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审阅正军级任免名单,看到一个人的名字后:让他去江西军区

历史也疯狂了 2024-08-03 00:58:49

现如今,我们能在如此安逸的环境中生活,是无数将士不顾个人安危,顽强奋战换来的,张力雄就是其中之一。

张力雄出生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混乱的时局和困苦的生活使他萌生出为国效力,改变现状的想法。可是,要把内心的想法转变为现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出身农家,也没有太多学识的他,想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报国之路,更为不易。

就在张力雄苦苦思索之际,一个参军报国的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彼时,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在各地相继爆发,进步主义思想也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生活在农村的他,就是在这个时候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深受感染,困扰自己已久的问题也有了答案。

为此,张力雄和家乡的小伙伴一起,加入了当地的共青团,开始了自己的报国之路。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用在他的身上十分合适。入团不久,他便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了一名党员,并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自从军以来,张力雄在组织的培养之下,实现了完美的蜕变,既提升了学识,又提高了作战能力。当然,他也没有辜负党组织的培养,在作战时,表现得十分英勇,深受领导和战友们的好评。就拿湘江一战来说,他的出色表现给全军的将士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1934年,国民党军队对我军展开围剿,两军之间的战火再次被掀开,由于我军部分领导在指挥战士作战时做出了错误的指示,导致我军将士在战斗中遭到了不必要的损失,为了保存部队的实力,我军决定进行长征,湘江战役就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场战役。

作为长征队伍中的一员,张力雄所在的三十四师,被领导委以重任,负责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身负重担的他,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和战友们并肩作战,哪怕敌军的人数和武器装备高于我军数倍,也毫不畏惧,心里只想着如何完成任务。

就这样,在张力雄等将士的掩护之下,主力部队成功突围。尽管将士们作战十分英勇,但是在敌我双方悬殊过大的情况下,三十四师还是损失惨重,大部分将士都在此战中牺牲,只有张力雄等小部分人幸运地活了下来,回到了大部队当中,“绝命后卫师”的称号就是由此而来。

经此一战,领导们不仅记住了这个“绝命后卫师”,还记住了师中英勇作战的将士们,像张力雄这样出色的战士,都被领导们看在了眼中,就连毛泽东也有所耳闻。

时间飞速流逝,转眼间就到了1975年。这一天,一份正军级干部的任免名单被交到了毛主席的手中,审阅时,他在名单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张力雄,对于这个人,他的印象很深,回想起张力雄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所作的贡献,主席当场做出了批示:让他去江西军区。可见,他对张力雄的才干非常认同,要不然也不会给出这样的批示。

当任命传达到张力雄那里时,他非常高兴,毕竟,在这一时期他的职位并不稳定,从没想过能够去江西军区任职。特别是在知道这份任命是毛主席亲自审批通过的时候,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绝不辜负毛主席的这份信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