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宣布了总额高达10万亿元的化债方案后,本轮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工作正式启动。10万亿里面有6万亿是通过提高地方债限额的方式来实现置换隐性债务的,整个周期为三年,每年的额度是2万亿元,2024年是第一年。
由于该方案是11月8日才通过人大常委会决议的,今年的2万亿元额度要在剩下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分完,时间上来讲是比较紧的。不过,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完成,2万亿元存量隐性债务置换额度已被29省分配完毕。

各地分别分配到多少额度呢?有媒体对此进行了统计。
我们发现,今年有六个地区获得了1000亿元以上的额度,分别是江苏、湖南、山东、河南、贵州和四川。
这六个地区特点鲜明,除了贵州外基本上都是人口和经济大省,分到较多的额度在意料之中。而贵州的地方债问题较为严重,此前甚至传出调研报告显示仅靠当地很难化解地方债风险的消息,是得多给点额度。
六个超拿到1000亿元以上额度的省份里,江苏分到2511亿元,位居首位,另外五省均在1000亿元至1300亿元之间。

另一方面,部分省份分配到的额度较少,海南、宁夏、西藏、青海、北京均少于200亿元,青海和北京更是不到100亿元。
究其原因,除了北京外倒不是这些地区的地方债风险最小,而是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小,用不着借太多的钱。比如,青海省2023年GDP总量只有3800亿元,还没有江苏省的个别经济强县高。
本身的“造血”能力不强,不可能发行较大规模的地方债,而存量地方债数额与财政收入、GDP的比值可能比经济、人口大省还要高。

值得注意的是剔除港澳台地区,我国一共有31个省级行政区域,今年的2万亿元化债额度是被29个省份分配掉的,意思是有2个地区一分钱也没分到?
事实确实如此,上海和广东没有发行地方债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两地经济和财政实力强大,不需要国家给的额度也能搞定地方隐性债务问题吗?
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毕竟沪、粤两地确实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更重要的因素是上海和广东早已实现了地方隐性债务归零,没有隐债需要化了。

早在2021年,财政部便向公众透露将支持上海、广东等地区分区分批统筹推进,依法依规全面清理存量隐性债务。
到了2022年年初,广东率先官宣完成隐性债务清零,省内不再有政府隐性债务;随后不久,上海也达成了隐性债务清零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两地化解所有隐性债务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是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该方法复刻到了本轮全国化债中。
另外,北京同样属于试点清零隐性债务的地区,基本上也没什么存量隐性债务了,可能就留了点零头,所以这次只分配了47亿元,与北京4万亿元以上的GDP总量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上海、广东,再加上北京之所以没能从今年的2万亿元化债额度里拿到一分钱是因为不需要了,并且明年和后年同样用不着占2万亿元的额度。
上海和北京是我国的一线城市,另外两座一线城市均位于广东省内,这三个省级地区的经济实力很强,作为隐性债务清零试点区域再合适不过。如今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争取尽快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地方隐性债务归零,到了那时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多年的地方债风险问题才能算彻底解决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还以为什么高明方法化债呢,原来主要方式就是发行再融资债券
江苏不是一直靠央妈扶持吗 [得瑟]
苏州哪分得最多说明它亏空债务多;想用南京化债钱搏一博。河南有一些负债 至于四州想分一杯羹呗 北。 沪粤不用没有化债钱、显然搞得掂有钱用; 经济高大上全国经济强壮排名一流 领略风骚了。 粤沪经济再雄起 !
苏州哪分得最多说明它亏空债务多;想用化债钱南京搏一博乍。河南有一些负债 至于四州想分一杯羹呗 北。 沪粤不用没有化债钱、显然搞得掂有钱用; 经济高大上全国经济强壮排名一流 领略风骚了。 粤沪经济再雄起 !
我也没分到
原来是早就化掉了,享受特殊政策确实香[吃瓜]
辽宁省呢?一分钱没有?
恒大2.5万亿,怎么化呢
苏大强表面强,实质虚,这次没有死面子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