赶紧换成了平民的衣服,藏到了寺庙之中。

许士奇慌乱之中问僧曰:贼杀僧乎?

许士奇是吴地人,操着一口吴腔,在吴地口语中,僧和生是一个音。

寺庙中的僧人回答:贼人肯定杀生啊!

许士奇情急之下指着僧人头说:贼人杀你们这些僧人吗?如果不杀僧人,赶紧为我剃发。

慌乱之下,原形毕露啊!

04

农民军初到河南的时候,由于当时河南承平日久,没有经过大的战乱。军中一些将帅的子弟都不爱甲胄,而喜欢蒸香品茶,文房四宝等物。

到了农民军到来的时候,这些将帅的子弟们披着鹤氅衣,戴逍遥巾,骑款段马,带着一些刚从田地赶过来的几百农夫去迎战。

这些浪荡子弟就是第一批阵亡的。

05

农民到了之后,朝廷派军剿灭。

监军王某,害怕与农民军作战,每次农民军走远了之后,才率部到来。但这样无法向朝廷交差,于是搜杀十余里外百姓。并放言道:借脑袋献功。

当地人至今说起这件事,还觉得心有余悸。

06

对于明朝为何不能剿灭农民军,郑廉给出了很详细的分析。

一、农民军所有遇到的壮丁都会成为他们的兵,而天下大乱,民失其所,流民众多,这些都是农民军源源不断的兵源。

二、农民军不需要输送饷银,每到一地的储藏都成为他们的粮饷。所以,只要他们能够打下城镇,就可以得到给养。

三、农民军遇到明军,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他们就算丢了城池,损失了军队,也没人会受到处罚。

四、农民军即便在战场上受到重大损失,但只要他们到城镇抢夺几日,很快就又恢复了实力。

五、而明朝派往前线的统帅多为书生,不能骑马,又害怕弓矢,被士卒们轻视。

最后,郑廉总结道:朝廷今天派一名将领,明天派一个都督,皇帝喊着平贼,将领们在口中喊着平贼,但是贼寇就是平定不了。

当都督们都像杨嗣昌、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总兵们则像曹文诏、虎大威、猛如虎、周遇吉、黄得功等人一样,无论是在陕西,还是在河南,大事都可成。

所以,皇帝临朝之时,总是说:“自从杨嗣昌死了,再也没有能够平定贼寇的督师了。”而如果孙传庭能够不求速战,扼守要冲,而左良玉在东边坚守,那就形成了合围之势。可惜啊,孙传庭死,潼关溃败,国家的气数尽了。

所以说:杨嗣昌无功而明室之亡兆,孙传庭战死而明室之亡决矣。

07

郑廉在书中,详细记载了李自成打下洛阳,开仓放粮的情景,这一段也是被引用最多的,甚至在高考中也曾出现,恰好能够给说明李自成为何能颠覆明朝。

王之为人,性鄙吝而酷嗜财货,守国二十余年,无一事可称者。洎乎国变,连岁饥荒,民不聊生,盗贼遍野,王之粟红贯朽自若。

这句话说,福王这个人十分贪财,当了二十多年藩王,没有做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当国家遭遇危难之时,连岁饥荒,民不聊生,盗贼遍野,而福王仓库里面的粮食和穿铜钱的绳子都腐烂了,也不拿出来赈灾。

向之朽贯红粟,贼乃藉之,以出示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旗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农民军打开福王的仓库,发现里面的粮食和穿铜钱的绳子都腐烂,农民军把这些物资用来赈灾。远近的饥民听说之后,都扛着起义军的旗帜往洛阳而来。来的人像流水一般涌来,日夜不绝,李自成一呼而百万人响应,他的势力已经如燎原之火再也无法扑灭了。

这一段话中,有“荷旗”两个字,在网络上的流传的所有版本都是“荷锄”,实为谬误,这里纠正一下。

郑廉最后写道:

自是以后,所过无坚城,所遇无劲敌。

明朝灭亡已经成为定局!

10 阅读:1739

无心镜

简介: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