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西湖迁墓,毛主席特别指出:不许迁岳飞墓,原因让人动容

过隙弹指间 2025-03-15 15:33:44

1954年,毛主席发了话,说要在浙江杭州动个大手笔,那就是把西湖边的坟墓迁走。

西湖是个特别有特色的地方,因为风景实在太美了,所以吸引了很多名人选择在那儿安息。但这其实占用了西湖不少地方,对西湖的景色也造成了影响。

因此,毛主席打算把西湖边上的名人墓都挪个地方,但在搬墓的时候,他特别吩咐了一件事,就是岳飞墓不能动。这让大伙都挺纳闷,为啥别的墓都要“关照”一下给迁走,偏偏对岳飞墓这么“上心”,不让动呢?

【岳飞墓】

岳飞坟,也叫岳墓,是专门为了纪念岳飞建的。岳飞这人,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他是南宋时候打金兵的主要大将,一辈子都在忙着保卫国家和家园。

可就这么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最后还是被秦桧一伙人以“说不定有”这种含糊其辞的罪名给害死了。

岳飞去世后,有个叫槐顺的狱卒,他豁出去了,偷偷把岳飞的遗体背出来,葬在了九曲丛祠旁边。

直到后来宋孝宗当了皇帝,他才给岳飞翻了案,还搞了个大仪式,把岳飞的坟迁到了栖霞岭。

从那以后,岳飞墓历经了元、明、清直到民国,一直受到人们的祭奠。打从南宋那会儿起,就有很多名人陆续到这里来纪念岳飞,到了近现代还是这样。特别是毛主席,他对岳飞有着别样的感情。

【毛主席匿名为岳飞墓献花圈】

1954年4月,快到清明节那会儿,毛主席在杭州刘庄休息,他正和当时的浙江公安厅长王芳聊着工作上的事儿呢。

突然间,天上飘起了细雨。主席见状,脸色一沉,手里的活儿也放下了。

接着我就跟王芳说:“嘿,王芳,你晓不晓得‘以身许国,啥事儿不敢干’这话是谁说的呀?”

王芳心里头明镜似的,不光王芳,咱中国老百姓谁不知道呢。这话可是出自民族大英雄岳飞之口,家喻户晓啊。

毛主席突然间说了这么一句,王芳心里头直犯嘀咕。岳飞墓不就在西湖边上嘛,他平时办公路过岳王庙都好几次了。王芳纳闷,主席咋突然问起这事儿来了呢?

王芳正犯嘀咕呢,毛主席突然说话了:“到清明节那天,你帮我买个花圈,放到岳飞墓那儿。别忘了,别写上我的名字。买花圈的钱,就从我的稿费里扣好了。”

这是毛主席头一回,也是仅有的一次给历史上的大英雄送去了花圈。

毛主席让王芳去给岳飞墓送花圈,这让王芳回想起1952年毛主席去河南的一件事。

那时候,他专门去了岳飞的老家看看,看完后还反复跟工作人员说,得好好保护岳飞的这些地方。

再加上这次让自己给岳飞送花圈,很明显,岳飞在毛主席心里头那是相当重要。

为啥毛主席会这么喜欢岳飞呢?

【英雄相惜】

首先说说岳飞,他是个大名鼎鼎的爱国英雄。据了解,岳飞的后代里,没有一个当过叛徒。这都是岳飞的精神影响了他的后代,让他们一直坚守着爱国的信念。这事儿传到毛主席耳朵里,他也特别开心。

另外,毛主席深受岳飞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不小。在教育孩子这块儿,毛主席给自家娃推荐的书里头,《精忠岳传》那可是首选,排在最前面呢。

岳飞不光在教育上,还在好多地方深深地影响了不少伟人,在用兵和战略上也是这样。

就说用兵和战略吧,岳飞的方法和思路,真的给好多伟人带来了启发。

这些地方,都能看出岳飞的影响力有多大。

所以,不光是教育,在用兵打仗这些方面,岳飞也是伟人们心中的一盏明灯。

岳飞是个历史上出了名的军事奇才,毛主席小时候就特别爱看关于岳飞的各种故事书。毛主席的启蒙老师邹春培曾经说起过:

毛主席小时候,特别爱看明清时候的小说,尤其是清朝钱彩写的那本《说岳前传》,简直是爱不释手。

岳飞和毛主席吧,他们其实有不少共通之处。岳飞给岳家军立下规矩,“就算冻死也不拆人家房子,饿死也不抢掠百姓”。同样地,毛主席在管理咱们的军队时,也明确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就像在那个抗日战火的年代,咱们的战士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绝不碰老百姓的一针一线”。说起这事儿,解放上海那会儿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时候,解放军战士们选择睡在大马路边,也不愿给老百姓添一点麻烦,那个画面让好多人都记在心里,难以忘怀。

说到用兵打仗,这两个人可真是想到一块去了。毛主席,那可是有名的战略大师,他之前就讲过“论持久战”的道理。这话跟岳飞说的“先摆好阵势再开打,这是兵法里的老规矩;但怎么用好,那就得看指挥官的脑子灵不灵光了”是一个意思。

革命那会儿,为了让战士们了解岳飞的故事,毛主席真是花了不少心思。就算他自己的工作再繁忙,也会挤出点儿时间,跟战士们聊聊他读岳飞的感受。

不过那时候的人大多没接受过啥正经教育,知识水平不高。有人就嘀咕,自个儿没啥墨水,万一碰上读过书、受过正规训练的对手,还能打得过吗?

聊到这个事儿,毛主席的回答那叫一个直白。他讲:岳飞又没上过啥名牌大学,还不是打了好多胜仗嘛?

到了晚年,毛主席的眼睛不太好,看书时间一长就不舒服。所以,他吩咐秘书帮他录个《满江红》的音频来听。

很明显,毛主席对岳飞特别推崇。岳飞不仅是他的偶像,更是他心中的一股强大力量,支撑着他。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在那个啥都不清楚的年代,有不少人站出来想给秦桧翻案。但咱们伟大的领袖可不同意,他坚决给岳飞恢复了名誉。所以,后来西湖那边要动岳飞的墓时,毛主席直接说了,这墓不能动,就是要给后人提个醒。

【西湖大型迁墓】

1953年那会儿,新中国刚起步,毛主席不辞辛劳,走了好远的路到了杭州。工作人员给安排了个好地方,就在西湖边上的刘庄让毛主席住下。至于办公的地儿嘛,是以前汤伯恩的屋子。

那时候,毛主席的主要活儿就是制定新中国的宪法。每天,他都泡在北山路的家里头忙这事儿。工作时,他桌上堆得满满当当的,全是各式各样的资料和文件,这些都是他为了起草宪法找的。

毛主席面对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确实感觉挺累的。每当工作人员进屋打扫,总能看到烟灰缸里塞满了烟头。

下了班,毛主席才会觉得稍微松快点儿。他爱到处溜达,因为家就在西湖边上,所以老去西湖逛逛也是必然的。

跟毛主席一块儿的,就是之前说过的那位浙江公安厅的一把手王芳,他主要是管主席的安全保卫这事儿。

每当主席望见西湖的美景,他总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几声赞叹。可没一会儿,他就收起笑容,脸上变得严肃起来。

王芳瞧着心里琢磨,主席可能是工作太累了,就没多嘴问啥。后来,当毛主席让他给岳飞墓献上花圈时,王芳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主席的心思。

让王芳给岳飞墓献上花圈后,毛主席又随口问了王芳一句:“你晓不晓得西湖那块地方有多少坟头啊?”

王芳虽然在浙江上班,也逛过西湖很多次,但要是问起西湖那边有多少坟墓,他还真不清楚。王芳只好实话实说不知道,这时候,毛主席话头一转。

讲真的,我住在西湖边上的那会儿,感觉就像是和“那边的人”做了邻居。每次从这里走过,总能瞅见好些个坟头。

然后,毛主席接着道:那些高官富人活着时已经把人间的享乐尝了个遍,死了还想在风景如画的西湖旁抢个好位置,这哪成啊?

王芳这下懂了,毛主席对西湖那儿坟墓太多挺不高兴的。

【西湖的诸多墓葬】

西湖边上建坟,这习惯可有些年头了。那里埋了不少大名人呢,比如说古时候的林和靖、苏小小、于谦,还有武松,他们的坟都在西湖旁边。

武松的坟头啊,以前也被人好好整修了一番。

而做这件善事的大佬,你猜是谁?就是杜月笙。

杜月笙在道上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特别敬重武松这种既有胆量又有智慧的大英雄。

当他瞧见武松的墓破败成那样,心里头过意不去,直接自掏腰包给修好了。

民国时期,不只是古代的名人会选西湖周边作为长眠之地,还有不少人也是这样选的,比如革命烈士秋瑾。她壮烈牺牲后,朋友们就把她安葬在了西湖边的西冷桥旁,离岳王墓挺近的。

除了那些历史上有名的人和革命烈士,还有些有钱人也选择把墓地安在这儿。他们之所以想葬在这儿,就是觉得这儿的风水挺不错的。

就好比民国早期那会儿的蒋海筹,他在灵隐寺边上置办了一块地,他们一家五代人最后都安息在了那儿。结果呢,西湖周边就多了好多墓,看起来乱糟糟的。

他瞧见苏小小的坟和僧人松风上人的墓正对着,心里就琢磨:怎么能让才女和和尚面对面呢?于是,他吩咐手下把松风上人的墓给挪了地方,并且还给苏小小的墓整修了一番。

后来,杭州市出了新规矩,不让在西湖边上埋人了。可没想到,抗日战争一打响,这条规矩就成了摆设,西湖周边还是渐渐堆起了好多坟头。

这些坟墓呢,算是西湖边上挺特别的一道风景。但大家来西湖,主要是为了赏景,而不是参观坟墓。毛主席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之前跟王芳聊天时,就提起过自己的看法。

他觉得,西湖本来风景特别美,但现在因为有了好多坟墓,感觉就变得有点阴森恐怖了。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跟鬼做了邻居”。这对西湖的发展一点好处都没有,反倒是把西湖边上的地方都给占了。

毛主席心里一直琢磨着,西湖那可是咱们老百姓共有的宝贝,是大家劳作之余放松游玩的好去处。他忍不住感叹:有些人啊,活着的时候没给大伙儿干啥好事,死了倒占着这么美的地方,让人家纪念供奉。

【毛主席特指留下岳飞墓】

王芳心里清楚,毛主席有把坟墓迁移的念头,于是她就直接问该咋办。毛主席稍微想了想,便说:“除了那些有特别意义的坟墓外,其他的都可以挪到郊区去,让它们也体验一下集体的氛围嘛!”

王芳一听完,立马就开始动手处理这事儿。不过,在做的过程中,王芳碰到了点难题。像那些大富豪的坟,王芳还能直接拍板给挪了,但面对一大堆名人墓,他就有点懵圈了。毕竟毛主席以前说过,得把那些有代表性的墓给留下来嘛。

哪些坟墓比较有代表性呢?王芳心里挺纠结的。没办法,她只好去找毛主席问问。毛主席一听这问题,表情严肃地说:“岳飞墓可是西湖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绝对不能动。”

然后,毛主席还说,岳飞是个大英雄,为国家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千百年来,大家一直传颂、纪念岳飞,都是被他那浓浓的爱国心给深深打动了。

要是把岳飞墓给挪了地方,西湖可就不完整了。岳飞墓从建起来那会儿起,他那忠心爱国的劲儿就已经和西湖紧紧连在一起了。对咱们的后代来说,要是真把岳飞墓迁走了,那肯定不是啥好事儿。

王芳一听,心里头特别感动。就在这时,毛主席忽然问王芳,知不知道《满江红》这首诗能不能背下来。王芳心里头是有底的,但站在主席面前,多少还是有点小紧张。

毛主席看到这情况,就安慰起王芳来,然后还主动给王芳起了个头。俩人在背诵时,情绪越来越高涨,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给感动得不行,大家都沉浸在那股浓烈的情感氛围里了。

最后,按照毛主席的意思,岳飞墓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啊,不光是岳飞墓,像秋瑾墓、苏小小墓,还有林和靖他们这些人的墓,也都给保住了。

简单来说,岳飞墓就是咱们中国人民心里的一个精神标志,影响深远。咱们得需要这种精神劲儿,还得把它传下去。等你哪天亲自去西湖瞅瞅岳飞墓,说不定你就能体会到这位大英雄当时的心境了。

现在啊,岳飞的坟墓就在栖霞岭那儿,算是西湖边上名人墓里最大的一块地方了。岳飞嘛,他确实值得这么好的待遇,在我们心里头,他的位置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