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汽车产业新生态|WNEVC2023

新汽车 2023-12-11 13:42:08

作者|甄 瑶编辑|李国政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2023年初冬,这个新汽车时代浓缩在海口国际会展中心。12月8日,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进行至第2天,上午最后一场论坛的主题为“加速重构汽车产业新生态”。主论坛上,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发布《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主要聚焦5个方面。

一是,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攻坚期。与会各方对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抱有坚定信心,将围绕纯电动汽车、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二是,跨领域前沿技术突破将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正在加快赋能汽车智能化转型,与会各方将以安全为底线,推动前沿领域共性技术研究探索。三是,驾驶场景将驱动车能路云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典型驾驶场景,将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等创新成果孵化和推进汽车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是推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环节。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带来产品形态、功能特性、用户体验的全面改变。五是,开放合作是全球汽车产业共同发展的关键举措。哪吒、梅赛德斯-奔驰;宁德时代、LG新能源;英飞凌科技、地平线、黑芝麻……与会嘉宾围绕整车、电池、芯片等角度展开探讨。边界正在被打破,角色在交叉。汽车企业、产业链、生态链都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开始摆脱旧有的逻辑和模式,加速重构汽车产业新生态。

▲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新能源汽车融汇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多种变革性技术,产业链、价值链持续向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拓展,产业生态正在全面重塑。”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致辞中表示,加快构建汽车产业新型生态,既是产业技术变革的内在需求,也是产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国际化的汽车产业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以及技术落地能力的竞争。”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表示,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的数字移动终端,无疑是实现万物互联的最佳载体。他呼吁,在产业协同过程中,车企应担起“链长”角色,引领整车、核心零部件、软硬件等全产业链共同发展。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则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日益兴起,电池极限制造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受益于此,电池产业大概率将进入TWh时代。技术演进、融合加速……尽管人们已经看到了许多眼花缭乱的变化,但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逐渐清晰地展示了新汽车的未来时代。

融合成主流“地平线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共同创立的合资公司成立,命名取自两家公司英文名CARIAD + Horizon的合称——酷睿程(CARIZON)。”会上,地平线总裁陈黎明透露,新的合资公司总部位于北京,计划至2023年末招募逾300名员工。作为双方2022年官宣合作的重要部分,新合资公司将整合地平线的软硬结合技术能力,以及CARIAD在智能车身和软件系统整合方面的经验,开发全栈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此外,酷睿程将基于地平线征程家族计算方案开展研发工作,落地智驾方案将搭载于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型。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汽车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逐渐成为移动的智能设备,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紧密相连。同时,汽车产业也正在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全新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这种融合不仅发生在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之间,也发生在汽车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吴凯在专题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能分析能力,正在为电池制造带来巨大变革。“10年前,从进入这个行业开始,我们就认识到,达到动力电池高一致性的制造要求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吴凯坦言,彼时公司还不叫宁德时代,与日韩相比,中国在动力电池制造方面相对落后,先进装备长期被日韩封锁。此后,宁德时代开始采用融合创新动力电池高端制造装备,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一方面,先后开发了匀浆系统、激光焊接设备等系列动力电池制造装备,填补了国际空白;另一方面,研制出宽幅涂布装备和高速卷绕装备,以及极耳装备等关键设备,这些设备在全球领先。

吴凯透露,宁德时代旗下时代智能公司的滑板底盘已实现技术突破,首发B级轿车完成了黑河冬季测试及吐鲁番夏季测试。这款滑板底盘预计在明年Q3实现量产。今年1月10日,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哪吒汽车签署协议,双方将在CIIC(CATL Integrated Intelligent Chassis)一体化智能底盘项目上开展合作,首款搭载CIIC的车型最快将于2024年面世。此外,新能源车辆与充电桩融合发展,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经过充电基础行业和企业十余年的努力,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数量最多、服务种类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国家电网副总工程师李明分享了一组直观数据:我国在用充电桩近800万个,近3年年均增速超过90%,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821万辆,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1-10月销量达728万辆,同比增长37.8%,市场渗透率超过了30%......李明认为,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充换电发展模式,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能源结构转型紧密结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产业链各方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

今年11月21日和29日,蔚来汽车先后与长安汽车、吉利控股达成换电业务合作,标志着蔚来汽车换电体系从私域专属迈向公共服务领域,换电有望成为主流电车补能方式。11月30日,华晨宝马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合力满足中国客户对豪华充电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从战略意义上讲,与会代表认为,发展智能汽车是带动多个产业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汽车本身。

拐点显现

抛开深奥的技术术语和严肃的会议氛围,回归到代表的观点的本质,可以发现,汽车行业新生态重构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国际化方面,方运舟强调:“出海不等于卖车,须以全球化合作延伸价值链。”他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跑进大出海时代,面临着国内外消费习惯差异、当地法律法规差异、制造标准不同等挑战。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出海,不只是海外卖车,还要让技术出海、服务出海、品牌出海、制造出海成为主潮流,让汽车产业链不断向深度延伸。

在芯片行业,挑战同样存在。其一,智能驾驶军备赛升级,车企成本压力增大。L2+级以上智能驾驶配置在30万元以内价位区间具有较大上升潜力。数据显示,2022年,30万元以上车型L2+智能驾驶装配率近 82%,但今年1-9月的数据在下降,这说明整个L2+智能驾驶装配在不断下探,给主机厂带来较大成本压力。其二,算力成本与用户体验不成正比。受限于算力利用率和算法性能表现,用户不为高算力买单。“这主要是受限于是算力利用,还有算法性能表现还不足以支撑,这也是现在整个行业面临的一个挑战。“陈黎明解释道。“现在行业都在卷——卷成本,卷时间。”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则认为,眼下整车研发周期留的时间并不多,整车研发周期平均仅为一年半到两年时间。

在电力系统层面,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用电负荷特征带来较大的影响。随着车载电池容量不断攀升,单车充电负荷不断增加,不仅快速占用了配电的可用容量,也导致居民用电峰上加峰,造成电网局部过载,影响着配电网质量,将引起短时的电压压降超标,规模化的无序充电导致电网负荷曲线峰谷差率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最大的充电负荷达1844万千瓦,占同时刻全社会用电负荷的2.96%,预计2030年最大充电负荷将达到1.2亿千瓦,占全社会用电负荷9.3%。“为了更好地打造汽车产业的新生态,促进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需要加快建设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充换电发展模式。”李明提出3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充电网络布局规划,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强化与电网规划的有效衔接,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电力资源,支持集中式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公共充电服务网络,推广统建统服模式,缓解居住区建桩难、充电难的问题。二是,全面推广有序充电,将有序充电功能纳入新增车辆标准配制和充电桩报桩接电的必要条件,充电运营商积极参与有序充电,新能源车主主动有序充电。三是,加快推进深层次车网互动应用,开展车网互动新生态、新模式、新政策的研究,积极在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以及工业园区典型场景开展充换电应用。

与会代表所面临的挑战,当下未必会得到明确的答案,但这些风险和挑战会成为抵达理想彼岸的助推器。12月8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09.7万辆,同比增长25.5%,环比增长2.3%。今年1-11月累计零售1934.5万辆,同比增长5.3%。产业发展进入新汽车时代的拐点已显现。“未来,成本将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表示,汽车行业应以生态布局和平台建设为发展方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从全栈自研到全栈受控,打造“内部跨业务、跨部门,外部共享共融共创”的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多主体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中国新汽车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0 阅读:0

新汽车

简介:有品质的汽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