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节去姑家做客,饭桌上姑姑的几句话,扎痛了我的心

初夏那抺浅蓝色 2025-03-24 20:48:50

口述:周杰

整理:初夏那抹浅蓝

爷爷奶奶生了六个子女,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姑姑是老大,我爸是最小的弟弟。

大伯当过兵,转业到地方后进了烟草局工作。二伯高中毕业后被介绍到我们村的村委会工作,二伯有文化有知识,头脑活络,做事果断干练,自身带有一种官威的气场,很得上面领导的商识。在村委会没混几年,没坐上了村委会的头把交椅,成了我们村的当家人。

三伯初中辍学后就跟着村里的包工头学泥巴匠,在建筑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后,也成立了自己的小包工队,接一些建房子的活。九十年代的农村,正是经济发展复苏的时候。农村的瓦房,土坯房成了旧时代的产物,建新房的农户如雨后春笋般的争着盖平房,楼房。三伯每年都有接不完的单,那些年着实发了一笔小财。

四伯命好,娶了一个娘家有钱有势的好媳妇。四娘的娘家爸是他们村村委会的二把手,她的大哥在家里开了一家楼板厂,二哥在县城里做生意。四娘拖带娘家的福气,她和四伯结婚没几年便盖了新房,建房子的钱几乎都是娘家支援的。虽然有一部分要还款,但那都是小问题,不着急,就算二十年还不上,娘家也不会催着要。

兄弟几个中,就数我们家过得最穷。我爸小学毕业,连初中大门都没登过。没文化便也罢了,他还有恐高症。让他去学泥巴匠活,上到架子上吓得腿肚子直打哆嗦,怕从架子上掉下来,只有干小工的命。干建筑活小工可比大工少挣钱,一个月少挣不少钱呢!

没办法,我妈只好在靠近村边的庄稼地里种了一亩多地菜地,菜卖了换点油盐钱帮着贴补点家用。

看着别人家一个一个的盖了新房,我家还住在爷爷奶奶建的老房子里。每逢连阴雨季节,屋里到处到是潮湿的。再一个房间小,到了秋收季节,屋里堆满了农作物,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我妈看着一家家的都盖起了楼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里住,又羡慕又眼红。心里着急的不行,也想让我家早点盖新房。可建房子的钱又不是大风刮风的,要靠自己的能力和本事挣来才行。我爸一没能力二没本事,一个月挣那一点钱,人情世故花花,给我和妹妹交交学费,地里再投点资,买化肥买农药种子,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

我妈就只有抠抠搜搜的过日子,拼命从牙缝里抠钱。有时我们家一个月连一次肉腥味都味不到,很少改善生活。我从小就是个肉食动物,特别爱吃肉,像这种艰难的生活,偶尔吃回肉简直把我馋死了。

姑姑和姑父都在银行上班,姑父在单位还是中层领导。他们夫妻只生我表姐一个女儿,他们家的生活条件是富裕的,在农村人眼中是不可仰慕的。姑姑每次回老家,都得到了几个伯伯和伯娘的热情欢迎和尊重。她回娘家也舍得花钱,给爷爷奶奶买肉买菜买保健品,又给我们这些侄子侄女们买各种各样的零食吃。

姑姑对娘家的每一个人都很好,唯独对我妈,她有点瞧不起!

我妈整天在泥土里摸爬滚打,又不爱收拾。因为菜地里的活特别忙,她每天都脏兮兮的,手上,裤腿上都是泥巴!姑姑回来每家都走走,都串串,就是不来我家。

我妈也知道姑姑不喜欢她,人穷志短,被人家看不起也很正常。她也不往姑姑跟前凑,跟我那几个伯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姑姑更加嫌弃我妈,连带我这个儿子也不讨她的喜。

十三岁那年的春节,我和堂哥堂姐们一起去姑姑家走亲戚。

每家两个孩子,带四个兄弟(那天我爸有事没去),姑姑家的长餐桌旁挤了满满一桌子的人。大人们喝酒,我们这些小孩们争着吃菜。姑父的厨艺好,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很好吃。姑父知道农村小孩都爱吃肉,炒的大多都是肉菜,这让爱吃肉的我更是大饱口福。

接下来,姑父卤好了一大盆子鸡腿端了上来。在我们这些小孩眼中,鸡腿是最好吃的美味。我盯着那一个个酥脆金黄的鸡腿,垂涎欲滴。第一个伸手取走了一个大鸡腿,大块朵颐啃了起来,嘴里吧嗒吧嗒的起了响亮的咀嚼声,我吃得十分尽兴。

不一会儿,我便干掉了一个鸡腿。别人手中的鸡腿刚吃一半,我的便没有了。我接着又取了一个鸡腿,眼睛不抬地大口啃食起来。在我心中,在姑姑家中,没必要拘束什么,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我们都是姑姑的亲侄子,她一视同仁,一样的疼一样的爱!

是我想错了,当我刚拿起那个鸡腿放到嘴里。姑姑就尖声叫了起来,"你这个孩子,怎么没一点吃相!瞧瞧你手上抓的,嘴上糊的!也不慢点吃,小心噎着!你在家没吃过肉啊!你这种样子,真丢你爸妈的人啊!这孩子,吃东西真没教养!”

我当时整个人懵在那里,满脸臊红地看着手中的鸡腿,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尴尬极了!堂哥堂姐们齐刷刷的目光都移向我看,都是一脸嫌弃的样子。

表姐撇了撇嘴,一脸的不屑,“还不是我五舅妈,生活上抠抠搜搜的,舍不得买肉吃!才让他这么嘴馋!”

我窘迫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委屈的泪水溢满了眼眶,我使劲憋了回去。

就这样如坐针毡一样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慢慢地啃着那只鸡腿,等待午饭的结束,肚子里再也没有了食欲。

姑父听到姑姑的吼声,笑着对她说:“小孩子嘛,你管那么多干嘛!孩子正长身体,能吃是好事!今天来姑父家,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姑父喜欢!”

几个伯伯终于不喝酒了,姑姑把米饭端了上来。我没清绪吃饭,就对姑姑说我不饿了,米饭我不吃了。

表姐斜眼瞪我,“吃了一肚子肉,当然米饭吃不下去了!你这种吃相,太丢你爸和你妈妈的脸了!”

我又一次臊红了脸,低下头默默地用手指捏着衣角,屈辱的泪水在眼底隐忍着。

如果这件事姑姑回娘家不再重提,我可能会忘了。

春节过完,姑姑就又回娘家了。她把这件事当笑话一样,跟几个伯娘和我爷爷奶奶面前复述了一遍,把几个伯娘笑得前仰后合。当时我和我妈也在场,我妈当时就脸红了。

姑姑说我妈,“孩子馋成这样,出外不招人嫌弃!过日子节俭是对,也不能一个月两个月舍不得改善伙食呀!孩子嘴馋了,还不闹笑话!别人会说他没教养!”

回到家后,我妈一句话也没责备我。

但从那以后,我妈每隔两个星期都会改善伙食,买只鸡或割点猪肉炖一锅汤。肉挑出来让我吃,她和我爸喝点肉汤。从那件事以后,我就像忽然长大了一样,理解了爸妈的无奈和苦衷。爸妈把碗里的肉挑捡给我,我再放回他们碗里。我说:“爸妈你们也吃,你们把肉都捡我碗里,我一个人吃不了那么多啊!”

我妈总是笑着说:“我不喜欢吃肉,还是你吃吧!”

我听了一阵心酸,妈妈哪是不爱吃肉呢,她是在心疼我啊!

过了清明节,妈妈买了五十多只小鸡崽养着。几个月后,小鸡崽长大了。妈妈把母鸡留着下蛋,公鸡留着隔一段时间杀一只,给我解馋。

那一次的事件,让我心里留下了阴影,像一根刺,扎在那,让我想起来就伤心难受。

我发誓长大了,一定要挣好多钱,让我爸妈顿顿都能吃上肉,让他们不再过着贫穷的日子,跟着我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在学校本来就学习好,经过这件事情的刺激,我更加发奋努力的学习。

每一届的各课老师对我都很好,我的努力勤奋她们看在眼里,都把我当重点学生培养。

中考我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高中三年,我学习一直很好,每次学校考试,我从没落下,一直在学校前十名排列着。

高考那一年,姑姑主动担起了接送我去考场的任务。

她家住在县中心,离我的那个考场很近。姑姑对我照顾的很细心,从考场出来时她就等在考场外面,手里拿着刚买的西瓜,饮料,冰淇淋,看到我就关心地问我热不热,渴不渴,并把手中的东西一古脑的往我手中塞。

中午姑姑安排的餐饭很丰盛,吃过午饭后她就催着我赶快去空调房里休息,好有精力迎接下午的考试。

也就是那年的第二年春节,我说啥也不去姑姑家做客,让我爸带着妹妹去了。姑姑也隐约感觉到那年她说的话有点太直了,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我春节没去,她回娘家给侄子侄女们发零食吃,我总是偷偷地躲了起来。自那以后,她改变了对我的态度,总想对我好一点,来弥补那年对我的伤害。

我的学习成绩是她众多侄子侄女中最好的一个,表姐学习不好,初中毕业没考上重点高中,又没心思上学,她只好给她报了个技校。

当姑姑的都希望娘家侄子侄女有出息,姑姑更不例外,她是刀子嘴豆腐心,直性子,说过就忘了。她也许没想到,那天餐桌上的话真的伤了我的心,那种屈辱的感觉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每每想起,它都扎得我的心好痛好痛!

我从没忌恨过姑姑,我知道她还是爱我的,她又不是圣人,嫌贫爱富大概是人的通病。父亲是她的亲弟弟,我是她的亲侄子,骨子里流着相同的血液,这种亲情的爱让她还是爱着我们。

高考我发挥的特别好,这其中属姑姑的功劳第一,她体贴入微的照顾,让我精力倍增,考场上我下笔很快,总是第一个交卷子。

我考上了985院校,几个伯伯和爷爷奶奶,姑姑姑父和我父母都很开心。

大学开学时,他们都给我送来了红包。当时记得姑姑给了两千元,几个伯伯每家给了五百元。

大学毕业那年我还不到二十三岁,进了一家大公司工作。工作两年后我又跳蹧了一家更好的公司工作,因为能力突出,公司领导不断的给我升职加薪。到如今我已是公司的二把手了,年薪高达五六十万。

我不仅在工作的城市买了房买了车,还给老家的父母翻盖了三层楼房。

姑姑笑着说,我是她众多侄子侄女中最有出息的一个!

我心中暗叹,当年若不是姑姑饭桌上的话刺激我太深,我或许还达不到今天的成就呢!

0 阅读:24

初夏那抺浅蓝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