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西安一小时有座神奇的山,上山时愁容满面,下山时喜笑颜开

情感情松 2025-02-20 20:22:43

看到这个标题,许多人不屑一顾地说道,哪座山不是登山时愁容满面,下山时喜笑颜开。

哈哈,那你就理解错了,我说的这座山,可是病人上山时愁容满面,下山时喜笑颜开。你说神奇不神奇。

车出西安,沿延西高速一路向北,不到一小时,从耀州出口下高速,导航药王山,就到了今天我要讲的神山——陕西铜川药王山。

药王山,位于铜川市耀州区东两公里处,因山有五峰,顶平如台,北宋时起名五台山。

到了清代,为了别于长安之南五台,亦称此山为北五台,后因孙思邈晚年归隐于此,被人民尊称为药王,清光绪二十五年更名为“药王山”。

神奇之一:一百四十一个台阶

沿着登山步道,来到药王山北洞山门下,从崇福阁的入口处“清虚之天”石牌,拾级而上,从山门到北洞大殿,一共是一百四十一个台阶。

而这一百四十一个台阶正合药王孙思邈的寿龄。

药王孙思邈,生于541年,卒于682年,是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和道士,被誉为“药王”。由于他活了141岁,也算得上是世界上的长寿冠军。

相传药王孙思邈晚年来五治山行医隐居,他看见前来就医的群众上山时不方便。

便让徒弟们顺着上山就医的小道用采药的锄头开凿出台阶。

徒弟们开凿完之后,一数,不多不少,整整一百四十一个。

孙思邈听闻哈哈大笑。

这一百四十一个台阶,不正代表了孙思邈活了一百四十一岁吗?

如果你来药王山,不妨沿着这条台阶,一个一个认真数一数,看是不是正好一百四十一个。

神奇之二:上山石栏杆上的佛像愁容满面,下山石栏杆上的佛像喜笑颜开

当你沿着台阶一路向上时,你可以看到上山时的石护栏上的佛像,个个愁容满面,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再看看另外一侧的石栏杆,也就是下山的方向的石护栏上的佛像个个喜笑颜开。

古人讲,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因为山上住着一代名医孙思邈,所以到山上去的多是求医问药的群众。

去求医问药时,大家对自己的病情,知道是大病还是小病,不知道还能活多久。

所以个个上山时都是愁容满面。

而在山上拜见了药王孙思邈,经过这个一代名医把脉问诊,开出药方

下得山来,肯定个个是喜笑颜开。

山上石栏杆上两侧的佛像,是不是代表了此刻求医问药群众的心情。

神奇之三:前洞烧香,后洞冒烟

上了药王山北洞,就到了药王大殿。药王大殿顶楼为玉皇楼,与凌虚阁、三官殿、十大名医殿以及配套厢房等建筑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个“回”字形的建筑群落。

药王大殿内塑有药王孙思邈坐像,儒冠袍巾,温厚端祥,令人肃然起敬‌。

而药王塑像后面的石壁上有一孔七尺高的圆形山洞,名曰穿龙沿。据说长约二十多公里。

相传有一日,药王孙思邈正在为百姓治病时,来了一白胡子老头,孙思邈连忙请他坐下,给他切脉。

孙思邈一面切脉,一面注意地观察着老头,过了一阵,孙思邈摇着头说: 你这不是人脉,是龙脉吧?

老头一听,马上翘起了大拇指说:不瞒你说,我就是一条老龙。半年前生了一种怪病,饿得发慌,但又像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不能吃硬,只能喝稀汤。

孙思邈想了想,说:你的病我知道了。

于是他拿出一银针,只是几下,便替这条老龙治好了病。老龙病好之后,在孙思邈治病的地方穿了条洞一下子飞走了。

那么这条洞通往了哪儿呢。

原来,这条洞一直通到了铜川川口以南两三公里,210国道旁边叫后洞的地方。

而与后洞一河之隔有座山,名为飞仙山。

据说,前些年药王山香火最旺的时候,人们祭祀药王孙思邈的香火烟雾,一直从后洞会冒出来。

当然,这只是些传说而已,不过有此地名,肯定与药王孙思邈有关了。

神奇之四:能治病的石头

药王孙思邈认为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简称《千金方》。

它是一部综合性临床医著,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可在唐代,纸张是非常珍贵的,老百姓不可能人人买一本千金方来学习,要怎么样把这些珍贵的药方让老百姓知道呢。

孙思邈深知百姓求医看病之难,临终前,他请石匠把自己一生行医总结出来最有效的常见医方刻在了一个石柱上,立于漆水河之畔的路口处。

百姓如果有病了,就可以在石柱上对症查抄药方,人称“石大医”。

此法救治了无数人,为世人所称颂。诉说着药王的心愿“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然而,有个心怀叵测的医生,为了将医方据为己有,自己抄完后就当天夜里毁掉了“石大医”。

当百姓看到石大医被毁之后,气愤地说:“这样的人会遭雷劈。”

果然,这个医生在一次下雨打雷的时候,被雷劈死。被雷击而死的这个人所在的村子现在还叫作“雷击村”。

后来,后人又将千金方里的验方,刻在了石头之上。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这通神奇的石碑,它刻于北宋宣和六年,后经明隆庆六年重新刊刻。

碑共四通八面,以 “元、亨、利、贞” 列碑序号,刻录了 965 个常用药方。

这些药方都是从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选取汇编而成,内容包括妇人、小儿、中毒急救、医论等 17 篇。

现在许多游人来到药王山,拜了药王,下来第一件事就是从这些碑刻中,抄录药方。

在药王山,类似的石碑还有:

海上方碑:刻录常见病、多发病单方七言诗 121 首,是孙思邈搜集的民间单方、验方,对于常见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真人药方碑:上面保存有药方诗 63 首。

孙真人福寿论碑:涉及孙思邈对于养生、福寿方面的论述和观点,其中包含了一些与健康长寿相关的医药方剂或养生方法。

光光这些碑刻上珍贵的药方,就足够那些宝子们学习好长时间了。

如果你真的遇到什么疾病,可能这些碑刻上的一个药方,就能帮你治好。

神奇之五:摸摸石头就能治百病的摸摸爷

如果说石大医是把药方刻在了石头上,治百病,那么药王山的摸摸爷更神奇,不用你去抄方剂,直接摸摸,就能治病。

在药王山,除了关于药王孙思邈的种种传说和故事外,还有更为有名的就是这里的摩崖石刻。

这个长约二十米的崖面上凿有7座洞窟、23个佛像、45尊造像和20余处摩崖题记,造像为北周、唐、五代、宋、元和明代的杰作。

其中摸摸爷是人们对药王山摩崖造像的尊称,传说此造像以手触摸便能消除患者身上的病痛,屡试不爽,千百年来已被人们摸得油光锃亮,明洁可鉴。

如今,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摩崖造像文物,“摸摸爷”已经被栏杆圈起来,但它的神奇故事依然被群众口耳相传。

如今每年农历二月二,药王山下就会举办盛大的庙会,而且药王山庙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37年,林徽因在药王山测绘摩崖石刻造像。

如果你想来体验一下这座神奇的山,不妨趁着今年的药王山庙会来药王山看看吧。

旅游小贴士:

今年药王山庙会时间:2月28日至3月14日。

药王山庙会期间,人流量太大,如果你只是来药王山逛庙会,可在西安北客运站乘坐西安到耀州的大巴。耀州客运站下车后,步行约两公里即到。

也可乘坐西安到铜川的绿巨人火车,直接耀州站下,步行五百米即可到药王山文化广场。

庙会期间,从耀州城到药王山的这段路,人挤人,尽量不要想着坐公交,汽车都没有人走得快。

如果你要开车来,早上九点以前还可能有停车位,过了九点估计就没有停车位了,可能你的车要停在两三公里之外。

写在最后:

在这里,每一个台阶、每一尊佛像、每一个山洞、每一块石头,都诉说着古老而动人的故事,传递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

正如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药王山因药王孙思邈而声名远扬,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让人们在探寻神奇的同时,也能感悟到生命的珍贵与美好。

愿你我都能在这神奇的药王山中,寻得心灵的慰藉与健康的真谛。

0 阅读:0

情感情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