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3岁的杨铁刚,是江苏圆通快递某公司一名快递员。由于干的是体力活,他常常早出晚归,作息十分紊乱,忙到半夜两三点再睡觉更是常有的事。为了打起精神,杨铁刚几乎每天要抽上两包烟,烟草的味道似乎成了他繁忙工作中的唯一慰藉。慢慢地,由于常年吸烟,加上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他的健康状况开始出现问题...

7月12日早上,杨铁刚刚起床准备去上班,可睁眼时,却感觉全身像被重物压住了一样,浑身无力。他起身想起洗把脸清醒一下,可刚下地,双腿却有些发软,竟是差点一个踉跄就倒在地上。杨铁刚心中一紧:“难道是最近熬夜次数太多,身体透支了?”从这之后,杨铁刚总是容易感到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尤其是刚起床时和长时间工作后,但由于一直没有明显不适,他也就没有多想。
8月22日,这天中午杨铁刚准备吃盒快餐应付一下,可他拿起筷子的那一瞬间,却突然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恶心感,胃部翻腾的感觉让他几乎瞬间失去了食欲。杨铁刚不得不把筷子放下,准备喝口可乐缓缓,可喝完汽水不到五分钟,他就感觉胃里似乎被一股沉闷的重物压住,甚至开始不断地反酸、嗳气。一旁的餐馆老板惊讶地问道:“你是不是中暑了?”喝了老板给的藿香正气水后,杨铁刚的不适感减轻了许多,于是便继续上班去了。
时间很快到了晚上,杨铁刚结束了忙碌的工作,准备回家。可刚爬了两层楼梯,他就突然感觉右上腹传来了一阵剧烈的疼痛,像有一根锋利的针刺入肋骨下方。紧接着,这股疼痛还迅速蔓延到了整个右侧腹部。很快就疼得杨铁刚忍不住弯下腰,额头上的汗珠瞬间渗了出来,脸色变得苍白,身体更是要靠在墙边才能勉强站稳。直到这时,杨铁刚终于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劲,连忙哆哆嗦嗦地拿出手机给妻子打了电话,夫妻俩去了最近的医院。

到医院后,医生了解完基本情况后,马上开了肝功能、血脂四项、腹部彩超等检查。肝功能显示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都轻度升高,分别为55 U/L(正常范围:10-40 U/L)和48 U/L(正常范围:15-40 U/L),提示肝损伤;血脂四项显示总胆固醇为6.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2 mmol/L,提示高脂血症;而腹部彩超显示肝脏有轻度脂肪浸润,边缘稍有钝化。根据所有检查数据分析,杨铁刚被诊断为中度脂肪肝。
医生看着杨铁刚的检查结果,向他解释道:“脂肪肝是指肝脏中脂肪堆积超过正常水平的情况。它通常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尤其是长期的劳累、饮食不规律以及过量的脂肪摄入,都是导致脂肪肝的常见原因。像你这样,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再加上吸烟,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人体内的肝脏承担着重要的代谢功能,它负责分解和排除体内的毒素,合成蛋白质以及存储能量。当脂肪过量堆积在肝脏时,肝脏的代谢功能会逐渐下降,导致脂肪堆积越来越严重。早期的脂肪肝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影响到肝脏的正常功能,甚至引发肝脏炎症、纤维化,严重时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接着,医生给杨铁刚开了熊去氧胆酸,这种药物可以帮助改善肝脏的脂肪积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对中度脂肪肝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出院时,医生还嘱咐道:“药物只是辅助治疗,最根本的改变还是在于生活习惯的调整,每天清淡饮食、早睡早起,尤其要戒烟戒酒,有利于肝脏的修复!”
经过这一遭,杨铁刚明白了脂肪肝的危害性,决定要做出改变。他开始按时按量服用熊去氧胆酸,并调整饮食习惯,减少油腻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尽量避免快餐和高糖食物。除此之外,杨铁刚每天还坚持早晚散步30分钟,虽然刚开始时有些吃力,但渐渐地他也感到体力有所恢复。
至于抽烟、熬夜,他是更加不敢了。就这样坚持三个月后,杨铁刚按时去医院复查,结果显示他的肝脏情况恢复得非常好,丙氨酸转氨酶降到了35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也降至30 U/L,已经回到了正常范围。而腹部彩超显示肝脏的回声已经变得更加均匀,边缘不再有明显钝化,脂肪浸润程度也明显减轻,已经从中度脂肪肝改善为轻度。

医生也表示他做到非常好,只要继续坚持,完全有机会彻底逆转脂肪肝!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意外发生在了杨铁刚的身上。
2022年11月15日,刚过“双十一”购物节,杨铁刚的工作格外繁忙。这天早上他忘了吃早餐就开始了工作,而正在他停在路过等红绿灯时,突然感到一阵恶心感从胃部升起。不一会儿,那种恶心感像一股热潮般迅速蔓延,从胃里涌上喉咙,让杨铁刚瞬间有些想吐。他连忙停下车喝了几口水,又从车上翻出一个小面包吃了,不适感才稍有减轻,便强撑着不适想继续送完这单。
好不容易送完这单,杨铁刚只感觉整个人好像都透支了,尤其是脑袋晕晕乎乎的,还有些昏沉。这种昏沉的感觉让他想歇一会儿,可当他赶到休息室准备躺会儿时,刚躺上就突然感觉右上腹传来了一阵尖锐的刺痛。那种痛感犹如肚子被锋利的物体刺穿,痛得让他瞬间脸色惨白,连生理性眼泪都流了出来。这么大的动静把一旁正在休息室喝水的同事李哥吓了一跳,看着杨铁刚表情痛苦、满头冷汗的模样,李哥连忙开车把他送去了医院。

到急诊后,在医生的建议下,杨铁刚进行了肝脏超声波检查、CT扫描以及肝功能检测。可检查结果却让所有人大惊失色!肝功能显示丙氨酸转氨酶16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35 U/L,胆红素水平为2.8 mg/dL,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而CT扫描显示右侧肝脏有一个较大的肿块,大小约为5厘米,边缘不规则,呈现出恶性肿瘤的特征。结合血液生化和影像学特征,医生高度怀疑为肝癌。
听到这个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让杨铁刚瞬间脑海里一片空白。他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盯着报告单,声音止不住地颤抖着问道:“怎么会这样?自从去年查出脂肪肝后,我一直清淡饮食,作息也规律,戒烟戒酒,还每天散步,而且我每天还吃护肝药,这不是保护肝脏的吗?怎么可能反而给肝脏吃出问题?”
医生叹了口气,耐心地解释道:“我们也感到很意外。你的检查中没有显示肝炎或肝硬化的迹象,但肝功能却出现了急剧下降。”一定是有什么细节被忽略了!为了找到杨铁刚患病的真正原因,医生又详细询问了有关他这段时间以来的饮食、睡眠和用药细节,最终发现了罪魁祸首——熊去氧胆酸。

得知真相的医生摇了摇头,惋惜道:“你虽不抽烟不喝酒,也不熬夜,这些行为确实能够防止病情恶化,但是你在吃熊去氧胆酸时却忽略了这2个用药的关键点。临床上许多肝病患者也和你一样,在服药时犯下了这2个大错,最后不仅没能保护肝脏,反而让癌细胞在体内生根发芽。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的患者一定要记住了,想避免肝癌找上门,这两件事是千万要注意的……”
在服用熊去氧胆酸的过程中,医生常常会特别叮嘱患者注意饮食,尤其要避免吃霉变的食物,或者冰箱里存放时间过长的饭菜。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饭菜闻着没问题、看着也没坏,怎么就不能吃了?”但其实,在肝脏比较敏感的阶段,这些看似“无害”的食物,往往正是隐藏风险的源头。
熊去氧胆酸是一种常见的护肝药物,主要用于改善肝脏代谢、减少胆汁淤积,对脂肪肝、胆汁性肝病等情况有积极作用。它能帮助胆汁更顺畅地排出,减轻肝细胞的压力,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功能。可以说,它是一种“帮肝脏减负”的药。不过,在它帮助肝脏调节状态的同时,身体也更需要避免额外的刺激。

这时候如果吃了霉变的食物,比如发霉的坚果、变味的大米、潮湿环境下存放时间过长的玉米、花生或者冰箱里放了几天没吃完的剩菜,肝脏就可能面临额外的代谢负担。这些食物虽然有时候闻不出明显异味、看不出发霉,但在湿度大或存放条件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一些对肝脏不友好的物质,比如黄曲霉毒素或某些微生物代谢产物。
而熊去氧胆酸在调节肝脏功能时,正参与到胆汁酸代谢、肝细胞更新等过程当中。这个时候,如果体内同时进入了这些有害成分,就容易“打乱节奏”,让原本正在恢复的肝细胞受到干扰。有些人可能会在吃完后感到轻微的胃口下降、疲乏,甚至出现轻度不适,这很可能是肝脏在悄悄“抗议”。
冰箱里的食物也不总是安全的。很多人会觉得放在冰箱里就能保鲜,其实冰箱只能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而不能让食物“停在原地”。比如饭菜放超过48小时,尤其是放在不密封的容器中,很可能已经滋生了细菌或者出现了成分变性。再加上反复加热,有些有害成分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下来,对肝脏的代谢造成一定影响。

特别是在服药期间,肝脏承担着药物代谢的重要任务。如果这时饮食中还有“隐形负担”,就容易使肝脏“超负荷”,这对肝功能恢复显然不利。医生也常说:“药物是帮你修的砖,饮食是你垒的墙,墙要是塌了,修再多也没用。”
总之,熊去氧胆酸本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肝药物,但它的作用能否真正发挥出来,跟你日常的生活细节密切相关。不是吃了药就万事大吉,更不能依赖药物去“对冲”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真正的护肝,是药物+生活的双向努力。
吃得干净一点,食物新鲜一点,作息规律一点,肝脏自然会轻松许多。对正在调养中的肝脏来说,最需要的,不是一味补,而是不给它添乱。
资料来源:
1.张新驰,熊雨凡,顾静,等.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5,34(02):254-257.
2.朱锋,吴鹏飞.熊去氧胆酸联合经内镜逆行胆胰管成像治疗老年患者复杂胆管结石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4,33(11):850-855.DOI:10.19577/j.1007-4406.2024.11.010.
3.贾贵阳,倪元萍,王梦茹,等.熊胆粉及熊去氧胆酸对肝癌癌前病变的作用[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24,32(11):1424-1432.
(《21年,江西一男子吃熊去氧胆酸,来养护肝脏,一年后咋样了?》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