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戈任带兵进莫斯科的时候,我就感觉他迟早得出事儿。这下还真出事了。到底是谁干的?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进入了死地。老
关于什么是悟道,我之前打过很多比方。登山、捞鱼、和面。。。。最近我发现,用开车类比学习《道德经》,可能更容易让人明白。1
北大高材生柳智宇出家和还俗,都是社会大新闻。雄才大略的周武帝灭佛,在中国历史上也记上了一大笔。这两件事原本八竿子打不着,
前两天,在头条上三位道友进行了几个回合的辩论。结果是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今天顺手翻了一下憨山大师的《老子道德经解》,还是
本文的标题是最后改成的。原题是:学习王阳明的《传习录》容易,还是《道德经》容易?我的回答很明确:学《传习录》。把《传习录
答案不唯一。因人因时而异。 1,体重超标的人,爱吃好喝的人,读5章。 2,富二代官二代,读9章。 3,做学问的人,读
接着可以问:《易经》是文化的总源头吗? 儒道同源,我觉得是个假命题。 易经是文化的总源头,同样是假命题。 我认为:
从讲课的激情和技巧上说,郭继续承老师的风格我都喜欢。但是,讲课讲的好,属于才的范畴。而解读《道德经》,对人的要求更多的是
我多次强调过对《老子》第48章的解读,能判断我们学习老子、求道的方向是不是正确。 直接看看王安石的说法: 为学日益,
说点评,就是星星点点地说一下。系统地点评,需要花大量时间研究一本书。时间有限,但是我们可以以点带面地点评。一、《人往低处
我看解读《老子》的作品,只看几章就可以看作者进行一个定性:悟了没有?悟不悟那么重要吗?至少是解读《老子》是这样。没有悟,
实话实说,头条上众多“解老”的同道们,绝大多数都在从为学上做文章,真正明白什么是“道”的人,我还没遇到。不可否认,为学也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