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话说:“种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上周有个朋友找我聊天,说她最近特别倒霉。
工作上被领导批评,感情上和男友冷战,连出门都能摔了一跤。
她问我:“为什么所有坏事都发生在我身上?是不是我天生运气差?”
我说:“不是运气差,是你没看见自己过去埋下的‘因’。”
她愣了几秒,突然恍然大悟:“对啊!上个月我因为拖延症差点耽误项目,和男友吵架也是因为总翻旧账……”
你看,从来没有“莫名其妙”的坏事,所有的结果,都能在过去的某个瞬间找到答案。
什么是因果定律?
因果定律就是,你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念头,都会像丢进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最终影响你的生活。
我有个朋友,去年体检查出脂肪肝。医生让他少吃油腻多运动,他嘴上答应,转头就叫了份炸鸡外卖。
我问他为什么不改,他说:“偶尔吃一次不会有事。”
结果呢?今年复查,比去年严重了。医生直接警告:“再不管住嘴,会越来越严重。”
朋友说:“我以为偶尔吃没事,没想到又贪嘴。”
有时候你以为的“偶然”,其实是无数个“必然”堆起来的。
你今天熬夜刷手机,明天就会头疼;你总对伴侣冷嘲热讽,关系迟早破裂;你习惯把责任推给别人,最后身边一个真心朋友都不会剩。
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好因果定律呢?分享三点:
1. 每天往情绪账户存钱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遇到挫折还能笑眯眯的,有些人一点小事就炸毛。 区别在于“情绪储备”。 比如你可以这样做:
早晨对着镜子夸自己一句:“今天气色不错!”
工作累了就泡杯茶,或者站在窗边做做深呼吸。
晚上睡前写三条“今天的小确幸”:吃到喜欢的菜、地铁有座位、路边看到开花的树。
不要小瞧这些小事,这就像往银行存钱。平时存得越多,遇到糟心事时越能从容应对。
2. 把抱怨换成行动按钮”
我有个朋友,她曾经是个遇事就抱怨的人。
领导布置任务,她第一反应是“凭什么让我干”;和老公吵架,她只会翻旧账......
后来她参加了一个线下活动,主题是: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听她说,这个活动对她影响挺大的。
她学了一招就是:每次想抱怨时,立刻问自己:“我能做点什么改变现状?”
领导让她加班,她就主动沟通:“我手头有三个任务,您看哪个优先级更高?”
和老公闹矛盾,她直接说:“我现在很生气,但我们能不能一起想解决办法?”
半年后,她升了职,和老公的关系也缓和了。
所以说,抱怨是诅咒,行动才是解药。
3. 定期给人生“除草”
你发现没,家里菜园子要是长了杂草,不定期清理就会抢走养分,周边的蔬菜就会枯死。
其实人生也一样,也应该定期除草。建议你不妨尝试这样做:
删掉手机里传播负能量的群聊;
远离总是打击你梦想的“朋友”;
睡前十分钟不看短视频,改成读几页书;
这些“除草”动作,都是在保护你的能量场。
为什么说有因才有果?
1、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在改写未来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自我实现预言”,你潜意识里相信什么,就会不自觉地推动事情往那个方向发展。
一个人总觉得自己“不配被爱”,遇到追求者时会故意找茬:“他肯定不是真心的”“迟早会离开我”。
结果对方真的被气走了,她反而更坚信:“看吧,果然没人爱我。”
这不是命运捉弄人,而是她用自己的怀疑、试探、焦虑,一步步制造了分手的“果”。

2、所有结果都是过去行为的积分
神经科学发现,人的大脑就像一块橡皮泥。
你反复做某件事,大脑就会形成固定的“神经通路”。比如:
你习惯遇到问题就逃避,大脑会越来越擅长找借口;
你坚持每天跑步,大脑会自动把跑步和“愉悦感”挂钩,甚至到点就提醒你:“该出门了!”
还有那些你觉得“自然而然”的结果,比如拖延、自律或暴躁,都是过去无数次重复训练出来的。
3、没有偶然,只有未被察觉的必然
我发现很多人抱怨:“我只是运气不好!” 但运气背后藏着更深的逻辑:
为什么偏偏是你丢钱包?——因为你总是随手把包扔在椅子上。
为什么升职的是同事?——人家下班后学了三年行业课程,你追了三年剧。
为什么孩子不听你话?——你平时答应陪他去游乐场,却十次有八次爽约。
▽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之为命运。”
如果你每天都对现状不满意,建议别急着抱怨。回头看看自己过去种下的“因”:
是抱怨多,还是行动多?
是习惯自我否定,还是每天积累信心?
是任由杂念消耗能量,还是主动清理内心的垃圾?
建议你从今天起,把人生当成修炼场。 比如说:
想要健康?现在就放下奶茶去散步。
想要被爱?先对自己说一句:“你值得。”
想要好运?从帮助一个陌生人开始。
送你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