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乡参加同学聚会,没权没势被冷落,科长男生炫耀迈腾车,我开出宝马大家都愣住了!
有些人说,同学聚会是用来“攀比”的场合。小时候比成绩,长大了比工作、比车子、比房子。而我这次回乡参加同学聚会,才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人性关系和所谓的“场面文化”。
我叫李明,今年刚满35岁。在别人眼里,我可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但我的真实身份却远不止如此。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乡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从小家里条件不好。因为家境窘迫,我上学时总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常常被城里同学嘲笑。高中毕业后,我拼命努力考上了一所普通本科大学,而当时班里的很多同学因为家里有门路,直接走关系进了国企或者当地机关单位。
这些年,我很少回家,主要是觉得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他们要么是“体制内”的精英,要么靠父母的资源在本地混得风生水起。而我,毕业后北漂,白手起家,吃过不少苦。虽然现在事业小有所成,但我并没有告诉老家的任何人,甚至连我爸妈都不知道我实际的收入状况。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同学群的通知。“我们高中毕业15周年了,计划组织一次聚会,就在老家的五星级酒店。大家老时间,老地方,不见不散!”
这个通知炸出了许多同学,我的手机也被群聊消息刷屏。有的同学晒家庭幸福,有的贴旅行美照,还有人秀孩子的各类奖状。看到这些,我心里不由得一阵复杂。其实,我并不想去,但老家一位最要好的兄弟强烈邀请我:“李明,大家都盼着你来呢,15年了,总不能缺席吧!”
最后,我还是决定回去看看。毕竟,青春只有一次,回忆总是美好的。
聚会当天,我如约来到了酒店。一进包间,眼前的场景让我有些吃惊。男生们一个个西装革履,女生们浓妆艳抹,整个氛围有点像商业酒会。气氛虽然热闹,但我隐约感觉到一股分层的“阶级感”。
坐在主桌的,是班里的几个“风云人物”:张科长、刘老板、陈律师。这些人一边喝着昂贵的红酒,一边谈笑风生。而我,和一群“默默无闻”的普通同学,被安排在靠边的小桌上。
聚会的主题似乎不是叙旧,而是攀比。张科长率先开口:“哎,今年单位福利不错,分了一辆迈腾给我开,排量2.0T,动力十足!”
话音刚落,旁边的刘老板立马接话:“科长就是科长,我们这做生意的可没这待遇。我前几天才换了一辆奥迪A6,虽说是贷款买的,但开出去也有面子!”
听到这些话,我只是低头喝茶,没插话的兴趣。此时,班里的女生也开始加入:“科长厉害啊,迈腾可是大气,特别适合你这种成功人士!”
而我的存在,似乎成了空气。没人主动和我打招呼,偶尔有人看我一眼,也只是礼貌性地点点头。过去那种自卑感再次涌上心头,但很快被我压了下去。毕竟,我已经不是那个在教室角落里埋头写作业的穷小子了。
聚会进行到一半,有个男生似乎想起了我,笑着问:“李明,你现在在哪高就啊?”
我放下茶杯,淡淡地说:“还行吧,自己开了家公司,做点小生意。”
我的回答显然没引起他们的兴趣。张科长撇撇嘴:“现在谁不做点生意啊,有些人连摆地摊都叫创业呢。”
一桌人哄笑起来,我也跟着笑了笑,并没有解释什么。其实,我的公司在北方已经小有名气,去年刚融资了3000万,年收入稳定在八位数以上。但我不想过多解释,因为我知道,这种场合根本不需要解释。
聚会结束后,大家提议去唱歌。我和几个老同学打算提前离开,刚到酒店门口,就看到张科长站在一辆崭新的迈腾旁,摆出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他大声说:“这车是单位给配的,公务用车,档次不算高,但很实用。以后有机会带大家兜兜风!”
周围人一片羡慕的夸赞声,女生们纷纷上前拍照留念。而我站在一旁,默默地掏出了车钥匙,按了一下。
不远处,一辆黑色的宝马X5亮起了灯光。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那辆车。张科长脸上的得意渐渐消失,他愣愣地看着宝马,然后问了一句:“李明,这车是你的?”
我点点头,平静地说:“嗯,公司用车,平时拿来代步。”
现场鸦雀无声。那一刻,我看到张科长脸上的尴尬和女生们眼中的惊讶。他们显然没有想到,这个在聚会中被冷落的“穷学生”,竟然是开宝马来的。
那天之后,许多同学开始主动联系我,有的寒暄,有的试图套近乎。而我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失落。原来,所谓的“同学情谊”,在某些人眼里,不过是利益和身份的延续。
我并不怪他们,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太常见了。但我也明白了一点:真正值得珍惜的友情,永远不会以财富和地位为前提。那些在你失落时冷落你、在你成功后追捧你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朋友。
结语:放下成见,坦然前行,这次聚会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也看清了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差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
宝马的车灯依旧明亮,但更让我明白的是,人生的路不止一条,而我要走的,是属于自己的那条坦途。
未来的聚会,我或许还会参加,但绝不会再为了别人的目光而改变自己。因为,无论是开宝马,还是骑单车,真正的尊重,永远来自内心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