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北宋词人贺铸评传(46)

小楼听雨是诗轩 2025-02-05 20:29:00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北宋词人贺铸评传(46)

(三)贺铸词的题材与思想意义

1,爱国词

四,此词写作年代的上限在神宗熙宁八年(1075)

贺铸《六州歌头》词的上片,是追忆自己青年时代在首都东京的豪侠生活。这从“斗城”二字可以看出。按《三辅黄图》卷一《汉长安故城》条曰:汉惠帝元年正月初城长安城,至五年城成。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旧京为“斗城”是也。古代文学作品中,每以前朝的地理专名来指代本朝相应的地理专名。故贺铸词这里显然是用汉唐故都长安来指代北宋的都城东京。

此词过片换头处即曰:似黄粱梦,辞丹凤。后一句乃截用唐·东方虬《昭君怨》诗三首其二曰:掩泪辞丹凤。昭君出塞和亲,出发地是京城,故“辞丹凤”即辞别京城。因此,贺铸此词必作于离开东京之后。

据夏承焘先生《贺方回年谱》考证,贺铸于神宗熙宁元年(1068)离开家乡卫州(今河南汲县一带),宦游京师,时年十七岁;至熙宁八年(1075),二十四岁时才出京担任外地的差遣。因此,此词写作年代的上限不得早于熙宁八年。

五,此词写作年代的下限在哲宗元祐六年(1091)

此词下片“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一段文字,珠贯而来,全是自述口气,可知写此词时,贺铸自己也必然包括在那“供粗用”而不得建“奇功”的“如云”“鹖弁”之中。

按“鹖弁”是武官的官帽。《后汉书·舆服志》曰:武冠加双鹖尾,竖左右,为鹖冠云。鹖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又,“鹖弁如云众”句亦从汉·李陵《答苏武书》中“猛将如云”句化出。因此可以断定,写此词时,贺铸正作着武官。

据《贺方回年谱》,贺铸自十七岁至四十岁,凡二十三年中一直是在侍卫武官的系统里磨勘迁升。至哲宗元祐六年(1091)才因李清臣、苏轼、范百禄等三人的推荐,改入文阶。因此,此词的写作年代至迟不得在元祐六年以后,是为下限。

六,此词应为抗夏之作

此词中有“系取天骄种”一句。按“天骄”语出《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后来的文学作品中,遂以“天骄”来指代中国北部地区强悍的游牧民族。

北宋时,北部少数民族政权中,对汉族中央王朝构成威胁的,只有两家:一是正北方的辽契丹族政权;二是西北方的西夏党项族政权。而宋辽之间自从真宗景德元年(1004)“澶渊之盟”以后,直到徽宗宣和四年(1122)宋金联合攻辽时为止,一百多年间没有发生什么战争。检《宋史》中《神宗》《哲宗》二纪,自熙宁八年至元祐六年,十六年间,与北宋战事频仍的,唯有西夏。因此,此词中的“天骄”,当指夏人。

【附注】

〇斗城:北宋东京郊县又实有“斗城”。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河南道》一《东京》上《开封府·陈留县》曰:斗城,在县南三十五里。按《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葬伯有于斗城。杜预《注》云:斗城,郑地名。

〇丹凤:本身亦是京城之代名词。杜甫《夜》诗曰:银汉遥应接凤城。宋·赵次公注曰: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

〇漾孤篷:泛孤舟。篷,船篷,代指船。

〇怀倥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曰:牒诉倥偬装其怀。倥偬,形容事务纷繁迫促。

〇尘笼:尘网。喻指污浊、不自由的官场。

〇簿书:官署簿籍文书。丛:堆。

〇供粗用:只供朝廷粗粗使喚,不派大用場。

〇系取天骄种:《汉书》卷四八《贾谊传》载贾谊陈政事疏曰: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又,唐·郑锡《出塞曲》诗曰:会当系取天骄入。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0 阅读:1

小楼听雨是诗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