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进彪
从6月10日开始,多位前往郑州维权的河南村镇银行储户们,被违规赋予了红码,有的储户甚至被拉去了隔离点。直到6月14日红码事件在网上发酵,这些被困在豫康码里的储户才逐渐恢复了绿码。然而,无论是“变红”还是“变绿”,此次豫康码转码事件背后都充满了蹊跷。(新浪新闻6月16日)
在郑州,河南村镇银行储户们的健康码变码如变脸一样,说红就红,说绿就绿,而其真正的用意就是不让储户们取走钱。储户们存钱或是取钱纯粹属于个人的自由,这谁都不能干涉,也受相关法律的保护。而这家银行却使用了健康码“变脸术”而根本就不让储户们进入郑州,只要一进郑州经过相关登记扫码,原来的绿码就立即变成红码,这让进入郑州的储户们寸步难行,更别说取钱了,而为此有些储户竟然只能在大街游走而无落脚之地。
这家银行神通广大,随意就能使绿码变成红码。到任何场所扫码登记都是当前一项最严肃认真的事项,因为这记录的是个人的有关行程轨迹和是否进入过高风险地区的信息,而这一系列数据的收集都是国家防控全局的现实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会根据这些大数据而制定出符合现实情况的防疫方针和政策,同时也会调整某些环节上的具体举措。可以说这些扫码的大数据就是目前防控工作向前推进的科学依据之一,它的精准与失准直接关系着国家防疫全局的部署。
但这样严肃的事情却被这家银行当成了自己随手捏来的戏法,也像是转魔方一样,想怎么变就怎么变,完全无视防疫工作的相关规定和法律,一切都依着自己的好恶,这样的任意行为已使大数据的采集完全丧失去了真实性和科学性和严谨性。而这样的“戏法”也将严肃的防控变成了随意的“戏说”。而更重要的是,国家使用这些人为变动过的大数据就可能会使防疫的政策方针发生变形,甚至是误入歧途,而因此造成国家层面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不禁发问:到底是哪家单位或者是谁在背后为了这家银行的私利而操纵着郑州的防疫大数据?他们为何就可以这样随随便便?大数据是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天然依据,而防疫大数据则是国家制定防疫体系的客观因素,这些都容不得半点不实和人为的不严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防疫工作的整体在一步一个脚印的严肃认真中走向更加完善。但“郑州红码”事件也让人们明白了一件事:在一些地方防疫工作已经被一些其他利益者所利用,他们置国家防控大局于不顾,只顾自己的蝇头小利,利令智昏。
因此,“郑州红码”事件应当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虽然这只是个别事件,但这并不能说明它就是最后一起。目前,在整体防疫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里边当然存在诸多利好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这场抗疫战争中科学的大数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显然,在今后的抗疫过程中还要依靠科学的大数据,只有依靠它才能制定出客观科学的方针政策。所以,全社会更要保护好大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严谨性、完整性,让大数据在抗疫过程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破坏大数据和人为操纵大数据的事件也一定要严肃查处,决不能放过背后的操纵者工单位,不能让健康大数据沦为限制他人的私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