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逛街,孩子想要免费的气球被拒绝,哭了,你会怎么办?
指责孩子小题大作爱哭闹,带离现场?还是安慰孩子然后转手买一个气球给她?
在抖音上,我看到了一个妈妈给出了一个教科书式的回答,超过190多万的网友都点了赞。
为了大家可以更好的看到这位为妈妈的处理方法,我直接下载了视频,强烈推荐给点心们点开视频看,一定会有收获。
视频讲的是,在商场门口有免费发气球的活动,小女孩子想要又不敢说,所以妈妈就带着她演练,怎么去要到免费气球。
演练开始,妈妈只教小女孩勇敢的提出自己的需求,说:”阿姨,给我一个气球可以吗?”
妈妈也反复的回答:“可以,小朋友你好勇敢啊。”
在演练了无数次成功的版本之后,妈妈突然转化了思路,拒绝了小女孩要气球的请求,把回答从 “ 可以 ” 换成了 “ 抱歉,小朋友,这个已经有别的小朋友要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拒绝,小女孩突然词穷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一下钻进了妈妈的怀里,眼睛里面就开始有泪花在打转。
但是经过妈妈的耐心引导,小女孩最终也说出了:“没关系,被拒绝也没关系,我勇敢。”看到一个3岁的小女孩眼含热泪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也被触动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尽自己的努力,满足孩子的需求,但好像很少告诉孩子,面对被拒绝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刷到这个视频,看完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之后,就很想跟大家聊聊我对挫折教育的理解,以及聊一聊如何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这件事。
挫折教育不等于打击教育在前几年,挫折教育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很多家长会把挫折教育同等于打击式的教育,去否定孩子的成就和打压孩子的自信心,其实这完全是背离了挫折教育的本意。
之前我就在李点点的账号上发布一篇文章《当你骂孩子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就说过,孩子的表现,往往跟家长对他们的期待和赞美成正比。如果一味的打压孩子的自信心,那孩子很有可能会往我们所期待的相反方向去发展,或者就算是发展还不错,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就像胡歌之前在采访中就曾经提到,因为妈妈以为的挫折教育就是不轻易的表扬,导致自己就算是已经成为了大家都喜欢的大明星,也还是会没有那么自信。
樊老师也说过:“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严厉的教育只会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低,自律性越差。”所以,我们说的挫折教育,一定不是吝啬对孩子的赞美,更不是一味的否定孩子,而是在适当的时机告诉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成功固然是好事,但是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有的事情它就不是努力了就能成功的。
坦然的接受失败也是人生必修的课题。
挫折教育是引导而不是指导好的挫折教育,一定是引导,而不是指导。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比如刷牙,吃饭,系鞋带,玩游戏,写作业,很多家长会因为没有耐心,直接告诉孩子如何做,或者直接帮助孩子去完成本来是他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一种做法。
心理学家乔登·彼得森教授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到,要想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首先,让孩子的责任归孩子,父母的责任归父母。父母帮助孩子提供装备,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并坚信孩子能够完成挑战。
最重要的规则:不要为任何人做任何他们自己可以做到的事,因为你这样做会剥夺他们的生存能力。
如果我们过度保护我们的孩子,我们将会创造出弱小的个体。
前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小时候经常因为口吃被嘲笑,他的母亲没有因为他被嘲笑就不让他跟别人接触,而是帮助他建立信心,耐心的告诉他:“你有点口吃,正说明了你聪明爱动脑,想的比说的快些罢了。”
正是母亲的正向引导,给杰克.韦尔奇带来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并最终成为了世界第一经理人。
我之前也有跟大家提到过,番茄学习舞蹈不属于那种天赋型的选手,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的动作,无法做到。这时候我跟土豆爸并没有否定番茄,也不是简单的粗暴地指正她的动作,而是经常正向鼓励和引导番茄,说她做得越来越好,结果就是,番茄顺利地完成了所有的舞蹈动作。
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需要做的是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后,引导孩子去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在哪里,下一次再面对挑战或挫折时,孩子就会主动积极地去面对。
挫折教育不是制造挫折,是制造面对挫折的能力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还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人为的去制造一些挫折,以为那样就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但其实这个做法是不合理的。
苦难本身并不能让孩子成长,将孩子过早的置身于自己无法应对的困境里,更可能让孩子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变得敏感和不自信。
想要孩子拥有面对挫折的能力,需要从小培养。一般来说,挫折教育被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适用年龄:0~1岁,低幼阶段。
孩子的挫折教育在出生后就应该开始。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家长格外的照顾与养育,家长应该积极的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对家人及环境产生美好的信任感觉,为与孩子的沟通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适用年龄:1~3岁,幼儿阶段。
当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他自己独立去完成,不要总是抱着或者帮他迈步等。孩子动作发展的同时也是心理的不断发展完善。孩子稍大后,可以让他试着料理自己的生活,在自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交往中去。
第三阶段适用年龄:3~5岁,幼儿园阶段。
平时我们总会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并且也在身体力行地帮助孩子。然而有时候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却给予过多帮助的话,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就鼓励他独立去做。
第四阶段适用年龄:5~6岁,学前阶段。
孩子步入课堂后,传统的教育重视数理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仅仅是学习的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的求知欲,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孩子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就是他在思考问题的表现,此时,家长应该耐心解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不要怕丢面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进行试验来探讨。
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课题,从孩子出生到6岁这个阶段更是尤为重要。在这个阶段,我们作为父母,除了要努力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受到伤害的同时,也要经常鼓励孩子,给他们灌输一种面对生活困难的勇气。
因为人在生活中,难以避免会经历非常困难的时期,提前教育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并坚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困境,尤其重要。
希望我和点心们都能像开头视频里的妈妈一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耐心地给孩子制造抗挫折的能力。
-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你好,我是李点点,5岁女儿番茄、9岁儿子土豆的麻麻,擅长用漫画和文字记录二胎鸡飞狗跳的日常,分享硬核学习资源和可信赖、有深度的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