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祥云最美3大传统村落,滇西交通咽喉古韵悠远

古村记实录 2023-07-18 17:02:02

云南,大理,祥云县。

大理州的东大门,是滇西交通咽喉,是通往滇西八地州的必经之地。祥云是云南开发较早、经济发展较好的县份之一,曾经长期为滇西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云南省名源自历史上设于祥云的云南县,故此祥云有“彩云之乡”及“云南之源”的誉称。

一起来看最美的当地首批3大中国传统村落,值得去打卡的风景!

1 禾甸镇大营庄村

青山,流水 萦绕农家小院, 洁净、蜿蜒的石板小巷,祥云大营村名列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哑巴节”是祥云大营彝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在大营七宣村举行,相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2009年8月,“哑巴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关于大营“哑巴节”,当地流传着一个动人而美丽的故事。远古时代由于自然灾害,加之兵荒马乱,人们的生活艰难困苦。寨子里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哑女,为帮助村民,四处乞讨食物和药材。后来,哑女的这份善良和纯朴感动了龙王,并被龙王相中纳为妃子,于是龙王和哑女一起帮助村民度过了难关,医好了疾病,还给村民带来了风调雨顺和平安吉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 是哑女带着龙子龙孙回村看望村民的日子, 为了纪念龙王和善良的哑女,当地彝族人民便把每年的正月初八定为“哑巴节” 延续至今。

“大营庄,做酒罐,还有最酸咸菜缸,不买大营罐罐心慌慌”。在祥云民间流传的这首歌谣,唱的正是古老的大营陶器制作技艺,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大营陶器制作技艺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工序流程主要包括取泥、晒泥、筛泥、发泥、打泥、玩泥、制坯、上釉、烧制、出窑等,从制作工具和制作方法上都保留着陶艺的原始风貌。

2 禾甸镇旧邑村

旧邑村距祥云县城20公里,距禾甸集镇仅1公里。是白族聚居的村落,全村127户靠山而居,沿袭了祥云白族的文化和建筑,“三坊一照壁”等白族民居保留有80多户,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旧邑村白族群众俗称的“山头寺”是一座孔庙,供奉有孔子的塑像,常有群众来敬香礼拜,期盼村里人才辈出。村里保留有一段古街,几株枝繁叶茂的槐树,在街道上投下斑驳的树影。水阁、古井、涵洞、鲁氏公墓等,与古庙、古街、古树构成了村落的历史环境要素,文昌会、白族刺绣、剪纸(马甲纸)、住宅彩绘、新房落成典礼、灯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传统村落的内涵。

3 云南驿镇云南驿村

云南驿村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边缘,祥云县云南驿镇北部。地处坝区,海拔1980米,村舍围绕白马寺山麓沿昆畹公路两侧呈弧形分布。

整个村庄依山而建,结合地形自由布局,道路随着山势的曲直而布置,房屋就地势的高低而组合。建筑、山体、道路、农田有机结合,溶为一体,形成了丰富和谐的街景空间。

整个村庄入口处以水阁、广场、牌坊构成村庄的入口空间;横行街中段有过街楼、民居商铺、马店、豪宅、官邸、岑公祠、关圣殿等建筑和天灯竿(古镇标志),街道两侧坡屋顶、铺台子的传统商铺建筑,构成集市、酒店、祭祀活动的中心;横行街中端以钱家大院和马店构成了驿站食宿区,整个村庄布局上充分体现了古代驿站的风貌特征。

现在的村庄,青石板引马石路面上深深的马蹄印,一个个青石或木板铺台,一排排居民商铺,一缕缕袅袅炊烟,一队队叮当作响的来往马帮,使古村古风尤存,延续着千年古驿站的历史和文化,是云南乃至全国古驿站风貌保存最完整的村庄之一。

云南驿古村,属汉代云南县和魏晋云南郡的故地,因元明清三代设置云南驿得名。是“彩云之南”的故里,也是最早叫云南的地方。有着2000多年建制历史的云南驿村,现存完好的古镇古道和马店驿站,为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保持着其独有的古驿镇风貌特色,曾经见证过一个时代的繁荣与辉煌。

云南驿是“西南丝绸之路”必经的一个重要驿站,四川蜀地、滇东及本地生产的丝绸等物品,由马帮通过云南驿古驿道源源不断地贩运到南亚诸国。云南驿又是我国驿道系统中的咽喉要道和重要设置,历经元明清三朝,沿袭至清末撤驿改邮,迄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是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行政管理的重要保障。

云南驿古驿道长达1公里多的青石板铺就的古驿道两边的古老民居仍为今天已不多见的云南汉族传统的一门一窗一铺台的式样。云南驿又是唯一集中了马帮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和航空运输等各个不同时代运输方式的地方,是人类交通发展史的活化石。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