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茫》真敢拍,印度人泄密,直接促使汪精卫叛变革命

云哥侃车 2025-04-22 11:18:04

历史大戏《问苍茫》真是担得起“历史”这头衔,它把那些连好多影视剧都忽略的历史小细节都给呈现出来了。

这篇文章聊聊《问苍茫》快结束时的一段戏,说的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印度代表罗易,他泄露了机密,结果就让汪精卫背叛了革命。这个历史上的小细节,在以前的电视剧里几乎都没怎么提到过。

一、处境艰难,里里外外都麻烦

蒋介石搞出那个四·一二反革命大事后,国内大局就裂成了三块:

蒋介石那一伙国民党里的保守力量,说白了就是南京那边的国民政府。

汪精卫带领的那部分国民党左派,还有共产党,他们一起组成了武汉那边的国民政府。

说说以张作霖为首的那些北洋大佬。张作霖,他算是北洋军阀里的头面人物。

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一方力量都得同时跟两个对手周旋。比较起来,张作霖和蒋介石那边还算稳定,可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那边就比较乱了。

一方面,蒋介石使劲儿想把武汉国民政府手下的军队拉到自己这边,结果没多久,夏斗寅就造反了。这下子,武汉国民政府可忙了,一边得继续北伐,一边得收拾夏斗寅的烂摊子,还得筹划着往东边打蒋介石呢。

说白了,武汉国民政府那会儿所处的外部环境真是挺糟糕的。

另外,武汉国民政府里头也有人想跟共产党“划清界限”。就这么个情况下,马日事变爆发了,说白了,武汉国民政府内部也挺乱的。

在这种情况下,汪精卫可真是左右为难,他里头得靠着共产党继续跟他一块儿干,外头还得指望共产国际和苏联给他撑腰。

那时候,中国共产党也碰到了不少麻烦事儿。外面呢,蒋介石反了,夏斗寅也搞叛乱,还有马日事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里头呢,国民党左派里有些死硬分子也开始不安分了,想搞点小动作。

所以,在《问苍茫》这部作品里头,咱们瞧见了这样的场景:汪精卫那边对共产党心存不满,心里头琢磨着要分道扬镳,可又不敢轻举妄动,还舍不得那份合作关系。共产党对汪精卫也有看法,但还是得硬着头皮,继续跟他搭档干下去。

陈独秀和汪精卫频繁碰头商量,想法子找到共同点,同时保留各自意见,好让局势稳住。他们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能顶住外面的压力和解决内部的不安。

不过,这种情况终归是暂时的,汪精卫心里头其实压根儿就不支持工农革命。他现在之所以表现得挺积极,那也是被眼前的局势给逼的。等哪天机会到了,他肯定会反过来背叛革命。

1927年6月,罗易的那次泄密,把原本的平衡给搅乱了。

二、罗易把秘密说出去了

1927年,差不多快到6月份的时候,共产国际的头号代表罗易,收到了他们上头关于接下来该怎么干的电报,这事儿后来被人们叫做“五月指示”。

这封秘密电报是专供罗易、鲍罗廷和柳克斯三人阅读的,它里头说的东西,在《问苍茫》这本书里都大概讲了:就是让中共动手搞土地改革,拉起七万人的工农队伍,把国民党政府给改头换面,再建个革命法庭,把那些反动军官都给收拾了。

得说,这份指令在某些方面还挺正面的,像里面提到的武装工人农民,跟共产党内部的一些观点挺对路的。但问题是,这指令有点不切实际,想法也太天真了。就拿让中共去改造国民党这事儿来说,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根本行不通。

很明显,共产国际的那个命令要是真执行了,国共肯定得闹掰。所以鲍罗廷觉得五月的那个指示简直就是“离谱至极”,陈独秀呢,压根儿就没打算往下传,就在几个核心人员里简单琢磨了下,然后就给共产国际发电报说:现在这情况,咱执行不了那指示。

罗易这时候做出了个挺冒险的选择,他决定把五月的指示拿给汪精卫瞧瞧,想着能用这个来吸引汪精卫,让他站在自己这边,一起挽救中国革命。

罗易心里明白,这是在泄露机密,所以他吩咐手下翻译,想把五月的指示交给汪精卫。但这位翻译相当有底线,觉得这份指示属于高度机密,绝对不能落到汪精卫手里。要是汪精卫把它公开了,那后果不堪设想。这段历史的小插曲,也被《问苍茫》这部电影记录了下来。

不过,罗易还是固执己见,把五月的指示内容递给了汪精卫。汪精卫瞧了一眼,心里头立马咯噔一下,觉得这事儿大了,但他表面上还是装得挺淡定,跟罗易说要一份复印件。罗易也挺爽快,当天晚上就把东西给了汪精卫,这样一来,泄密的事儿就成了定局。

三、汪精卫背离革命道路

汪精卫在某个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他选择背叛了革命。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对整个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本,他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然而,他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与革命的初衷背道而驰。他的叛变,无疑给革命事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许多原本信仰坚定、为革命奋斗的人们,因为他的行为而感到失望和痛心。同时,他的叛变也让敌人看到了机会,进一步加剧了革命的困难。尽管汪精卫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但革命的火种并没有因此熄灭。相反,更多的人站了出来,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他们坚信,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牺牲,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汪精卫心里头早就琢磨着背叛革命那点事儿,但实际情况让他挺为难。一方面,那时候他四面楚歌,离不开中共和苏联的帮忙。另一方面,武汉国民政府里头,不少人都不赞成跟中共分道扬镳。

罗易泄露的文件给汪精卫提供了个由头,他立马把五月的指示内容拿给几个国民党的大人物瞧了瞧。没多久,朱培德就把省里的共产党员都客气地“请”了出去。

到了五月份,武汉国民政府里头那些原本赞成国共联手的人,看了那份指示也没辙了:这纸东西,摆明了就是要开打。

汪精卫在国民党的一次内部大会上直白地说,一艘船不能有两个掌舵的。这事儿,还有他说的话,全都被记录在了《问苍茫》里头。

1927年7月15号那天,汪精卫搞了个大动作,就是所谓的“七·一五”事变,他直接反了,不再支持革命了。这事他之前可是准备了好久。反正就是,他公开跟革命说了拜拜,叛变了。

四、咋看罗易那事儿泄密了?

对于罗易泄密这件事,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这可不是啥小事儿,它牵扯到的可是重要信息和信任问题。你得先想想,罗易他为啥会泄密?是无意之举,还是另有目的?这背后的原因,咱们得搞清楚。再说了,他泄出去的信息到底有多重要?是关乎大局的关键情报,还是些无关紧要的小道消息?这个也得分辨明白。还有啊,罗易泄密这事儿,对咱们有啥影响?是打乱了咱们的部署,还是让对手得了便宜?这些后果,咱们心里得有数。总的来说,评价罗易泄密这事儿,咱们得全面考虑,既要看他为啥泄密,也要看泄出去的是啥信息,更得瞧瞧这事儿对咱们有啥影响。只有这样,咱们才能给出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罗易1887年在印度孟加拉呱呱坠地,是个地道的印度革命者。早在1915年,他就跑到日本,跟孙中山见上了面。之后,他又跑到北美墨西哥,搞了个墨西哥共产党,还加入了共产国际。他凭借独特的观点和革命理论,在共产国际里出了名。到了1927年初,他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当上了首席代表。

罗易因为泄密事件,没多久就被共产国际给叫回去了。到了1929年,他直接被共产国际踢了出去。之后他偷偷溜回印度,结果被英国殖民政府给抓了,关进了大牢。等服刑完毕,他开始信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那一套。就这样,他在1954年去世,走完了他六十七年的人生路。

罗易的透露机密,让汪精卫走上了背叛革命的路子,给咱们国家的革命事业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这事儿也让我党看清了汪精卫的真面目,不再对他抱有啥幻想,决定拿起枪杆子干革命。接着,我们党就连着发动了南昌、秋收和广州这几场起义。

说到罗易这家伙,他确实在我们国家的革命道路上扔了几块石头,但说实话,我们党对他的评价并不咋地。往好听了说,他就是光说不练,往难听了讲,那就是“笨蛋”一个。这个看法,在《问苍茫》这本书里,通过共产国际的另一位代表鲍罗廷之口,给说了出来。

得亏有电视剧《问苍茫》,这剧真是又敢拍又走心,居然把那种历史迷才留意、专家才去深挖的“罗易泄密”事件给搬上了荧幕。它重现了那么一段历史,让观众能更透地体会到那段大革命时期的风起云涌、沧海桑田。

0 阅读:10

云哥侃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