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马7系E32、E38(1980年代末-2001)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经典的前脸和干练的车身
上世纪80年代末,宝马7系被进口到国内来满足当时政府、军队对豪华车的需求。和奔驰S级相同,刚进入到中国的宝马也被国内的政府、军队等部门大量采购。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放开,7系才开始进入到国内的进出口公司和合资公司。

首次进入到国内的宝马7系的编号为E32,是宝马在1986-1994年推出的旗舰车型。这代7系的外观非常独特,当时其他厂商都已抛弃圆形分体式大灯,并采用了后翻式发动机舱盖,而宝马却坚持传统的延续了分体式圆头灯和前翻式发动机舱盖这些老式设计。进口到国内的E32为加长版,轴距被加长到2940mm,因此它也拥有了出众的后排乘坐空间。


这代7系的内饰也非常独特,中控台偏向驾驶员方向、使司机可以更好地操作。在配置方面,当年的7系丝毫不亚于S级。如ABS、安全气囊的安全配置都在7系中出现,在舒适性配置上,如双温区空调、电动天窗、电动座椅、真皮座椅、高级音响等配置也都样样俱全。

在动力方面,进口到国内的7系共有3.0升、4.0升、5.0升三种排量,搭配了5速手动、四速自动两款变速箱。
由于这代车型的进口量较少,所以当年宝马品牌在国内没有像奔驰那样家喻户晓。但7系凭借着极高的品质、动感的外形和优异的操控,赢得了用户的口碑,并且还有了“坐奔驰开宝马”这句民间谚语。

真正让国内大多数车迷熟知宝马品牌的车型就是在1994年上市的E38宝马7系。94年时,这代7系曾大批进口到国内。当时已有不少富豪能够支付的起高达200多万的车价,因此这代7系也更多的进入到国内高端人群的家中。

这代7系的外观不在像上代车型那样坚持传统,而是变得庄重,典雅。头灯向潮流妥协变成了整体式头灯,但灯组内依然有两个圆形的灯碗。和上代车型相同,这代进口到国内的7系依然是长轴距版,车身的长、宽、高也达到了5122/1862/1435mm,加长后的轴距也达到了3071mm。


这代车型内饰的变化也是相当大的,内饰风格变得豪华、典雅,同时做工也比上代车型有了很大的提升。在配置方面,这代7系的配置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装备了氙气大灯、GPS卫星导航等豪华配置。


这代进口到国内的7系大多数为740Li车型,搭载了一款4.0升V8发动机,变速箱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变成了5速自动变速箱。因此在动力系统上,这代7系与其他对手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进口到国内的这两代7系可谓是为宝马品牌在中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宝马品牌凭借着这两代老车上乘的舒适性、动力性、操控性树立的口碑,才从当初不被人熟知到现在被国内各路富翁们争相购买。
总结:
这些老的豪华车都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因为我们都曾为这些老车惊叹,都曾为了近距离观赏这些豪华车又被司机们驱赶,当我们有幸坐上这些豪车时的喜悦更是难以言表的,而且许多网友还曾用过上面的这些豪华车做婚礼头车。如今,豪华车已经进入到百姓家中,但这些经典豪华车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却是无法被取代的。
随着90年代私人轿车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汽车发烧友开始转向更加个性、拉风的跑车市场,同时更加商务的MPV车型也受到了90年代人们的关注,在这一期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在90年代出现过的那些跑车和MPV车型。

● 三菱3000GT(1991-1999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东洋跑车"四大天王"之一
三菱3000GT虽然在90年代在国内的保有量非常少,而且也都是从非正规渠道引进,但是它绝对算得上是最早进入国内的跑车代表之一,在当时乃至2000年以后,它都是汽车发烧友们最常用来改装的车型。


1989年三菱在东京车展上发布了一款名为HSX的概念车,而它就是后来3000GT的原型车,到了1991年三菱3000GT正式上市,是三菱旗下的旗舰车型,与当时的本田NSX、丰田的Supra、马自达RX-7被人们共称为东洋跑车的四大天王。

在外观设计上,最初的3000GT采用了翻灯的设计,这也是当时跑车身份的象征,而到了90年代末才改成了固定式的头灯,此外,在3000GT外观上另一个亮点就是尾翼,其采用主动式设计,当车速达到80公里/时时,它就会自动上扬,这种设计目前在奥迪TT乃是布加迪等车型上还能看到。

当时推出来的3000GT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基本版、SL版和VR4版,其中动力最强劲的当然要数到VR4版本,其搭载了3.0L 24气门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其最大功率达到了280马力,最大扭矩为435牛米,有5MT(后来配6MT)和4AT两种变速箱可选择,而且这款车型还配备了带中央差速锁的全时四驱系统,极速可达250公里/时,0-10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仅5.9秒。

在内饰上,3000GT并没有太多能够增加驾驶者肾上腺激素分泌的设计,一切都显得中规中矩,不过配置上带液晶显示器的自动空调、电动座椅及BOSE音响在当时来说还是比较高端的。

在3000GT生产的这9年中,虽然没有经过垂直的换代,不过每年三菱都会对其进行改款,更改的地方包括了更换全新的轮圈、刹车盘、无钥匙进入、全新头灯、后来的6MT以及一些电子设备的更新,整体变化不大。

到1999年三菱3000GT正式停产,停产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三菱生产的平价跑车三菱Eclipse(当时叫日蚀,就是现在的伊柯丽斯)性能和外观一直加强,同一时间在欧美市场大卖,严重影响到了3000GT的销售,所以99年之后3000GT就停产了,而当时进入国内较多的还是自然吸气版的3000GT(最大功率225马力),国内的二手车市场中,较多的也都是1995年后的车款。
● 三菱Eclipse(日蚀)(1989年-至今) 印象指数:★★★★印象中的它:高性价比的平民跑车
三菱Eclipse当时在没有正式官方引进中国之前,大家都习惯叫它日蚀,它要略早于3000GT在1989年正式推出,不过它的定位与3000GT有很大区别,它是通过自身的小巧、灵活和较高的性价比来获得购买者的芳心,而三菱日蚀也是较早进入国内的小跑车之一。


早在1985年,三菱就和克莱斯勒公司开始共同研发三菱日蚀的原型车,当时共同生产的还有普利茅斯的Laser和克莱斯勒的Eagle Talon,第一代Eclipse诞生于1989年,是基于三菱Galant的基础上研发的轿跑车,外观上依然采用的是当时流行的翻灯设计。

动力上第一代日蚀有基础版的1.8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92马力;2.0L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35马力和最强劲的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90匹马力,与发动机匹配的有5速手动变速箱和4速自动变速箱。

1992年,三菱把日蚀的翻灯设计换成了固定式头灯,并更换了排气系统和轮圈的设计,并把涡轮增压版的动力提高到195马力。这一代车型其实进入国内的可谓是少之又少,现在的二手车市场上已经找不到它的身影。


1995年,三菱推出了第二代的日蚀,第二代日蚀拥有更大的轴距,尺寸达到了2510mm,这比第一代增加了406mm,这为第二排乘客提供了更大的腿部空间。其内饰也经过重新的设计,而宽大的座椅和双安全气囊的采用为整车提供了更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新款的日蚀拥有四种型号,分别是RS型、GS型、涡轮增压版的GS-T型和全时四驱的GSX型。其中RS和GS均采用了克莱斯勒公司设计的2.0L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40马力,而涡轮增压版车型则采用了上一代使用的2.0T发动机,经过调教后能够产生205匹马力,所有的车型都有五速手动和四速自动变速箱可选。

从第二代车型开始,三菱日蚀开始大批量进入国内,虽然依然没有正规的进口渠道,但是国内的保有量确实不少,而到了1999年和2005年,三菱还分别推出了第三代和第四代的Eclipse,而从2008年开始Eclipse也正式官方进口,官方取名为伊柯丽斯,并销售至今,如今它在国内的销量已经不容乐观。
● 丰田Celica(赛利卡)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WRC赛场上曾经的王者
1989年丰田Celica已经发展到了第5代车型,这也是国内车迷们接触到的第一代Celica,尤其是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尤为多见。当初Celica虽然没有正式的引进国内,但是在很多二、三级经销商那里还是可以买到,如今第五代Celica二手车市场上也已经不多见了。

丰田Celica最初是在1970年的东京车展推出,当时旨在提供比丰田2000GT之外,另一个更便宜也更日常化的跑车,当时第一代车型受到了福特野马的影响很大,在北美、澳洲等地区,它甚至被称为“日本野马”或者“野马Celica”。

而90年代诞生的第五代Celica,延续了第四代车型的翻灯设计,同时保留标志性的一体式黑色车头,整体线条在第五代车型上风格变得更加圆滑,车身形式有Coupe、Liftback(掀背)和敞篷三种形式。

其实从第四代Celica开始,Celica普通车系都变成了前轮驱动,第五代车型同样不例外,而最高版本依然是4驱,也就是GT4,动力上第五代Celica有1.6L、2.0L和2.2L三种排量,其中GT4版本采用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232马力、最大扭矩为270牛米。当时国内以搭载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两驱版本为主,最大功率158马力、最大扭矩为186牛米。变速箱上有4速自动和5速手动可选。

从第四代车型开始,丰田便以Celica为原型车出战WRC赛事,并且在1993年以第五代Celica为原型车的赛车夺取了WRC车队年度总冠军,更在第二年包揽车手和车队的总冠军。而这一代车型也成为了车迷心目中最经典的一代Celica。
到了1993年,丰田推出了第六代的Celica,车型上依然为掀背、Coupe和敞篷三种,从某种程度上说,第六代Celica是Celica历史上最高性能的最后一代车型,因为从第七代车型开始就不再提供最高性能的GT4版本了。

第六代的Celica外观上取消了翻灯和黑色一体式车头的设计,改为四圆灯设计,而车身尺寸上没有太多改变,其中Coupe车型的车身尺寸分别为:长4500mm、宽1750mm、高1300mm,轴距为2535mm,相比上一代略有加长。


动力上,第六代车型新增加了1.8L发动机,其他发动机均与上一代车型相同为2.0L和2.2L排量,其中新增加的1.8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05马力、最大扭矩为149牛米。变速箱上依然采用的是4速自动和5速手动两款。

到了1999年,第七代的Celica正式上市,从这一代车型开始Celica全系采用了前驱布局,四驱版本不再提供,动力上也只有一款1.8L排量发动机,其最大功率145马力,最大扭矩170牛米。变速箱上最初搭载的是4速自动和5速手动,后来手动变速箱还升级到了6速。


这一代Celica一直生产到了2006年,也是最后一代车型,同时从这一代开始Celica也不再参加WRC等国际性的比赛,在2000年以后Celica车系开始走下坡路,由于第七代车型不再“性能”,再加上小跑车市场萎缩,丰田Celica于2006年最终停产。
● 宝马Z3(1996-2002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宝马Z系列阵容中的经典
说到Z3大家更多看到它的身影是在《007》的电影和现在的部分婚庆公司的用车中,当时90年代的时候进入国内的Z3很多都已经被用做婚庆用车。现在的二手车市场上也不缺乏Z3的二手车。

说到宝马Z系列,其实Z系列的第一款车型是Z1,最早在1988年推出,在1991年停止生产,Z1并没有进入过国内,而接下来的就是Z3,随着1990年代中后期国内跑车的盛行,它也随之进入到了国内。

Z3基于E36平台第三代宝马3系为基础开发而来,为了控制成本,Z3的后悬挂采用了结构较为简单的拖曳臂半独立式后悬挂,但是这并不会影响Z3的操控性,宝马工程师通过调校使Z3拥有了极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1996年,第一批宝马Z3被交付给了车主,在很短的时间内Z3便升级为同类车中最畅销的车型,Z3保持着宝马经典的跑车风格-修长而圆滑的发动机盖、低腰线和短短的车尾。车尾的设计焕然一新:行李箱盖经重新设计后更具独特风格。

动力方面,宝马Z3有非常丰富的选择,排量从1.8L-3.2L共计有11款发动机可供选择,而国内当时较多的是1.9L四缸、2.0L六缸、2.2L六缸、3.0L六缸和3.2L六缸几款发动机,其中1.9L发动机最大功率138马力、最大扭矩180牛米,而3.2L最大功率315马力,最大扭矩340牛米。变速箱上有5速手动和4速自动可选。


到了2001年,由于宝马准备开始研发全新的Z系列跑车,于是逐步停产宝马Z3,而到了2002年,宝马Z3正式停产,直至停产宝马Z3的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170000台。同时2002年,宝马的全新一代跑车宝马Z4也正式上市。
● 菲亚特古贝(1993-2002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别具一格的另类小跑车
说到菲亚特古贝相信看过汽车之家第一篇设计师传记(点击进入文章)文章的朋友已经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没错它就是克里斯·班戈在菲亚特时代的作品,这款车也曾经少量进口至国内,并且有正规的销售渠道,当年北京都灵沙龙(如今仍销售菲亚特车型)4S店就曾经出售过这款车型。不过当时的保有量确实非常稀少,在1998年时整个北京也只有7~8台。

菲亚特古贝是1993-2000年生产的车型,当时外观上是由菲亚特自行设计,而内饰交给了著名的设计工作室宾尼法利纳,从该车第一次在布鲁塞尔车展上亮相,其非同一般的设计就吸引了许多欧洲汽车爱好者。

古贝在外观设计上,很多人说它不那么漂亮和优雅,整个前脸设计比较凌厉,车尾的设计平坦、笨拙,像是被刀切过一样,这个也足以体现古贝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在车身尺寸上,古贝长宽高分别为4250mm/1768mm/1340mm,轴距为2540mm。

当时国内销售的比较好的古贝是红色和黄色,而在内饰设计上,古贝除了整个仪表板有多种颜色可选之外,其他都以黑色为主,整个内饰非常简洁,不过一些舒适性配置也都基本配备,像带花粉过滤的空调、电动天窗、电加热前座椅、电动车窗都是标配。

当时古贝主销的有2.0L和2.0L双涡轮增压两款发动机,前置前驱,其中国内当时比较多的是2.0L自然吸气5缸发动机车型,最大功率147马力、最大扭矩190牛米,而双增压版的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20马力,最大扭矩316牛米,动力非常强劲。而变速箱配备的是5速和6速手动变速箱。

当时菲亚特古贝在国内开始销售的时间已经是90年代末期,自然吸气版售价41万RMB,双增压版53万元RMB,到了2000年,菲亚特古贝正式停产,预计当时整个中国的保有量也不足50台。
雪佛兰Lumina APV(鲁米那APV)(1989-1996年)印象指数:★★★★★印象中的它:外形抢眼的“子弹头”
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内市场对于高档商务MPV的用车需求逐步增加,其中,雪佛兰Lumina APV便是最受欢迎的商务用车之一,其凭借前风挡大角度倾斜的时髦外形设计,在当年的中国市场着实火了一把,而“子弹头”的绰号也为那个年代人们的记忆打下烙印,流传至今。

Lumina APV于1989年在美国正式投产,1993年开始批量进口国内,共有约1万多辆最终进驻国内市场,其中一部分为大贸进口,另外一部分则为当时合资企业的自带车型。

作为通用汽车第二代MPV的代表,Lumina APV基于Lumina轿车平台开发而来,是通用汽车旗下第一款采用承载式车身、前置前驱驱动方式的MPV车型。其长宽高4933mm/1877mm/1669mm,轴距2789mm的车身尺寸,7座的座椅布局,为通用汽车进驻高档商务MPV领域奠定了良好的空间基础。

Lumina APV最具代表性的“子弹头”外观设计,其实源于当年雪佛兰尝试抢占运动、时尚MPV车型市场的初衷,发动机舱盖与大角度倾斜的前风挡同平面设计的“尖头”造型令人过目难忘,但是,其靓丽前卫的外表下隐藏的糟糕驾驶视野及实用性,也同时令“子弹头”饱受争议,而最终,Lumina APV不成熟的设计使其在美国市场上遭遇滑铁卢,即使在备受追捧的中国市场,实用性缺陷也仍被国人所诟病。

动力配备上,进口国内的“子弹头”多数搭载了3.1L和3.8L两款V6发动机,其中,3.1L V6发动机最大功率是120马力,匹配3挡自动变速箱,3.8L V6发动机则具有170马力的最大输出功率,与4挡自动变速箱相匹配。

而在配置上,虽然“子弹头”具有前排双安全气囊、定速巡航、遥控门锁等安全、便利性装备,但令国人记忆由新的莫过于,其仪表盘中极速仅为80英里/小时(129公里/小时)的时速表,以及脆弱的侧滑门设计。很多老车主回忆起前者时,往往会戏称“当速度超过80英里/小时后就凭感觉了”。而对于雪佛兰当年的创新设计“侧滑门”而言,虽然其引领了后期MPV的设计风潮,但是,在早期,其脆弱的内开关弹簧在耐用性上的不如人意,经常导致弹簧断裂侧门无法拉开的窘境,让使用者怨声载道。
虽然此后,通用汽车对1994款的Lumina APV进行了针对性改进,将车头缩短了76mm,使驾驶视野得到改善,不过自此,“子弹头”的神韵也不复存在,而其也于1996年宣布正式停产,由后继车型雪佛兰Venture所取代,而这款车最终被引进到上海通用生产,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别克GL8。
丰田Previa(普瑞维亚)(1990年至今)印象指数:★★★★★印象中的它:“大霸王”,豪华MPV典范
在MPV大量涌现的90年代,与雪佛兰Lumina APV、庞迪克的Trans Sport、奥斯莫比尔Silhouette并称为四大“子弹头”的丰田Previa可谓风光无限,其不仅凭借出色的外形设计、良好的驾乘体验成为那个年代高端MPV的“大霸王”,更迭换代延续至今的生命力也使其在不断进化中成为豪华MPV车型的典范。

90年代中期引入国内的Previa为第一代车型,其诞生于1990年,是基于当年丰田独立开发的全新平台打造而来,其以太空船式的圆润造型,在“火柴盒”横陈的MPV领域中一举成名,颠覆了人们对此类车型的一贯印象,一经面世,便备受好评,0.34的风阻系数甚至接近轿车的水平,被称为“卵形杰作”。

Previa的车身尺寸为长宽高4750mm/1798mm/1781mm,轴距2865mm,根据市场地域不同,共推出七座、八座两版本车型,引入国内的则多为七座版车型。而Previa在后排设置的两个可独立旋转座椅,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太空座椅”,而其凭借良好的人机工程设计所带来的新鲜乘坐感受,也成为那个年代人们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动力配备上,第一代Previa共推出了2.2L、2.4L两排量共四款发动机。其中,2.2L柴油发动机车型有少量被引入国内,而搭载2.4L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的车型在国内则最为常见,其具有135马力的最大功率输出表现,与4速自动、5速手动变速箱相匹配。

Previa的发动机布局采用了在前轴之后、驾驶座下方以75度角倾斜的中置设计,而车头是空调和冷却系统,该种设计不仅降低了车型重心,还使得Previa具有了接近50:50的前后轴荷比配重,提高了长途高速驾驶的稳定性。而在驱动方式上,第一代Previa共推出后驱、四驱两版本车型,后驱车型则更多的被引入国内。
此外,双安全气囊、ABS、天窗、自动空调等安全、舒适性配置也一并集聚于Previa之上,建立了其在高端商务车领域的良好形象,即使当年30万元的售价,也仍然销售火爆。而至今已经更迭至第三代车型的Previa,虽然在各方面均具有了大幅度的改变和进化,但热销的市场表现却依然如故,豪华MPV的典范地位同样延续至今。
金杯海狮(1989年至今)印象指数:★★★★★印象中的它:轻客“国民车”
90年代,对于很多开始“下海”的人们而言,金杯海狮“面包车”可谓再熟悉不过,其在那个年代穿梭于大街小巷的身影,不仅成为90年代的一道风景,更是我国轻型客车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代金杯海狮其实在80年代末便被引入,当时,金杯汽车的前身沈阳轿车修理厂为了加快技术的提高,制造中国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轻客,决定引进日本第三代海狮面包车的散装件,用CKD方式进行组装,来武装当时的沈阳轿车修理厂。而随着与丰田汽车谈判的成功,不但使金杯汽车得到了丰田全程的技术指导与支持,金杯海狮还成为丰田在国内唯一正式授权许可的海狮合作商。而使用丰田第三代海狮技术的第一代金杯海狮汽车,则在1989年正式下线。

进入90年代,由于第一代金杯海狮的热销,金杯汽车决定继续引入第四代丰田海狮。在经过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的马拉松式谈判后,金杯汽车不仅获得了丰田海狮的技术引进权,还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在合同1997年截止之后,金杯无需再支付任何费用给丰田。后来,金杯人都称这次意外的收获为“日本人不小心打了个瞌睡”。而在技术谈判结束之后,1991年11月3日,第二代金杯海狮车第一台CKD(全散件组装)车型下线,首批生产200辆。

当时,第二代金杯海狮具有具有90年代初期车型的先进水平,造型简洁干练,配备2.0L、2.2L、2.4L三种排量共四款发动机,采用承载式车身,机械式防抱死装置、真空助力转向等配置一应俱全。在1995年时,最高价格达到29万元左右,年销量达到三千多辆。1996年,金杯汽车正式推出国产海狮SY6480A,价格降到14万元,产量成倍增长。而在随后的1997年,金杯发动了在轻客行业前所未有的宣传攻势,大力宣传金杯的三大优势: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再次大幅度下调产品价格,对轻客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这一年SY6480A产量达到21269辆。
而随着金杯海狮的热销,90年代在我国还掀起了一阵“海狮潮”,不少汽车企业进军轻客市场。同时,该款车还被改装为各种专业用车,比如救护车、邮政车等。不仅仅如此,很多大、中、小企业都将金杯海狮作为其必备车辆,拉货、接人。而至今,金杯海狮已发展至第六代车型,其身影依然经常出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延续着其“轻客”常青树的传奇。
(注:金杯海狮部分内容参考文章:网易《金杯海狮掀起中国“海狮潮”》,贾新光《金杯海狮的第二次冲击》)
小结:
虽然在90年代,像法拉利、保时捷等超级跑车还没有在国人的心目中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当时像丰田Celica、三菱GT等跑车在街头回头率绝对不亚于现在的法拉利和保时捷,而这些跑车的出现也成了国内第一批玩车车友心目中的神物。此外,90年代出现的那些高端豪华MPV也成了当时一些合资企业和国营单位不可缺少的接待工具。
全文总结:
在经过了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到了90年代的经济大发展,中国汽车市场一下子涌入了各式各样国人没有见过的汽车品牌,不仅丰富了国人的对汽车的认识,同时也满足了一小部分人拥有汽车的梦想,此外90年代的中国汽车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混乱,很多品牌汽车都通过走私等非正规渠道引进,并且还能正常上路,由此也暴露出了当时国内汽车销售模式及国家法律体制上的不足。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思想改变世界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 图片来自网络 汽车之家 张文君/仝斐,网络资料,版权归原著所有,本平台仅作非盈利性质资讯分享使用,涉及版权问题,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