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呼和浩特的一项政策,给楼市和教育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呼和浩特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政策,尤其是其中“三孩及三孩以上孩子入学可在全市自由选择”。

意思就是,三宝家庭你家孩子读书将不再受学区约束,全市的优质学校可以随便挑选!
这一政策直接冲击了传统的学区房概念,一些依附学区而产生的商业链受到冲击,引发了热烈讨论。
呼和浩特为何能如此大胆改革学区房制度?
直接的原因在于呼和浩特的学区房已经毫无市场。

在过去的几年里,呼和浩特的学区房价大跌,甚至不少小区跌幅达到43.3%,将近腰斩!
更关键的是,呼和浩特并不是个例,全国学区房的行情都在下行。
比如北京,东王庄两居室高点成交价626万,2024年10月成交价378万,跌了248万,跌幅约40%。
杭州也遇到同样的情况。
著名的“孟母盘”文鼎苑,2024年1月的成交均价是5.8万元/㎡,而到了今年1月,成交均价已经掉到5.01万元/㎡。

单看价格变化还是比较片面,杭州的学区房还存在另一种情况。
我们之前分享过不同名校学区房之间的价格差别:
可以看到,杭州的优质学区房目前的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学区,优质学区房的市场犹在。
所以,“生三胎任选学区”的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是巨大的,类比到杭州,相当于生三胎送价值百万学区,恐怕会有人心动。
并且在学区房破局的事情上,杭州近几年也有过相关政策出台:
2019年4月,杭州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名额分配招生规定,从2021年(2018级初一学生)开始,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比例为不低于学校招生计划数的60%。
2023年,浙江省教育局又公布,2025年起,分配生招生比例达到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70%。
通过分配生政策,重点高中的录取名额不再仅仅被头部初中所垄断,普通中学的学生也有机会“捡漏”,进入重点高中。
此外,还有“大学区制”“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等多项政策出台。
这些政策都旨在降低学区的影响。
这次呼和浩特的政策撕开了利用学区解决生育率下降的方向,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将会全国推广,亦政策或许还会再加大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