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作为医疗系统,在基层最后一级医疗组织的主要成员,担负着给基层患者诊病治病的任务,同时担负着重要的“公卫”任务,这个任务,是国家对基层患者的一个优惠政策,不惜投入了巨额资金,还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公卫”任务的宗旨是以预防为主,通过对患者的加强管理,摸底排查,提前预防,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中,或者减轻疾患的危害程度。这个任务,通常在乡镇卫生院的领导下,主要通过乡村医生,来完成一线任务。

乡村医生,本身就在村中工作,对基层患者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解,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条件,在这方面,他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公卫”任务,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做了多次介绍,比如“公卫”十四项任务,在这里对“公卫”十二项任务,做一个简略介绍。为方便阅读,逐项加以列出。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辖区内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比如个人信息,定期体检、动态变化等等,都要建立档案存档,让个人和医生,都了解并掌握健康状况。
这是一种最直接的管理方式,可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健康教育,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目的是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预防接种,对自己辖区内的零至六岁重点人群,目的让受种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以便起到对疾病的预防功效。
四、儿童健康管理,对自己辖区内的所有儿童,针对不同时期生长的发育特点,进行健康管理,以便促进健康管理,减少疾病的发生。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对孕妇的早、中、晚期,进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产后预防管理等等。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对辖区内,65岁以上的所有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管理,包括定期体检,检测血压血糖,资料数据统计存档等等。目的是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且突出一个早字。
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辖区内,35岁以下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定期复查,及时调整药量,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控制疾病。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包括档案管理,随访,评估,体检等,有利于控制疾病。
九、肺结核患者管理,包括筛查,推介,转诊,入户随访,督导用药等等。帮助患者规范用药,按时复查,提高生活质量。

十、中医药健康管理,对辖区内65岁以上居民,和零至36个月的儿童,每年可享受一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中医体质知识,和中药保健指导。
十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医疗防治和管理,发现疫情,及时登记报告和处理,协助防治机构做好病人的医疗防治和管理,降低传染病的危害。
十二、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协助执法机构开展食源性相关信息报告,计划生育等等。目的是及时发现各种卫生安全问题,消除健康隐患。(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