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型车
● 第七代/第八代蓝鸟(1983-2005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豪华中型车的代表
不管你是位老司机还是位新手,对于日产蓝鸟这款车肯定不会陌生。作为日系车系中最早推入中国市场的一款主打车型,它一直是当时中型车(对于当时来说)销售中的前三名。

其实最早进口至国内的蓝鸟是蓝鸟的第七代车型,而到了90年代第八代蓝鸟开始真正受到人们追捧,第八代蓝鸟是日产在1991年推出,后来2000年以后,东风日产连续引进了数款从第八代蓝鸟演变而来的车型,包括风神蓝鸟、蓝鸟II以及后来的蓝鸟智尊。

第七代蓝鸟引进国内要从1983年开始算起,当时的车型代号为蓝鸟U11,这代蓝鸟对于日产及中国的意义非常重大。首先,它是蓝鸟车系中第一次使用前轮驱动的车型,这也奠定了后来蓝鸟的发展方向。而在中国,蓝鸟U11因为经久耐用,空间和价格适中,成为国内相当畅销的进口汽车。


到了1991年,日产开始生产第八代蓝鸟-U13型号,并且同步引进国内,当时引进国内的是三厢版车型,用蓝鸟SSS表示。当时蓝鸟U13的外形相比于此前的蓝鸟有了较大的改变,整体变得更加扁平,更加动感时尚。

在内饰及配置上,当时第八代蓝鸟的内饰结构以黑灰色为主,配有桃木装饰,而且像四门电动窗、中控门锁、电动折叠外后视镜、助力转向、手动空调、收音机等配置,这一代蓝鸟车型上都已经配备,在当时来说绝对是豪华配置。



到了2000年,东风日产国产的第一台车型就是日产第八代蓝鸟,并命名为风神蓝鸟,而随后还推出了蓝鸟II以及蓝鸟智尊,如今随着2005年轩逸(Bluebird Sylphy)的上市,全面替代了蓝鸟,当时国产的蓝鸟是处于雅阁、凯美瑞等同级别的中型车市场,而当时的紧凑级车市场销售的是日产的阳光。不过随着1.6L轩逸的国产,阳光也正式停产。
■ 紧凑型车
● 斯柯达Favorit系列/Felicia系列(1989-2001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没有空调的进口车
时间来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时,来自东欧捷克的斯柯达Favorit系列车型悄然来到了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后的家用车市场。Favorit系列曾通过易货贸易从东欧进口了15000辆,在之后的几年内,Favorit系列以小批量进口的形式在中国销售。

Favorit系列于1987年发布,直到1995年才停产,它是斯柯达旗下的第一款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前置前驱的紧凑型轿车。值得一提的是,Favorit系列车型的外观是由大名鼎鼎的博通设计的。引入中国销售的Favorit系列车型共有两种车身样式,两厢掀背版为Favorit,而旅行版为Forman。


Favorit系列拥有当时主流的车身尺寸,掀背车型的长宽高分别为3815/1620/1415mm,旅行版则被加长到4160mm,同时两款车的轴距都达到了2450mm。所以与同时期的紧凑型车相比,Favorit系列的内部空间毫不吃亏。

动力系统上,Favorit系列从诞生至停产,斯柯达只为它提供了一款1.3升4缸汽油发动机,变速箱也只提供一款5速手动变速箱。国内引进的Favorit和Forman与原版车型一致,都是搭载了这套动力系统。

1991年,斯柯达被大众收购后,由大众主导为Favorit做了一次中期改款。在动力方面,大众为Favorit系列的1.3升发动机安装了新的燃油喷射系统,使动力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舒适性方面,大众为Favorit系列重新设计了中控台、仪表和座椅;而安全方面,则是对车门铰链,车门防撞梁进行了重新设计。改款后的Favorit车型也被少量进口到国内销售。
由于Favorit系列车型的装载能力强、性价比高等优点吸引了大批私营老板们购买。在当时桑塔纳统治中国市场的时代,Favorit系列以皮实耐用和高性价比为斯柯达在中国市场赢得了口碑。但由于当时只是进口整车,忽略了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也没有及时跟上,因此Favorit系列车型饱受国内用户诟病。

就在Favorit系列还在热销时,它的换代车型Felicia系列已来到国内市场销售。Felicia是于1994年诞生,大众和斯柯达首度合作的新车。

上世纪90年代中旬,国内进口了Felicia系列的两厢掀背和旅行版两种车型。两厢掀背车型名为Felicia,旅行版名为Felicia Combi。在底盘方面,Felicia采用了大众平台进行开发。由于大众在外观设计上的帮助,Felicia的外观也变得圆润,突出的腰线也让Felicia显得有些肌肉感。同时Felicia系列轿车采用了大众标准制造,因此在整车质量方面也有所提升。


相比上代车型,引入国内的Felicia新增了许多实用的舒适性配置,如转向助力、丝绒材质的车门饰板等。在安全配置方面,ABS、驾驶位安全气囊、预警式安全带等配置也让Felicia系列成为国内安全性较好的紧凑型轿车。

Felicia的动力系统同上代相同,装备了重新调校后的1.3升4缸发动机,而变速箱依然只有一款5速手动变速箱可选择。
虽然上代车型的售后服务基本为0,但由于当时中国市场中车型短缺,所以Felicia系列还是能够在中国热销。但由于地域差异的问题,进口到国内的Felicia系列车型中没有装备空调,国内用户加装副厂空调后又导致动力的严重不足,这便成为Felicia系列在中国发展的最大缺点。

如今,与Favorit、Felicia系列同时进口的拉达、达契亚等车早已不见踪影,而这两代斯柯达老车还能够在街道中偶遇。这也足够证明了老斯柯达皮实耐用的特点,而老斯柯达“质量低略”的帽子实际上是由于当年售后服务方面没有引进造成的。可喜的是,直到现在,北京的各大汽配城依然能够买到这两代老车的配件,所以这两代老车还可以继续让我们追忆过去。
● 本田第六代思域(市民)(1996-2000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当时国内鲜有的运动家轿 90年代中后期,一款靓丽的本田车驶入了人们的视线,它就是第六代本田思域。它以动感的外观,优异的性能,让当时国人体验到紧凑运动型家轿的魅力,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新兴白领们的追捧。

1996年,第六代思域三厢版开始进口到国内,这代思域是是本田第一次以满足全世界用户需求而推出的“全球车”。虽然前几代思域曾通过某些渠道进入中国,但真正为思域在中国创下良好口碑的车型则是第六代思域。

进口思域的配置在当时也是非常亮眼的,如助力转向、双气囊、电动后视镜、电动车窗、中控锁等配置都能够在进口思域中找到,这些配置在现在不算什么新鲜玩意,但对当时中国的消费者来说还是非常震撼的。

悬挂方面,进口思域则与原版车型相同,都使用了为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挂,因此运动性能在同级别车型内名列前茅。动力方面,引入国内的思域基本都装备了1.6升4缸VTEC发动机和4速自动变速箱。

在当时国内市场紧凑型车市场还在捷达时代时,思域的到来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让中国用户真正体验日本紧凑型轿车的魅力。第六代思域流线形的外观、出色的性能、良好的舒适性和较低的油耗曾吸引了一批中国先富起来的私营老板。如今,仍然有保养出色、性能良好的第六代思域能够在路上行驶,这也证明了这代思域可靠的质量。

这代思域停产后,第七代思域也曾进口到中国,但由于车价接近广州本田生产的雅阁,所以销量并不出色,此后的第八、九代车型便由东风本田国产,以老思域创下的口碑在国内热销。

● 克莱斯勒 彩虹Neon(1995-1999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外形动感、配置豪华的美国车
90年代中后期是中美贸易的黄金时期,当时中国进口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车,其中最具个性的一辆就属克莱斯勒彩虹了。彩虹是克莱斯勒为了抢夺被日系车蚕食的北美市场而推出的全新紧凑型轿车。

1995-1996年,刚刚在美国本土上市的克莱斯勒彩虹就被大量引入到国内销售,在此后的几年中也有少量新车进口销售。在当时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彩虹曾以30多万元的高价在中国销售。虽然彩虹的售价非常高,但高价钱的付出却换来当时国内紧凑型轿车中少有的豪华配置,像电动后视镜、真皮座椅、CD音响、ABS、双安全气囊等都是当时国内用户鲜有耳闻的配置。

动力方面,引入国内的彩虹搭载了一台2.0升4缸16气门电喷发动机,这台发动机相比那些日本对手们的VTEC、VVT发动机而言是有些落后,但在中国市场中,这款发动机也足够国内用户使用了。在变速箱方面,彩虹装备落后的3速自动变速箱和一款5速手动变速箱。由于3速自动变速箱的技术较落后、挡位较少,所以彩虹的燃油经济性非常差,好在当时国内的油价还很低,车主们才能够承受油耗偏高的彩虹。

在质量稳定性方面,彩虹在国内的表现也不容乐观。由于彩虹的制造工艺问题,所以在行驶时彩虹的噪音、车身振动都较大。除此之外,彩虹还出现了诸如发动机熄火等故障。也正是这批美国车,才让国内用户对美国车产生了做工粗糙、故障率高、费油等不良印象。

直到现在,在中国的道路上依然能够偶遇彩虹,它那独特的外观设计曾给我们留下很多深刻的印象,甚至现在看来依然非常的动感。而它在同级别中傲人的配置,也给当时的车主带来了非凡的享受。虽然彩虹在质量、油耗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但它为大家承载的回忆却是非常美好的。
● 雪佛兰Corsica科西嘉(1987-1996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大排量的美式紧凑型家用轿车
对于90年代的中国而言,美国文化的大量涌入可谓是一个显著的时代特征,无论是迈克杰克逊还是迈克乔丹,都成为那个年代的经典和回忆珍藏,而进口数量与日俱增的美国汽车,也成为90年代中国市场不可或缺的时代烙印,其中,雪佛兰科西嘉便是代表车型之一。

科西嘉的产品生命周期其实并不长,其于1987年诞生,肩负着应对涌入美国市场的日本经济型家用轿车的使命入市,但仅仅历经了十个年头,便于1996年停产,被Malibu所取代。期间,科西嘉设计生产有两厢、三厢两版本车型,共匹配过2.0L、2.2L、2.8L、3.1L四种排量发动机,其中,2.0L及2.2L三厢版车型则于90年代中期被大量引入国内。

扁头方灯,线条棱角分明的设计风格,使得科西嘉具有着典型的90年代汽车造型元素,而这一点恰巧符合当时仍旧保守的中国消费者脾胃。加之其长宽高4661/1740/1377mm,轴距2626mm的车身尺寸,赋予的良好空间表现,为其在实用性上赢取了众多的青睐。

动力匹配上,科西嘉则具着典型的美国大排量风格,最小排量的2.0L车型,最大功率90马力,最大扭矩146N.m,而中国市场保有量最大的2.2L车型,则具有最大功率120马力,最大扭矩176N.m的数据表现,此外,两款车型均可配备5速手动及3速自动变速箱,手动挡车型则在当时的国内市场最为常见。

对于当时售价达到40万元的科西嘉而言,在配置水平上可谓处于90年代的主流。日间行车灯、真皮座椅、安全气囊、转向助力以及电动车窗等均有配备。而较为难找的185/75 R14规格轮胎,以及必须拉起手刹才能在驾驶室打开后备箱的功能设计,则给那个年代的国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马自达 323(1963-2003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时尚、经济家用车典范 90年代初期,伴随着日本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开展技术合作的风潮,经济时尚的日系车型开始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而323系列作为马自达在90年代进入中国的先锋产品之一,从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第六代马自达323在海外市场的表现颇为风光,其提供三种版本供消费者选择,分别为3门、5门掀背版和四门轿车版,采用前驱或四驱的驱动方式,并有五款发动机可供选择,分别为1.3L、1.5L、1.6L、1.8L四款汽油发动机和一款1.7L的柴油发动机。丰富的产品线加之其在赛车领域取得的成就,使这一代323在90年代初名噪一时,也成为马自达品牌在那个年代销量最大的车型。

不过,比起在国外市场的成功,它在中国可谓命运多舛。马自达品牌的中国情缘,可以追溯到海南汽车与日本马自达公司合资小批量生产马自达929 Station Wagon车型,而四门轿车版的六代323车型在1994年才被引入生产。由于没有取得国家颁发的轿车生产许可证,海南汽车厂所生产的车型只能在海南省省内通行。受许可证限制的海南汽车制造厂因无法打通内地市场,惨淡的销量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直到90代中期,北京的街头开始出现一批进口的323四门版,其中大多是1.6L排量的化油器车型,最大功率87马力,最大扭矩125Nm,皮实耐用,经济省油,使得323在当时赚得了不错的口碑,有些公司甚至还采购过一批车型作为出租车,从而使得323这个名字被国人渐渐熟识。

而到首先生产323车型的海马汽车,直到1997年才凭借重组,正式纳入一汽集团和国家的统一规划,获得生产轿车的资格。直到2000年,海马汽车才利用老旧的323平台换装丰田的8A电喷发动机推出HMC7130,投放到全国市场。然而随着人民消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旧的技术以及较差的产品推广使得这款323在全国范围内并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销量。这款车仅在批量上市两年之后,便停止了生产,取而代之的是第八代323车型,即大家熟知的福美来。 尽管90年代马自达323的国产化试水“波澜不惊”,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款经典车型的动感外观,精致内饰已经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深刻印象,成为高品质家轿的代名词。海马汽车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战略,与马自达合资生产的后继车型——福美来在紧凑型家用车市场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这同时也为马自达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总结:
其实90年代不仅实现人们拥有汽车的梦想,而且到了90年代末期中国汽车的发展已经逐步从进口向国产开始转变,上面列举的这些车型包括帕杰罗、蓝鸟、马自达323等在90年代末期都已经逐步国产,国产的结果当然就是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全面增加,可以说90年代在实现了人们开始拥有汽车的同时,也基本形成了如今中国汽车市场进口加合资生产格局的雏形。
这期我们主要讲在90年代最出现频率较高、同时也较为经典的中型车。当时这些车型有些继续被政府军队购买,成为公务用车,而有些车型已经在那时进入到了富裕的家庭。这一期我们回顾的具体车型包括了:欧宝欧米茄、欧宝威达、大众帕萨特、日产风度、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6款。

● 欧宝 欧米茄A、B(1980年代末-2004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挂着闪电标的“佐罗”车
在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佐罗”的名称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无数青少年都梦想着长大后能够像他一样行侠仗义。与此同时,一款挂着与佐罗特有的Z字标相似的德国高端中型车也来到了中国市场,它就是欧宝欧米茄A,当时欧米茄还被无数青少年称为“佐罗车”。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欧宝欧米茄A通过大贸途径来到了中国市场。当时中国的中型车还在供不应求的状态,欧米茄A的到来缓解了这一情况,并且大部分都被各级政府采购当做公务用车。

欧米茄A于1986年在德国上市,研发这款车共耗费了欧宝将近20亿德国马克,是欧宝当时的旗舰车型,并且代表了欧宝当时的最高水平。欧米茄A通过流线的外形、0.28的超低风阻系数、宽大的空间、先进的电子装备和出色地燃油经济性获得了1987年的欧洲年度车型大奖。

进口到国内的欧米茄A的内部空间相比同级别车型宽敞不少,较低的噪音和良好的舒适性为欧宝创造了很好的口碑。这代欧米茄A的配置方面与海外版车型大致相同,只是在座椅材质,车门内饰板材质上与海外版车型有很大的区别。


这代欧米茄采用了前置后驱的驱动形式,共有1.8升、2.0升四缸发动机和3、0升、3.6升、4.0升直列六缸多款发动机供选择。搭配了5速手动、4速自动两种变速箱。进口到中国的欧米茄A的驱动形式与海外版车型相同,动力方面大多数都装备了2.0升直列4缸发动机,并搭配5速手动变速箱。

在桑塔纳一枝独秀的年代,欧米茄A的到来让国人知道在遥远的德国还有一个依然出色的平民品牌。现如今,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再街上看到这款老车。

这代欧米茄同样是欧宝的旗舰车型,同时它也沿用了前置后驱的驱动形式,它也是当时中国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后驱中型车之一。在外观方面,这代欧米茄使用了欧宝新的品牌设计风格,变得非常的现代。车身尺寸也被放大,轴距也达到了当时惊人的2730mm,所以这代欧米茄的内部空间相比同级别车型优势非常明显。

进口到国内的欧米茄B大多数装备了2.2升直列4缸ECOTEC发动机,最大功率106kW、最大扭矩为205N.m,进口到国内的欧米茄B搭载了5速手动和4速自动两款变速箱,动力系统在当时只能说是够用。

进口到中国的欧米茄B的配置水平可谓是非常强大了。安全配置方面,它装备了前排双安全气囊、前排双侧气囊、ABS防抱死系统、电子防盗等配置。在舒适性方面,它还为中国消费者准备了真皮方向盘、电动真皮座椅、双温区手动空调、CD音响、车载电话等当时的主流配置。

90年代末,这代欧米茄在还经历了一次中期改款,改款后的欧米茄B依然以大贸的途径进入到中国。改款后进口的欧米茄B增加了2.0升4缸ECOTEC发动机和3.0升V6发动机供中国用户选择。配置也有一定提升,增加了Bose 8声道音箱、氙气大灯、电动后窗遮阳帘、自动空调等豪华配置。不过将近40万元的售价阻碍了它进入平民百姓家中的步伐。


2004年后,随着最后一步佐罗电影的谢幕,欧宝欧米茄也随之停止进口,我们对佐罗和欧米茄的记忆似乎也随之停留在那个时段里。两代欧米茄都来到中国闯荡,它们以漂亮的外观、宽大的内部空间、较高的配置和可靠的质量为欧宝以后在国内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在前两天,我还在北京的环路看到了保养出色、行驶状态良好的早期进口到国内的欧米茄B在奔驰,可见它的质量还是非常出色的。现在还有许多改款后的欧米茄B在国内的2手市场中销售,多数售价都不足5万元,喜欢它的朋友可以尽早下手,收藏这款经典的欧宝旗舰。
● 欧宝 威达(1995年-2003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车身小巧,配置很高的欧宝中型车
1997年,当时欧米茄还在中国热销,此时又一款悬挂着闪电标的欧宝中型车也悄然来到了中国市场,它就是第二代欧宝威达。威达进入到中国时,国内已经有了高级白领的概念,他们追求有品质的高端生活,因此来自德国雅特便成为他们购买的目标。同时,小私营业主,部分国企也是威达的主要客户。

这代威达的车身尺寸为长宽高:4480/1710/1420(mm),轴距只有2640mm。因此与同期来自日本的进口车比,它的内部空间非常紧凑。

在内饰方面,威达的内饰大量采用了曲线设计,在配以当时极为盛行的桃木饰板,它的内饰传递出稳重、豪华的感觉。在配置当面,威达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也并不落后。比如安全气囊、ABS、电动天窗、电动车窗、自动空调、真皮座椅等配置都在威达中出现。

进口到中国的威达大多采用了2.0升ECOTEC直列缸发动机,搭配了5速手动和一款4速自动变速箱,并且4速自动变速箱还带有雪地模式。但动力性相比其他进口车并不充足。

当时国内的需要高端私家车的用户手里攥着大把钞票,但却因为国内市场中轿车车源少而无车可买。欧宝威达的出现,缓解了当时国内高端家用中型车一车难求的局面。因此即使当年售价高达30多万的它,也能成为非常抢手的车型。和欧米茄一样,在现在国内的二手市场依然有许多威达出售,并且车况良好。

此后,第三代威达以及其中期改款车型也被引入到国内销售,但由于过高的售价导致销量极差。而第三代威达的替代车型Insignia被上海通用引进,以别克君威的品牌在国内销售。

● 第四代帕萨特Passat B4(1993-1996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动力操控出色
在90年代活跃的中型车市场中,1995年开始引进的Passat B4相信至今仍令很多人记忆犹新,这款今天在道路上依然可见的第四代帕萨特,在当年凭借良好的动力及操控表现获得了人们的青睐。

Passat B4于1993年正式上市,共推出三厢版与旅行版两种车型。其中,国内常见的三厢版车型,长宽高为4610*1715*1433(mm),轴距2624mm,尺寸表现虽不及那个年代的日系劲敌,但是在空间实用性上,仍能完全满足90年代国人的需求。

而在外观造型上,Passat B4进行了重新设计开发,相较第三代车型,整车线条更为流畅,同时还恢复了进气格栅中网的设计,以适应各国市场多元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而当年一汽-大众推出的第一代“变脸捷达”,就几乎照搬了这代Passat的前脸。

在配置表现上,相较第三代车型,大量增加电子化装备的Passat B4,在舒适性、安全性装备水准方面提升明显。标准配置包括:电动车窗、锁止机构、电加热后视镜、FM/AM卡带机、8扬声器和CFC空调,此外,ABS、前排双安全气囊及安全带也均有配备。

在动力配备上,Passat B4拥有1.6L-2.9L排量六款汽油发动机,并首次推出涡轮增压直喷柴油发动机供以选择,分别可与5挡手动或4挡自动变速箱匹配。而国内较多引入的则为2.0L汽油机车型,单顶置凸轮轴,四缸8气门结构,最大功率115马力,最大扭矩166牛米,与5挡手动变速箱匹配,0-100km/h加速时间为10秒左右。
此外,在90年代,Passat B4的良好操控性也是该车型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强韧的车身、精确地操控,至今仍让很多人对其留有“带有一些跑车气息”的印象。

Passat B4在1995年共有约4万辆车型被引入国内,即使拥有着28万的高昂售价,也依然被人们追捧。不过,第四代帕萨特的生命周期仅有短短的三年时间,1996年,其被Passat B5取代,宣告正式停产,不过,帕萨特却因2000年第五代车型的正式国产,奏响了新世纪其在中国的辉煌序曲。
● 日产 风度A31、风度A32(1988年-1998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两代差距最大的进口车,A31运动、A32豪华舒适
上世纪80年代末,日产的公爵和蓝鸟同时在中国热销,于是日产便将第一代风度带到 到了中国,进口到国内的第一代风度也被亲切的称为“大蓝鸟”。这代风度的主要客户为当时国内的政府部门及一部分军队、国企。

风度是日产产品线中极为经典的中型车,第一代风度因其运动化的外型设计、与日产的高性能跑车Skyline GTR和Silvia能够通用大多数配件,成为日本大型漂移车的改装原型,实际上后来日产的Skyline GT-R R33就是以A31为基础开发的。

这代进口风度系列采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装备了一款2.4升 24气门直列6缸化油器的RB24S发动机和一款2.0升发动机。其中,2.4升发动机在原厂状态下就可爆发出225马力的最大功率,这代进口风度的变速箱大多数采用了5速手动变速箱,同时也有装备4速自动变速箱的车型进口到国内。


风度的内部空间非常宽敞,各项指标在同级别车内都非常占优,并且车内座椅非常宽大,舒适性与家中的真皮沙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配置方面,这代风度在同级别车型内并不占优势,只是提供了中型车应有的电动车窗等基本配置。


由于这代风度是在Skyline产品线中研发的,所以它是当时国内绝无仅有的名副其实的运动型中型车。在起步时,只要踩下油门,就会出现烧胎的效果;转向时,只需深踩油门风度A31便会甩尾。不过当时只有政府机关和一部分国企才能够消费的起这款风度,所以它的运动性能也就无从发挥。

但国内无数的漂移玩家发现了其优越的运动性能并收藏了这款风度,为其换装了来自GT-R R33的RB25DET发动机,并改装悬挂避震、加装防滚架、装备LSD差速器。终于,这代风度的运动性能终于在国内的漂移玩家的手中爆发。


1993年这代风度便寿终正寝,国内也在此后停止了进口这代风度。1997年,第二代风度A32通过大贸渠道和非法走私途径进入到中国。当年中国的私企已初具规模,此时这些私企老板们急需一款高端中型车以解决商务需求,因此他们成为了购买这代风度的主力军,同样这款风度也成为了军车和政府的公务车。

由于这代风度的驱动形式改为前置前驱的,所以它的内部空间也比上代车型要宽敞不少。内饰方面,这代风度也比上代有了质的飞跃,首先内饰风格相比上代车型变得居家、商务,整体配色也有黑色、灰色两种颜色选择,而且在中控台上还装饰了桃木饰板;此外,中控台及门板全部采用了触感良好的软性材质、装配质量也有了大幅提升。


动力方面,这代风度全系都装备了日产VQ系列V6发动机,共有2.0升、2.5升、3.0升三种排量供选择,变速箱与上代相同共有4速自动和5速手动两款变速箱供选择。进口到国内的风度大多数都采用了2.0升V6发动机,同时也鲜有装备了3.0升V6发动机的车型来到国内,变速箱则全部采用了4速自动变速箱。

由于风度A32的风格与上代大相径庭,从一个狂野的运动小子变成了一位高雅、居家的中年成功男士,因此舒适性便成为了这代风度的主打。这代风度非常易于驾驶,悬挂系统被调教的非常柔软,可以过滤掉路上大部分颠簸,转向助力也非常尽职,驾驶员仅需一根手指就可转动方向盘。它的隔音效果也非常优秀,驾驶时车内几乎听不到风燥、路噪及发动机噪音。

进口到中国的两代风度风格迥异,但它们各自的特性却在我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到风度A31时被他的外观深深吸引的感觉;记得年少时第一次乘坐风度A32时被它的舒适性深深震撼的感觉,直到再次看到它们在路上行驶时这些儿时的回忆便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1998年,第二代风度停产,随后第三代风度便进入国内,而此后天籁取代了风度系列,成为日产在全球中型车市场中的主打车型,并由东风日产在中国生产。风度系列便画上了句号,被尘封在历史中。
● 第三/四/五/六代雅阁(1988-2002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舒适、耐用、保有量很大中高档轿车
雅阁对于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目前在国内已经有非常大的保有量,其舒适、耐用和运转平顺的特点为人们所称道,而国人真正接触雅阁也正是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开始的。

1986年雅阁发展到了第三代,从这一代开始本田将雅阁进口到了国内,当时推出的雅阁有两门Coupe、三门掀背、四门轿车和三门旅行版,而引进国内的都是四门轿车版,这一代雅阁早期车型的显著特点就是使用了翻灯设计,到了1987年才推出了固定式的头灯。

当时引入国内的第三代雅阁数量很少,而且现在都已经报废,动力上搭载的是2.0L发动机,最大功率98马力,是当时少有的前驱车采用4轮双叉臂悬挂的车型。配置上,当时第三代雅阁已经拥有了电动天窗、真皮座椅、博士音响、多功能方向盘和14寸的轮毂等豪华配置。

到了1990年,第四代雅阁诞生,当时研发这一代车型的理念是“人性空间最大化、机械空间最小化”。并在1992年正式在国内销售,其实真正大批量引进也是从这一代车型开始的,目前国内的大路上还能看到这一代的雅阁。

外观设计上,这一代雅阁相比上一代车型车身线条更加流畅,整体感觉也更加豪华,配置上从这代雅阁开始,首次在车型加装了双安全气囊、ABS刹车系统,此外还有电动门窗、电动门锁、电动后视镜、铝合金轮毂和自动巡航等配置。

动力上,这一代雅阁主要搭载了2.2L电喷发动机,最大功率130马力,这款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耐磨、散热快与动力强劲的特点,而与发动机搭配的是4速自动和5速手动两款变速箱。同时,这一代雅阁还使用了4WS(四轮转向)技术。

到了1993年,第五代雅阁上市,这一代雅阁设计的重点放在了树立轿车的全新形象上,新车造型设计融合了欧洲风格,尤其短促的车尾相当动感,这一代雅阁的轴距长达2715mm,但由于短尾的设计,车长却只有4673mm,而车宽和车高分别为1715mm、1380mm。

在这一代雅阁上,另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推出了本田独创的VTEC(可变正时气门和升程技术)发动机,发动机排量仍为2.2L,不过可在各个转速领域都可以获得高动力及低油耗,发动机最大功率145马力,在1995年,雅阁还推出了2.7L的V6发动机,最大功率170马力,0-10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仅为8.5秒。变速箱上,依然是4速自动和5速手动变速箱。

1994年,第五代的雅阁正式投入中国市场,当时考虑到中国用户的需求还增加了2.2L自动真皮款式。在当时第五代雅阁也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常见的日本车,此外,广东羊城汽车制造厂还曾经组装过一批第五代雅阁。

1998年,本田发布了第六代的雅阁,当时海外市场有2.0L、2.3L、3.0L V6两门和四门版等多款车型,而1999年广汽本田就开始将这一代雅阁国产,当时国产的是2.3L和3.0V6两款发动机车型,成为本田扎根中国的良好开端,并且是当时国内市场车型最新、技术最先进的中型轿车。

第六代雅阁的尺寸进一步增大,车身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796mm、1786mm、1440mm,轴距为2715mm。当年2.3升VTEC发动机(150马力)是主销车型,而3.0升(200马力)车型走高性能路线,这一代雅阁后悬挂采用了五连杆双叉臂悬挂,行车舒适性得以增强。而EPS(电动助力转向)、VGR(可变转向齿比),以及4速自动变速器(S-matic)都是这一代电子装备的亮点。

第六代雅阁在国内生产到了2002年,当时2000年广汽本田雅阁产销达到了3.2万台,是中国第一款年销量突破3万台的中型轿车。而在1999年-2002年的四年里,广州本田在中国累积销量了13.8万辆雅阁,这个数据也成就了雅阁在国内中型车市场王者的风范。


如今,国产的雅阁已经是第八代车型,销量上也早以突破了100万台,同时现在雅阁也依然是中高档车市场中销量名列前茅的车型。
● 第三代/第四代佳美(凯美瑞)(1993-2001)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配置相当豪华的中型车
谈到雅阁就不能不谈凯美瑞,因为这两款车型自进入中国起就一直是中高档车市中最强劲的对手。在1992年至1994年中国的新一轮轿车进口潮中,借助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打下的坚实基础,丰田从1993年开始,将大批美规佳美(凯美瑞)轿车引入到了中国汽车市场。

1993年进口中国的佳美是第三代车型,也是第一代宽车体的佳美。当时,海外第三代的佳美分为两种,车架代号V30的普通型和车架代号为XV10的所谓wide-body型(宽车体佳美),顾名思义,宽车体佳美就是车型尺寸上要比V30大上一圈。其XV10的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770mm、1770mm、1400mm,轴距为2619mm。

初期引入国内的佳美以2.2L车型为主,而后引入了3.0L V6顶配车型。当时2.2L车型采用的是直列四缸自然吸气5S-FE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5马力,搭配四速自动变速箱,在国内众多地区,这款2.2L的佳美受到了很大的欢迎,保有量超过了诸如福特Taurus等美系中型家用车。

而在XV10这代车型的寿命周期的后期,使用3.0L V6自然吸气3VZ-FE/1MZ-FE发动机的版本也在国内市场出现过,最大功率183马力,算得上是国内市场上相当高级的一款的中型车。同时,这款车型也继续在1993年于澳洲,被以霍顿Apollo的名称生产。

和中国人80年代接触过的丰田皇冠轿车一样,美规的佳美乘坐舒适、车舱噪音低且故障率低,比合资的大众桑塔纳强的不是一点半点,在配置上,当时北美时兴的电动真皮座椅、电动天窗、遥控防盗锁、定速巡航、多碟CD音响等让人眼花缭乱的豪华便利设备及ABS刹车系统、TCS牵引力控制和安全气嚢等安全设备都被装载在了丰田佳美身上。


到1994年,第四代的丰田佳美上市,当时的车架代号为V40,算是上一代V30的垂直换代,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最后一代的V系列车型,不过与上一代车型一样,这一款车型并没有引进国内,而引进国内的是XV10的换代车型XV20,在1996年正式推出,这一代车型相比上一代车型并没有太多的改变,主要改变的还是外观设计上。

对于这一代佳美相信大家更加熟悉,目前国内还能看到很多这一代车型,动力上,这代佳美提供和上一代车型一样的2.2L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和3.0L V6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的变速箱也仍为5速手动或者4速自动,技术上相比前代没有太多突破性的改变。

第四代佳美一直生产到了2001年,到了2001年以后,丰田还分别发布了第五代和第六代佳美,而直到2006年,广汽丰田才正式将佳美国产,国产之后佳美这个名称也才正式转变为凯美瑞,而如今国产的凯美瑞已经是第七代车型,同样在目前中型车市场中销量名列前茅。
总结:
在90-99年那个欣欣向荣的年代,中国的汽车产业却是青黄不接,当时桑塔纳车型已经过时,而标致505却由于法国人的傲慢而止步不前。因此中国只能通过大量进口中型车来保证政府部门和私人对中型车的需求。而直到90年代末,随着中国的合资厂商推出了一些与时俱进的中型车后,这种大量进口中型车的贸易才被逐渐停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思想改变世界

▎文来源/ 本文整理原文/汽车之家 冯景毅 李昊鹏,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淘车情报站综合整理,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