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抱怨的人,对人生的危害有多大

无知的求道者 2024-09-19 18:24:47

从前,在一座古老的房子里,有一扇陈旧的木门。这扇门已经有些年头了,每当有人推开或者关上它的时候,就会发出刺耳的吱吱声,仿佛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在痛苦地哀嚎,又仿佛在抱怨着什么。

后来,家中的老人也曾向主人提及这扇门的问题,说感觉门好像是坏了,应该找个工匠来修理一下,不然说不定哪天就彻底用不了了。可是主人总是敷衍地回答:“只是有点响声而已,还能正常开关,不碍事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门的状况越来越差。那原本只是轻微的吱吱声,逐渐变成了一种断断续续的 “嘎吱嘎吱” 声,仿佛门每一次的开合都是一场艰难的挣扎。有一天,当主人匆匆忙忙赶回家,想要冲进屋内的时候,他用力一推,只听 “咔嚓” 一声,门竟然从中间断裂开来,半边门摇摇欲坠,彻底坏掉了。

鲁迅曾说:“往往人一开始抱怨,事情就会迅速朝他抱怨的方向前进。”在生活的这所大房子里,我们内心的抱怨就如同故事中的那扇门。一开始,这扇 “抱怨之门” 可能只是发出轻微的声响,就像我们偶尔对生活的小抱怨,或许是对忙碌工作的几句嘟囔,或是对复杂人际关系的一丝不满。这些抱怨在起初就像门那若有若无的吱吱声,虽然细微,但对于我们的人生而言,却已经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怨天尤人呢?这与他们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

习惯抱怨的人,对人生的危害有多大

什么是怨天尤人呢?在百度百科里,它被解释为源自《论语・宪问》的一个词语。其含义是指,当一个人遭遇挫折的时候,就会去埋怨上天,或者责怪他人。

事实上,怨天尤人的这种性格特征极易对我们身边的亲密关系造成严重的损害。

1.对婚姻的影响

在婚姻关系里,一旦生活不尽如人意,那些怨天尤人的配偶往往就会指责对方能力不足,这无疑会引发一系列婚姻中的矛盾冲突。

例如,当家庭面临经济方面的压力时,妻子可能会一味地埋怨丈夫没有本事,而不是选择与丈夫携手共同应对这一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丈夫就会觉得这种埋怨对自己来说是极大的不公平,于是逐渐对妻子产生厌烦之感。在情绪的驱使下,双方开始互相指责、谩骂,使得彼此的感情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矛盾也逐步升级,进而让整个家庭的氛围变得压抑又消极。

倘若夫妻关系长期被相互埋怨和指责所笼罩,就会加快双方对婚姻感到绝望的速度,很可能走向离婚的结局。

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在不断攀升,其中因为夫妻之间长期互相抱怨、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导致感情破裂的情况,在离婚案例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2.对友情的影响

怨天尤人的性格在友情关系中也会呈现出相互不信任的状况。例如,倘若你的朋友总是抱怨另一个朋友 “不仗义”,或是抱怨同事老是在背后算计自己,这种对身边人缺乏理解与包容的尖刻性格,可能会让你感觉格外压抑。这时你或许会暗自思忖:“他以后对待我是不是也会如此呢?哪怕我无意间犯了一点小错,他是不是也会像现在这样抱怨我呢?”

你是不是也会因此而感到害怕,甚至产生想要和他保持距离的念头呢?实际上,情况的确如此,怨天尤人的性格往往会使许多友情的亲密程度大幅下降,直至凋零。

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针对 2000 名成年人开展的研究表明,经常怨天尤人的人更容易失去朋友,其社交圈子相较普通人平均要小 15%。

3.对社交关系的影响

怨天尤人的性格对社交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社交是每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沟通,我们能够理解诸多问题,并且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我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然而,具有怨天尤人性格的人在社交场合往往只会抱怨工作的辛劳、市场的混乱以及各种人际关系的复杂。如此一来,就难以达成社交中的共鸣。我们参与社交的初衷本是为了互相帮助从而共同成长,这也是社交吸引我们之处。可是,抱怨的声音并不具备吸引力,反而会遭受一种无形的排斥。试想一下,面对同一个困境,一群人聚在一起只是各自抱怨,那这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反之,另一群人怀着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探讨,这将会是一个多么充满力量的团体啊。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研究显示,超过 50% 的人认为自己在与他人交往时遇到困难,其中那些经常抱怨、习惯将责任推诿给外部因素的人在交往困难人群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总之,习惯抱怨的人,对人生的方方面面有着颇为严重的影响。那么,总是抱怨的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思维方式呢?

抱怨的人,他的思维存在怎样的漏铜

心理学家海德认为,我们对所有事物的解释都可视为一种归因,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生总结。一般而言,我们对事物的归因存在两种思维方式:情境归因和性格归因。

1.情境归因思维方式

情境归因所涉及的是自身之外的条件  与因素,像是运气、他人、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各类环境因素。

性格归因则关乎自身的内在因素,例如自身的动机、能力、坚韧程度、情绪管理能力等所有自身已经具备或者能够调整的能力。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情境归因和性格归因相结合的产物。但二者之中谁占主要权重,谁占次要权重呢?

部分人觉得,对于某一个结果的发生,情境因素占据主要权重,而个人因素仅占次要地位。具体而言,这个权重比例可能是 9 : 1、8 : 2 或者 7 : 3 等,每个人对这个比例尺度的判定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性格因素才是主要权重部分,外部环境只是次要的。

于是,那些认为外部因素占主要权重的人,往往会把失败的原因都归到外界的各种因素上。

例如,有些人上班总是迟到,就把原因归结为交通堵塞。然而,也有其他人会遇到同样的交通状况,但他们会提前二十分钟出门,以此避免迟到。

实际上,从这样一件小事我们就能轻易判断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并且他们在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时,也常常会以这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这就好比一个习惯用左手的人,无论拿任何东西,都会下意识地使用左手。所以,当他们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总是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外界环境的牺牲品和受害者,从而不断抱怨,却从不反思自身的不足。

2.性格和情境的混淆不清

吉尔伯特和马隆提出,当外部助力与内驱动力相互结合时,对自我成长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不过,有时我们会发现这两种 “力量” 彼此排斥,这种相互抵触同样会对我们的成长形成阻碍。

然而,在我们取得成功或者遭遇失败的时候,却很难分清到底是外部因素起主导作用,还是自身根源性的因素在起主要作用。

例如,你刚刚踏入社会,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但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你表现得十分胆小怯懦,不敢和同事交谈,也不敢向领导请教问题,完全是一种极度社交恐惧的状态。即便领导多次强调要照顾新同事,你仍然无法放开自己。之后,因为你的工作表现不达标,被公司辞退了。

那么,在你被辞退的这个时刻,这是公司的原因还是你自身性格的原因呢?我们是应该把责任归咎于外部环境,还是自身性格呢?

很明显,这样的结果似乎应归咎于你的性格 —— 社交恐惧症。

可是,你为什么会有社交恐惧症呢?而其他人却没有这种性格缺陷呢?很有可能是家庭原因导致的,也许是家庭没有给予足够的安全感。既然家庭安全感属于外部因素,那为什么要让自己承担责任呢?

于是,你找到自己的父母并指责他们。他们会很委屈地说:“我的父母也是这样教育我的,我只是延续了这种方式而已。”

而你可能会反驳:“既然你知道这种教育方式存在弊端,为什么还要继续这样做呢?”

你的父母或许会一脸茫然地回答:“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我们真的不知道。”

就这样,外部因素影响并恶化了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又反过来影响外部因素,如此循环往复。——无论是谁都难以分清到底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在起主导作用。

而且,人类作为一种依靠感官认知的动物,在这众多混淆不清的因素当中,总是把直观看到的原因当作主要原因,而不会深入探究内心的脆弱之处。所以,外部因素也就成了一种被普遍使用的归因解释。

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一种心态,才能杜绝抱怨呢?

如何减缓抱怨

在中国的《孙子兵法》里,有这样一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在兵法的视域下,“人和” 之所以被置于首位,是因为相较于天气和地形,人自身的改变更具可控性与灵活性。以排兵布阵、鼓舞士气为例,这些动作往往转瞬之间即可完成。而天气和地理环境却坚如磐石,难以撼动,我们只能对其加以利用,却无法肆意改变。

因此,我们主要有三件事可做:一是改变那些人力能够改变的;二是结合运用那些不可改变的因素;三是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现实。

1.改变可以改变的

人类文明能够取得进步,是因为我们凭借自身的智慧持续地改变着周遭的一切,从而让自己过上更为舒适的生活。然而,这一切都需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前提之上:这些改变是我们能够触及到的。就像那扇破旧的门,我们完全有能力去改变它,只是我们被太多的抱怨长时间占据了身心。

例如,我们的性格或许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可能有着不堪回首的童年,或者有着难堪的工作经历,这些都会对我们日后的性格和做事方式产生影响。但在改变这一事实面前,这些都不过是借口和托词罢了。人类独有的优势就在于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为什么不脱胎换骨、改变自己,而非要选择在原地顾影自怜呢?

2.利用不可改变的

“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他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雪莱

我时常陷入这样的思考:我们是不是常常对外界环境无休止地抱怨呢?经过一番深入的思索后,我认为不应该如此。外界环境犹如一个庞然大物,蕴含着巨大且难以撼动的力量,“靠天吃饭” 这一说法便是有力的佐证。虽然我们无力改变外界环境这种强大的力量,但是我们能够巧妙地利用它。

在商业运营领域,依据当地的消费文化和市场需求(这些外部条件)来规划策略是常见的做法。就像在旅游胜地,商家能够按照游客季节性的流动规律(这是外部环境的一种呈现方式)行事。旺季时,增加库存、延长营业时间,并且提供更多种类的旅游纪念品和服务项目;淡季时,则安排员工培训、进行店面装修升级等工作。

又如,在多风的地区,很多人可能会为此烦恼。不过,我们完全可以对风力资源加以利用。比如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或者设计特殊的通风系统,借助风力实现自然通风,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

我们应当认真思考,那些一直被我们抱怨的外部因素是不是也能够被利用起来呢?以三国为例,其中有许多利用人心的事例。当然,我并非倡导这种行为,但它对于我们看待外界环境能给予更多的反思。这种利用人心的做法,虽然在道德伦理层面存在争议,但从利用外部因素的角度看,它展示了一种敏锐捕捉外界环境中的要素(人心在当时的情境下也是一种外部环境要素)并加以运用的能力。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外部环境因素时,应摒弃单纯的抱怨情绪,尝试去挖掘其中可利用的价值。

3.坦然接受不可改变的

“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萧伯纳

人类在许多情境面前显得异常渺小。就自然灾害而言,人类面对其强大力量时显得格外脆弱。比如地震来袭,大地剧烈晃动,房屋倾颓崩塌之际,人类瞬间就会陷入几近毫无招架之力的境地;火山爆发时,那从地球深处汹涌喷出的炽热岩浆,会将所经之处尽数吞噬,即便现代科学技术能够提供一定的预警,但人类在这种自然伟力面前能做的依然十分有限。

疾病同样会让人类深刻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像埃博拉病毒这类烈性传染病爆发时,被感染的患者身体会迅速垮掉。

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确实存在诸多无力改变之事。诚如罗翔老师所说:“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可能仅仅只有 5% 而已。”

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特别是要改变面对这一现实的态度。要深知我们不过是如尘埃般渺小的人类,而非无所不能的神明。我们只能从当下能力所及之处着手改变,然后逐步拓展、延伸,直至达到自己的极限。

不过,在我看来,这就已经足够了,至少对于生存来讲是这样。一辈子吃馒头也能活下去,过度追求、挑战过多不可能之事,且毫无敬畏之心,这未必是好事。

人生之路,恰似那布满荆棘的崎岖小径,坎坷重重,数不清的艰难险阻横亘其间。然而啊,我始终怀着一颗炽热且坚定的心去深信,只要我们能以理智之眸去审视自我,去洞悉外界,那么,那恼人的抱怨声便会如同过眼云烟般消散。

我们不应被坎坷绊倒而陷入哀怨的泥沼,而是要凭借理智的力量,让心中燃起希望的火焰,驱散阴霾,向着充满阳光的远方大步前行,在这充满挑战的人生旅途上,奏响属于自己的励志华章。#金秋图文激励赛#

4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