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I眼镜:巨头纷纷布局,机构称智能眼镜未来有望成为智能协同与计算终端
媒体报道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5日至28日举行。本届论坛活动中,除了“区域合作”,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话题讨论热度很高,论坛内外也出现了各种AI元素。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用上了智能眼镜,进行了一次新的报道尝试。记者表示,这款智能眼镜能通过语音识别多种语言并直接在镜片里显示翻译内容。同时,在手机上将我说的话同步翻译成外语,展示给采访对象。在采访交流中,很多国外嘉宾都对这个眼镜产生了兴趣。
信达证券推断,智能眼镜在会议、视障辅助、骑行、滑雪、旅游、直播等垂直场景中,更易形成陡峭的渗透率提升曲线。这是因为在这些场景中,智能眼镜能够充分发挥其第一视角拍摄、语音交互(解放双手)以及智能识别等能力优势,且用户在此类场景下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较强。智能眼镜产品正从基础硬件叠加阶段,逐步向智能辅助与智能助理方向发展,未来有望成为智能协同与计算终端。伴随海外Meta、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以及国内小米、华为、字节、AR四小龙等众多参与者持续迭代新产品;GPT、Llama、Grok、Deepseek、豆包、通义千问等模型不断更新升级;波导技术在材料、工艺及技术路径等方面持续创新,AI眼镜的起量或许会比我们预期的更为迅速。
A股上市公司中
中科蓝讯:蓝牙音频芯片AB5656C2、AB5636A已分别应用于MINISO名创优品智能音乐眼镜、WITGOER智国者S03智能音频眼镜,具有支持清晰语音通话、音乐播放、智能拍照等功能。
华灿光电:MicroLED芯片可应用于AR眼镜。
2、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带动下,这类产品迎来技术升级机遇
据报道,上海电气集团旗下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近日传来好消息:这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工业企业拿到3倍于往常的订单。上海机床厂的新订单,是磨削机器人丝杠的高精度磨床。据悉,人形机器人走跑跳、抓握取,离不开一种特殊零件——行星滚柱丝杠。决定丝杠产量的,正是丝杠磨床。
人形机器人“跑”得有多快,取决于工业母机“行”得有多稳。这种产业互动正在形成正向循环。在新兴产业带动下,磨床等工业母机迎来技术升级机遇。
江海证券指出,政策助力下我国机床行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已现。展望2025年,随着设备更新需求释放及增量政策效果落地,机床下游需求将持续复苏。同时,叠加机床行业更新周期持续,以及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市场对中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亦将持续增长,有望推动机床企业经营业绩实现显著改善。
A股上市公司中
日发精机:公司日发机床公司数控螺纹磨床可用于加工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等行业的丝杆与螺母,高效且精度符合客户要求,获得了客户的认可。截止目前,用于丝杆、螺母的内、外螺纹磨床及磨削中心已向部分客户交付使用,用于螺母的端面外圆专用磨床已向部分客户交付使用。
华辰装备: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高端精密磨削装备研发、制造与服务的创新型领先企业。公司核心产品是全自动精密数控轧辊磨床,同时积极推动亚微米级高端复合磨削系列产品、精密螺纹磨床、数控直线导轨磨床、超精密光学元件磨床、超精密导轨(平面、曲面)磨床、自主数控系统的开发及市场应用。
思进智能:公司主导产品为多工位高速自动冷成形装备,主要用于在常温下实现一定尺寸范围内各种金属零件的制造,是塑性成形工艺生产紧固件、异形零件的主要工作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