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太宗的曾孙,击破吐蕃、契丹,善战酷似李世民

历史局面喵酱子 2025-02-19 15:03:40
前言

唐朝刚建立的时候,宗室里出了好多名将,像李世民、李孝恭、李道宗这些人。他们在战场上拼杀,对国家统一可有着大功劳。可是,等到唐朝统治稳定下来以后,宗室里就没几个名将了。到了唐玄宗当皇帝的时候,李唐宗室里又冒出来一个名将。他,往西把吐蕃打得够呛,往北又能打契丹,就跟他的曾祖李世民当年的风采很像。那这个李唐宗室里的名将到底是谁?

一、吴王的后人

有个人叫李祎,他祖父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吴王李恪。贞观那时候,李恪可受李世民的喜爱了,唐太宗还说过“吴王恪英果类我”这样的话。唐高宗刚当上皇帝不久的时候,发生了“房遗爱谋反事件”,长孙无忌就借着这个事儿去陷害吴王李恪,搞得李恪只能自尽。这还不算完,李恪的四个儿子也被流放了。一直到684年,他们才被朝廷赦免。

李恪的第三个儿子叫李琨。武则天在位的时候,李琨在淄、卫、宋、郑、梁、幽这六个州都当过刺史,名声可好,大家都知道他挺贤能的。圣历年间,岭南的少数民族闹叛乱,李琨被任命为招慰使。他去安抚边疆地区,做得特别合适。李祎,是李琨的大儿子。他这人从小就有志气,对母亲特别孝顺,照顾弟弟祗等特别友爱,大家都夸他。本来他应该继承吴王的爵位,可他坚决把这个爵位让给弟弟。唐中宗知道这事儿后,可赞赏他了,专门封李祎为嗣江王。

二、战场扬名

景云那时候,李祎老在地方上做事,“又做了德、蔡、衢这些州的刺史”,就这么躲开了特别激烈的政治争斗。唐玄宗当上皇帝之后,李祎还接着在地方当刺史,而且被改封成信安郡王。因为李祎管地方管得挺有成绩,慢慢就被朝廷看重了,还被召到朝廷里去了。727年的时候,李祎给母亲守丧结束,就担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了。当时,吐蕃老是威胁唐朝的边境,弄得“河、陇一带特别惊恐”,这样一来,唐玄宗就任命李祎做朔方军节度使了。

李祎一到任,局面很快就稳定下来了,大家心里也踏实了。接着,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带着将领们一个劲儿地赶路,一块儿使劲儿攻打”,一下子就把吐蕃的军事要塞石堡城给拿下了,收获可不小,“砍了好多敌人的脑袋,还缴获了好多粮食、武器啥的”。打这以后,唐军把这个地方当成基地,“河、陇那边的军队到处巡逻,又新占了一千多里的地”,吐蕃好几年都不敢来进攻,还派人到唐朝来求和。

三、功劳很大却被压制

吐蕃的事儿解决了之后,唐朝北部又冒出来新麻烦了。契丹有个很重要的大臣叫可突干,他把契丹王李邵固给杀了,还带着契丹的人,胁迫着奚族众人背叛唐朝,投降突厥去了。唐玄宗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安排兵将,让李祎担任河东、河北行军副大总管去对付契丹。732年的时候,在枹白山那场战斗里,唐军刚开始打仗没打赢。就在这很关键的时候,李祎带着军队赶过来了,一下子就把战局给扭转过来了,“祎等把奚、契丹打得很惨,抓的抓,杀的杀,数量可不少”。

后来,李祎被封做开府仪同三司,还担任关内支度营田采访处置使。可李祎的战功却被打压了。他战功太出众了,这让朝中的宰相们很是嫉妒,于是就压制他的战功,不把真实情况上报。734年的时候,李祎还被降职了,成了衢州刺史,后来又在滑州、怀州任职。到了740年,李祎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了,三年后就去世了,死的时候八十多岁。唐玄宗听到这个消息,伤心了好长时间。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