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穷并不代表公平,贫富差距大也并不代表不公平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3-11-16 06:05:03

一些人谈起贫富差距就如洪水猛兽,其实贫富差距大也比一样穷要好百倍!

有人说大集体的时候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唉!口号很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穷的连粮食都不够吃,八方支援,十方支援有用吗?

能有多大力量!

我至今不能忘记的是唐山大地震以后,有一天,一辆大客车停在了大街上,公社干部叫来大队书记,说:这车上都是唐山大地震幸存的孤儿,上级号召村民们捐款捐物!

村支书搓着手为难的说,捐什么?社员家里除了有点粮食,也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

公社干部说,其他村都是每个人捐一个鸡蛋,你们也按这个标准捐吧!

我们村是五六百人的小村,最后连一半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没有办法,实在是没有!

六七十年代,大多数农民,除了生产队分的粮食,没有其他的收入,年终分红很少,很多人家还倒欠生产队。

平时的零花钱就靠老母鸡下蛋来换,有“鸡蛋换盐,两不找钱”的说法。

那时经常看见社员用手巾包着或用碗端着几个鸡蛋到村里代销店换火柴、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等日用品。

“老母鸡是银行,高粱红薯当细粮”,是那时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再就是卖祖上留下来的产业,比如:房前屋后的树木等。

所以,大家津津乐道的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只是停留在想象之中,根本没有实现,也不可能实现。

共同富裕绝不是平均富裕,而只是生活水平共同提高。

比如:六七十年代农民,说谁家生活水平高,就说人家顿顿都吃黄金塔,也就是玉米面窝头;那时没有人能想象得到,以后能顿顿吃白面馒头。

包产到户以后,经济发展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别说顿顿白面馒头,没有炒菜,甚至没有肉都吃不下。

而现在农村的贫困户,都是顿顿白面馒头,还要保证适量的肉蛋奶,家家保证都通自来水等。

其实这就是共同富裕,水涨船高,保证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无忧,也就是“两不愁、三保障”,保证贫困户的钱从那里来了,一是税收、二是企业家、爱心人士的捐助,这就是“先富带动后富”的具体表现。

一些怀念大集体,质疑包产到户的人,动不动就说,包产到户后,农民富了吗?

农民没富吗?和六七十年代比比,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开的(车)等等,天壤之别!

这样一比,那些人肯定会说,要是不解散人民公社生产队,农民的生活比现在好百倍!

哈哈!你到农村问问,农民信吗?

不顾眼前的事实,而只是凭空想象,其实一切都是空想:

你说大集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多力量大。

结果呐!最基本的温饱解决不了!

你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结果呐!每个人一个鸡蛋都拿不出来!

你说有利于实现机械化!

结果呐!到包产到户后,还是人拉楼,牛耕地;有人说,包产到户后把机器都拆零件卖废铁了,纯粹胡扯,我们生产队有一台十二马力拖拉机,有两台抽水机,都作价卖给社员了,但多数都是几家社员合伙买,共同使用,这就是一些人说的所谓的机械化基本实现了!

有人说,拖拉机站的东方红拖拉机用不上了,这是实情!

刚包产到户时,农民穷的叮当响,当时还没有地方打工挣钱,一家就忙活那几亩地,牛拉犁耕地就行了,没钱,省点钱就相当于挣钱了。

包产到户后没几年,家家都买了机动三轮车,耕地、播种、浇水、里拉外拽、代步都用它,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一大步。

大集体是土地成方联片,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但没钱!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怎么发展机械化,花钱发展机械化的动力在哪里?

人民公社生产队大集体为什么穷?

我这里说的不光是农民穷,集体也穷,国家也穷!

是!有很多的客观原因,但这种客观原因不能影响二十多年!

农业是按季节来计算的,周期不长,条件适合,粮食产量很快就有改观!

前几天回老家,我父亲生前的一个同事,曾经教初中政治的、邻村的李老师来我家看望我老母亲,这位老师七十多岁了,我们聊起了包产到户的意义。

老师说:包产到户后怎么能不发展!那时我也想象不到农村还有这么多的能人。

生产队时大家都一起出工干活,要说有区别,也就是在扬场、扶楼、抓种等要求经验的活儿上,上年纪的老把式干的好,其他也看不出大家有多大差别,都是出一天工,男的十分,女的八分。

包产到户后,政策放宽了,没有那么多限制了,大家可以各尽所能了,差别就大了!

那时真是想想不到,农村还有那么多的能人,一旦自由了,大家可以凭本事挣钱的,很快农村干什么的都有了,打烧饼的、买豆腐脑的、修理无线电的、做裁缝的、搞养殖的、磨香油的、专门种菜、卖菜的,多了!

其实啊!没有包产到户迈出这第一步,就没有其它的发展!

我说:包产到户就是农村发展的起动机!

老师说:对!包产到户后,很快吃饭解决了,还有富余了,也就有钱消费了,那些烧饼、香油、豆腐脑才有销路,如果农民没钱买,这些也发展不起来;再就是其他日用品的消费也刺激了工业的发展。

咱们这个地区,两家生产机动三轮车的企业,时风、双力就是那时候发展起来的。

老师激动的说:包产到户后第一年,李寨村有一户,过年买了八十块钱的鞭炮,放了半宿,咱们附近几个村都能听到,高兴啊!

不光是高兴,还觉得以后有盼头,知道钱花了还有机会挣,不然有钱也舍不得化!

我说:大家各尽所能,各自发展,差距就拉大了!

老师说:可不!那个时候叫万元户,都是脑子活,有手艺,靠做买卖挣的;这些人很多在生产队的时候也不起眼,但人家干别的在行。

人吗!各有所长,种地不行,不见得干别的不行。

包产到户的好处就是让大家都找到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其实这就是各尽所能。

生产队想法和提法不错,“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其实啊!各尽所能实现不了,按劳分配也无法真正实现。

你说奇怪不奇怪,想想包产到户其实才是各尽所能,算不算按劳分配,如果从社会的层面看,也是按劳分配。

我说:老师,说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其实不能各尽所能, 也就是不能发挥各自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主动性,就是那段日子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么干会造成贫富差别啊!

老师说:为什么有贫富差别啊!就是因为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呗!每个人的能力有差别,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大小不一样。

肯定要有差别,这样才能体现各尽所能,多劳多得啊!才会有生产积极性啊!

就咱们农村来说,只有包产到户,农民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擅长做的工作,才能把大家的潜力和积极性发挥出来,大家都把各自能力尽力的发挥,创造的财富才能丰富,国家和百姓才能富裕,有财富才能想办法逐渐缩小贫富差距,大家生活水平共同提高。

像公社生产队那样,本来就人多地少,人多活少,还不让干别的,你看看现在,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哪些人,怎么多人能出去打工、干别的挣钱,就说明生产队浪费了多少劳动力。

那样干,不仅农民穷,国家也穷,靠抑制生产力和能人,来达到平均,只能是越来越穷!

我问:抑制生产力和能人怎么说?

老师说:本来生产队就那些地,用不了那么多劳动力,三个人的活十个人干,散了工也不能干别的,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不是抑制和浪费劳动力吗?

再说很对有一技之长的人不能干别的,不能发挥,这不是压制能人吗?这样社会能发展吗?

我说:现在有些人说,那时虽然穷,但公平,你怎么看?

老师说:穷不一定公平,那个时候,人为的把农业和非农业分开,农村很多人的能人,能力得不到发挥,不能靠自己的技能、体力挣钱,人为的搞平均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贫富其实是个人能力的提现,没有差别,就证明人的能力得不到发挥,永远也不会国富民强。

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经济才能高速发展,现在国家的发展就说明比大集体公平。

我说:现在经济是发展了,但也出现了一些人贪官污吏、不法商人非法取得了很大的财富,你怎么看?

老师说:这是两码事?我们不能因为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就不发展经济,就不解放劳动力,就不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犯法的自有法律制裁。

和老师交流半天,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只有相对公平的社会,经济才会高速发展!

那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0 阅读:2

历史园园丁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