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又想画线……
失业君小编 | 文Kaboompics | 图

近期,欧盟拟采取新举措,即通过《禁止强迫劳动法案》及相关的贸易规定,为进口商品设立“薪资门槛”,确保生产流程中员工的每小时薪资不得少于12欧元(大约相当于人民币94元)。这一标准与德国当前的最低时薪12.41欧元相近,标志着欧盟在劳工权益保护方面的又一重要进展。
详细来说,如果出口商品被发现员工薪资低于此标准或存在超时工作现象(例如,每日超过8小时或每周超过40小时),这些商品将被视为“强迫劳动产品”,从而遭到欧盟市场的直接禁入,甚至整批货物有可能被海关扣留。欧盟预计于2027年全面执行该政策,但已有企业因供应链合规性的压力而提前调整其用工安排。
欧盟将劳工权益与贸易政策紧密结合,要求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终产品的生产整个链条都实现透明化。例如,中国的一些出口企业,如美的,被要求在车间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以实时追踪工时,并接受欧盟的突击检查。这一政策不仅针对制造业,还扩展到了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度依赖出口的行业。
欧盟意图通过设立“薪资门槛”来打破中国制造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策略。根据OECD的数据,中国工人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48.6小时,几乎是德国(26.7小时)的两倍,但最低月薪却仅为德国的四分之一。欧盟认为,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的门槛,可以削弱中国商品的低价优势,促使其产业升级,同时保护欧洲企业的市场地位。
欧盟内部长期面临着“去工业化”与高福利社会之间的平衡挑战。通过强制进口商品符合其规定,欧盟既能够缓解本土工会对“不公平竞争”的抗议,又能为欧洲的绿色转型赢得时间。例如,在限制中国风电设备企业参与欧洲项目时,欧盟曾以“安全风险”为借口排斥中国企业,实则意在保护本土产业。
欧盟将劳工权益作为“道德标杆”,试图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其政策设计背后隐含着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质疑,并借此机会加强其作为“规则制定者”的角色。

失业君小编认为,一旦欧盟的这项举措得以落实,其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的冲击与倒逼效应将尤为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❶短期内的成本压力与出口市场的风险加剧
若中国制造业全面遵循欧盟的时薪标准,劳动力成本将急剧攀升。以广东某电子厂为典型例证,若将工人的时薪由当前的平均3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4元)上调至12欧元,那么人力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或将从15%猛然跃升至60%,这无疑将对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直接且巨大的挤压。对于那些高度依赖欧洲市场的企业而言,如大疆、美的等,其海外营收占比超过80%,所面临的合规压力更是迫在眉睫,亟需寻找应对策略。
❷产业升级的双刃剑效应
在政策的倒逼之下,中国企业或将加速推进自动化进程与技术创新步伐。以光伏行业为例,该行业已深陷“内卷式”的价格战泥潭,导致七成企业陷入亏损境地。欧盟的新规或许能迫使这些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将重心从产能扩张转向技术研发。然而,在短期内,部分低附加值的产业,如纺织、家电组装等,可能会因成本压力而被迫向东南亚地区转移,这无疑增加了中国产业链外流的风险。
❸薪酬制度的深刻变革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一直采用“低底薪+高加班费”的薪酬模式。然而,若欧盟强制限制加班时长,中国企业将不得不重新审视并重构其薪酬体系。例如,将底薪从2200元提升至3500元,并引入绩效奖金等激励机制。但此类薪酬制度的结构性改革并非易事,它需要政策的配套支持(如税收优惠)以及企业管理能力的同步提升作为支撑。这是一场深刻而复杂的变革,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顺利推进。

欧盟试图通过其最新举措遏制中国制造的崛起,然而,这一努力恐怕难以奏效。中国制造的坚实基础与强大韧性已根深蒂固。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中国已建立起涵盖原材料至终端产品的全方位产业链,欧盟单凭一项政策难以撼动这一稳固的产业生态。加之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44万亿元人民币,强大的本土市场消费能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的缓冲与支撑。同时,中国正积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致力于“增收减负”,并与欧盟开展反补贴调查磋商,以有效应对外部压力。
欧盟政策的局限性同样不容忽视。供应链追溯技术的复杂性与欧盟内部对于政策实施的分歧(例如德国车企反对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可能削弱政策的执行力度。若美国等其他国家跟进类似政策,全球供应链或将加速区域化趋势,这反而可能促使中国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探索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欧盟的围堵策略实质上是新旧经济模式之间的激烈碰撞。中国若能巧妙地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推动智能制造、绿色技术等高端领域的创新与突破,便有望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的华丽转身。华为在5G领域的逆势崛起便是一个有力证明,技术壁垒的跨越足以重塑全球产业版图。
综上所述,欧盟的“薪资红线”既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表现,也是全球供应链治理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中国而言,虽然短期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与阵痛,但长期来看,政策的倒逼作用将促进产业升级与制度创新,有望孕育出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胖东来企业的成功案例便是一个生动写照,其坚持的8小时工作制与高福利薪酬并未削弱企业竞争力,反而显著提升了员工工作效率与品牌价值。因此,中国制造的未来不在于与欧盟进行规则上的硬碰硬较量,而在于构建“技术红利+制度红利”的双重优势,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向上攀升与突破。
议
网友热议
@咸鱼空城中(IP京):
还有画线高手……
@滴滴寒didihan(IP沪):
这个时薪能来中国购买物资吗?赚欧元花欧元才对吧?

@秋鈴儿Fanny(IP粤):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的平均时薪:31.6欧元!
@牛奶里没有牛(IP蒙):
但是,国内月收入超过1.5w的人确实没必要羡慕欧洲。

@江古阿清(IP渝):
不能按绝对数额说话,其实中国勤劳劳动者的平均薪酬比中欧高,和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南部比也不差,加上购买力因素,生活水平应该超过这些地区。
@WendyLiang(IPFR):
欧盟各国时薪参考的话,最高的和最低的也差了6倍。有本事欧盟先搞定内部再说啊?

最后一条,没那本事!
那就完蛋了,时薪12欧元,相当远一天8小时720元人民币,国内没有那个工厂能支付的起这个一线员工薪水,别说一线员工,就是工程师,主管,甚至经理很多都没这个水平!
支持
网上看到有些人还在为欧盟欢呼,以为是他们带来了福利,殊不知也正是他离失去工作的倒计时!制造业本就是微薄利润,当你的产品价格还没有你一个小时工资高时,就是倒闭时!
压榨员工来低价竞争的时代该结束了
这是个悲哀的故事,还得感谢人家给普工加工资
竟然还有一群人觉得德国政策很好?按这个薪水,折成人民币一个月2.5万左右的,工厂至少得裁掉70%+以上的工人,改用机器人替代(别觉得现在的机器人不行,大部分生产线上的工作机器人都能完成,只是现在机器人使用/维护成本高工厂没有大范围使用而已,如果人工成本也提到2万+,绝对用机器人替代),大部分普通劳动者就等着下岗吧
价格体系的战斗终于要开始了
中国应对等出台政策,任何出口中国的外国产品,利润超过25%,要征收其收入的50%为暴利税。
估计欧盟要自绝于世界上了,就算是欧盟也不可能有这么高的薪资,别看那几个老牌国家,欧盟最大的用工国家罗马尼亚和波兰都没这么高,其他域外国家更不用想了,印度与东南亚比我们还低
蒙混过关不好使了
欧盟很多国家自己都达不到时薪12欧,却要别的国家时薪12欧,我去
我只羡慕他们5天8小时
老板们不会提高工人工资的,只会投资买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
出口崩了,工厂垮了,打工仔们回家种地了。或者全部变黑灯工厂,打工仔们依然回家种地
欧洲里面也有很多国家做不到吧。
事实证明,对员工的福利待遇还得,依靠我们自己,外国都是唯恐工人们的收入提高了。有听得懂的吗?
时薪高于10欧,增收10%反倾销关税不就得了[得瑟]
你给不了这高工资,有的是符合标准的人能给[吃瓜]
工作时间不超40小时支持,但一线工人时薪不低于12欧元没有那个发展中国家能做到,所以欧盟目标也就是保护本国企业。
别以为欧盟政策促使国内企业提高工人工资,还为政策欢呼,人家的目的是搞垮中国企业,如果中国企业达不到欧盟要求,产品滞销而导致国内企业大量倒闭,大量人员失业,哪来的高工资呀。
12*7.3*8*26=18220。一个月上班26天,周末加班不翻倍。一个18000元,哪个工厂请的超?有5000就不错了,上26天,一天8小时。
人家那是关闭市场的手段,要真正反制就对欧盟产品关闭市场
竟然还有一群人觉得德国正常很好?按这个薪水,折成人民币一个月2.5万+左右的,工厂至少得裁掉70%+以上的工人,改用机器人替代(别觉得现在的机器人不行,大部分生产线上的工作机器人都能完成,只是现在机器人使用/维护成本高工厂没有大范围使用而已,如果人工成本也提到2万+,绝对用机器人替代),大部分普通劳动者就等着下岗吧
有些人总觉得提高工资工厂会用机器替代人,难道机器不是人造的吗,工资提高就业率肯定会低,出生率也会跟着低,工厂会想办法转型升级生产高附加值和高竞争率的产品,这样能推动经济发展,只有奴奴才会想着有口吃的怕改变,再看看发达国家难道人家都没饭吃吗,人家一个清洁工作可以养一个家庭
德赛电池员工牛逼
欢迎这个措施
碳排放新版本
转到东南亚也要12欧元
能不能二个公司用一个人。这边早上上5小时。另外上五小时,一个公司发工资。时薪达到了,时间也合理了
知道希腊英国这些国家是怎么破产的吗?就是高福利高待遇,凡事有个度。无脑跟进高福利好待遇的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都发展倒退了。
欧盟就是想禁中国的商品吧
必须对所有输欧产品的生产在工作时间,薪资待遇,保险缴纳方面进行调查!
把兑欧元汇率调到1:1马上搞定。
原来欧盟才是人民的福星发源地
欧盟的目的不是让中国人过的好,恰恰相反,它们是想让中国人无饭可吃。
反对涨工资的都是老板
美国的犹太跟欧洲犹太是一伙的 表面是不同国家 但国籍只是他的工具 这次又在合伙试探 想把我们变成下一个战乱国 长期敌视了 该打他脸时就别手软
提高薪资企业就没利润了,那之前低薪资,企业的利润不就赚大发了。产品挣钱=剥削工人劳动所得。
专供欧洲厂子会出现
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力支持[点赞][点赞][点赞]
这个难不倒黑心老板,他们会做两份不同的工资单
不是中国拿枪顶着你脑门要你买中国产品 可以不买!
东欧很多国家达不到12欧元时薪,唯独紧盯中国,居心何在
造谣,富士康,水果手机代工厂,一些品牌鞋厂,不可能。是小编想钱想疯了
我们成天做衬衣,打螺丝,老板给那么高工资,不赔死才怪,所以,有自己的技术,产业升级才是正途
12✘7.5✘8✘22=15840元,大部分企业请不起
工人工资高了,主管不眼馋吗
欧洲大堆国家时薪不到12的[得瑟]
就是欧洲这线画的,有多少商品无法购买了,老百姓干嘛? 只是这么一来,中国的商品基本无法出口,还在那说没问题,骗谁呢?一天14个小时都达不到这工资额标准,何况还得在8小时之内。
那么洋鬼子买货的价也得翻几倍,接不接受?
其实欧美的目的是让中国制造业外流,不管他们的制造业有没有回流,他们就是铁了心要搞我们。
你说你的,哟发多少钱你知道吗
按照欧洲要求每小时12欧元💶,那好多国家达不到那个工资标准。
时薪12欧?自媒体造谣的吧?欧盟内部大把国家自己都没有12欧,哪来的脸要求别人给12欧?欧盟内部的东欧国家,月平均工资才1000欧,哪来12欧的时薪?
赤裸裸的不要脸了。
以前我们厂也做外贸,需要验厂。验厂的说我们厂加班超时了,我只问一句,你验完我们厂,晚上回去赶不赶验厂报告?人家直接噤声了[滑稽笑]
评论区都在想什么呢?工厂会直接升级机器,带班师傅一个人管一条黑灯产线。
良心欧盟[点赞]
欧洲貌似好多国家也是月薪千欧的水平吧?别搞差别对待就搞笑了
他们的意思说买10块钱的东西,还得送10块钱给他。你偷着乐吧。
如果执行了,欧盟相当于关闭进口,绝大部分商品都不符合,自己和自己玩~~!
其实就是竞争不过了,采取的贸易保护。
欧美这些强盗和它们的强盗祖先一个德性打不过咱们就使用下三滥手段。
挺好的,欧洲只能从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进口商品,东欧和南欧都得开除。
你说时薪12欧元的时候大米会不会3欧元每斤
老板自己生产,一分不漏
得了,人家这是在国家层面上的贸易保护,是针对我国国情的点杀,你以为别人真的关心你中国的一个普通劳动者?另外海外就德国一个市场?另外其人民的生活成本不会增加?看看就行,一反制就老实了,德国是出口大国。
这样好,
12欧元
1.5亿欧元太多了,建议改为1亿人民币以上[笑着哭][笑着哭]
让越南印度试试水
现在为什么宁愿高价找临时也不随便招人?招人成本高过临时工。要真是这么搞,估计上自动化设备也是好过招人
整个制造流程是不可能的。你即使达到了,你的原料供应商业未必能达到。
我们可以用扰乱公司正常经营罪或恶意威胁提高时薪来反制欧盟
中国很多工厂找劳务派遣第三方员工干的,欧盟怎么核查得到这类员工真实小时工资呢?
一样的,你拿12欧的时薪一样只能解决温饱,你的价值决定了你的工资,数字而已。
不要90 给个50也好啊
先睡觉,等到这天来临再找工作[得瑟]
完蛋了完蛋了[得瑟][得瑟][得瑟] 这得喝上两杯[得瑟][得瑟][得瑟]没有恶意纯纯是气的 [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东欧国家几乎都不合格!欧盟玩不起了!
这个好
相当于贸易壁垒 看来要多造军舰推广自由贸易了
我就不用为老板操这份心了,
造谣瞎扯淡
现在还有几千块拿,厂子破产了你一毛钱都没有了。
欧洲国家玩汇率是吗?
欧洲是马克思的故乡啊
一派胡言;如果执行12欧元最低时薪,工人每天的最低工资就是1000元人民币,不知你是否需要生活物资?
有种别进口[笑着哭]
不多呀
慌什么?产品卖给他们贵点不就回来了
一个造谣的文案,然后各种所谓博主开始拿着假文案开始大夸其谈!不动脑子,这个时薪是德国的时薪,产业工人时薪12欧元是什么概念?欧盟内部百分之八十国家都做不到,连美国都做不到,美国普通工人也就2000多美元一个月,怎么,欧盟不生活啦
太好了,消灭吸血鬼,一百个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干的漂亮,大不了回老家种田,也不能便宜黑心老板
12欧元时薪,那中国所有商品都不合格,欧盟这个规定不太现实,毕竟每个国家经济体制不一样
我的工资终于上万了
支持
前二天看到一篇胖东来因厂商给工人工资低而不选为供应商,不知真假。
94元啊 我的天啊 欧盟支撑着我们迈入发达国家 5万一平方的房子我也敢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