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王之死:少恩虎狼心的人,敌人怕,自己人也怕

浩瀚史迹 2021-12-19 20:16:02

少恩虎狼心是太史公记载秦始皇性格所用的词语。少恩的意思是刻薄寡恩,虎狼心则是形容人不但有很重的侵略性还狡诈无比。

秦始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即冷酷狡诈又进攻性十足,普通人看他一眼大概都会吓一大跳。而在春秋时期的楚国就有一位君主,他的性格也可以用“少恩虎狼心”来形容,他就是楚文王。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伐随途中去世,楚文王即位。第三年,楚文王率军与巴国军队一起进攻申国的时候路过登邓国。邓国的国君邓侯是楚文王的舅舅,就拦住楚军,设宴招待楚文王。

这时,邓国的三位大臣骓甥、聃甥、养甥就请求邓侯杀掉楚文王。邓侯当然不同意,楚文王不仅是他的外甥,楚国更是江汉一带的头号强国,在宴席上杀掉他不是自取灭亡吗?

这三人当然知道楚国不好惹,可是现在楚国已经准备攻打申国,以楚国之强,很可能灭掉申国。而邓国就夹在申国和楚国之间,申国一亡,邓国将相当于楚国的国中之国,那时楚国还忍得了邓国的存在吗?

于是三人又苦口婆心地劝说邓侯,可是邓侯就是不同意,说在宴席上杀掉楚文王将会受到别人的唾弃,失去人心。

邓侯因为顾虑道义和亲情而没有杀楚文王,可是楚文王却一点不顾虑道义和亲情。

楚文王灭掉申国后,竟就回过头来进攻邓国。也幸亏邓国的大臣们有所防备,楚文王又是经过一场大战,邓国这次抵挡住了楚国的进攻。但是十年后的邓国却没有抵挡住楚军的进攻,被楚国灭了。

在楚国灭邓国之前,楚国还灭掉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息国。

当年,蔡侯和息侯都在陈国娶亲,息妫出嫁路过蔡国时被蔡侯拦了下来,说是要看一下小姨子。这事可非常无礼,把息侯气得半死。不过息国是个比蔡国还要弱小的国家,根本就对蔡国无能为力。但是息侯又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就想请楚国帮忙,并且想个主意用来说服楚国。

这个主意就是楚国假装进攻息国,然后息侯向蔡国求援,把蔡军骗出来,接着楚国就去埋伏蔡军,一举打败蔡军。

不得不说这个主意实在是太不要脸了,利用蔡国对自己的义举去坑害蔡国,简直就是把道义二字踩在脚底。不过楚文王对此毫不介意,和息侯一拍即合。于是,楚国在莘地把来救援息国的蔡军打得大败,还把蔡侯俘虏了。

蔡侯对此息侯的不要脸怒不可遏,就想要报复息侯。于是蔡侯就在楚文王面前说息妫的美丽,想要以美色引诱楚文王进攻息国。

楚文王当然不是区区美色就能引诱得了的,不过息国因为坑害蔡国的事已经失去了诸侯的信任和善意,确实是个值得进攻的对象。于是楚文王率军去到息国,在宴席上袭击息侯,接着就把息国灭掉了,顺带把息妫抢了回去。

在楚国俘虏蔡侯灭亡息国这件事上,蔡侯和息侯冤冤相报确实是一部分原因,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楚文王对二者的纵容。

息侯因为一己私怨而萌生出对蔡国的不义之举,楚文王对此不但不阻止,反而推波助澜。接着蔡侯对楚文王的拱火,楚文王也没有拒绝,直接利用息侯对楚国的松懈心理,袭灭息国。楚文王的狡诈和侵略性从这里一目了然。

楚文王如此性格其实已经引起很多人对他的恐惧和不满。其中巴国就因为在楚国灭亡申国攻打邓国那次战役中对楚文王恐惧不已。不过巴国没有坐以待毙,它趁着楚国陷入蔡、息之斗时,发兵进攻楚国的那处,那处是个地名。巴国大获全胜,成功占领那处,后来甚至一度打到了楚国的都城。

楚文王对此当然很愤怒,就把逃出来的那处长官阎敖给杀掉了。阎敖的族人对楚文王的不满终于被引爆了,他们发动叛乱。而就在楚文王为此焦头烂额之时,巴国又进攻了楚国。楚文王率领军抵抗,却在津地被巴军打得大败。

这时楚文王只能退回都城。只是在楚文王到达都城时,却被城门官鬻拳阻止入城,理由是楚国没有败军入城的规矩。从这里又可以看出楚国的贵族们对楚文王的抗拒,不然一个城门官能命令得了都城守卫部队挡住楚王的入城?而拒绝楚文王入城的理由又从侧面说明楚文王对于贵族的失控。

楚文王对此无能为力,只能按照贵族们的要求打个胜仗。于是楚文王去攻打黄国的军队,胜利了以后就回国,但却在路上病死了。

说来楚文王也是一代枭雄,尽管“少恩虎狼心”,却也为楚国的开疆拓土事业划下重重的一笔,其中申、息二地更是未来楚国的雄霸之资。只是如此人物最后却死于内外交攻之下,不得不说其“少恩虎狼心”的性格是主要原因。

2 阅读:788
评论列表
  • 2021-12-27 11:52

    “于是楚文王去攻打黄国的军队,胜利了以后就回国,但却在路上病死了。”这个病很有玄机!

    用户18xxx46 回复:
    单纯被气死也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