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在欢度新春佳节的同时,家长们也要重视小朋友的假期安全问题哟。现在就来盘点一下在春节期间容易被忽视的一些“春节病”,这些应急方法成年人也可部分适用哦!
01.消化功能紊乱
发生频率最高的“春节病”就是消化道疾病。除了因饮食不洁、饮食不规律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之外,春节期间,小朋友还容易出现胃肠型感冒、小儿积食等症状,还会因为吃太多吃太快或食物过杂等产生消化不良的情况。
春节假期,做好以下措施:
首先要注意饮食和手卫生、合理和规律饮食,不要大吃大喝,保证食品新鲜,饮食清淡、易消化。
如孩子出现积食,可以让孩子面孔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还缓解孩子积食。
02.呼吸道疾病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且春节期间人流量流动较大,进一步增加了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风险,如支原体、流行性感冒等。
春节假期,做好以下措施:
➤ 勤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注意通风,尽量少去人群密集或通风不畅的场所;
➤ 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密切接触,必须接触时请戴口罩并及时洗手;
➤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咽痛、腹泻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居家休息,严重者及时就医。
03.注意烧烫伤
过年期间,烧烫伤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家长要尽量将热水、热汤、热饭放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
遇到烧烫伤务必做好以下5步:
❶ 冲:以流动的凉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
❷ 脱:充分泡湿后小心脱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服,千万不要硬性撕脱衣物;
❸ 泡:在5~20℃的清水中浸泡烫伤处30分钟;
❹ 盖:如有条件,可用干净湿布或者消毒凡士林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
❺ 送:如果烧伤程度深或面积大,及时送医。
注意!用冰敷、在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草木灰等这些民间偏方不可信!!
04.烟花爆竹炸伤
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期间小孩子的最喜爱的节目,但每年春节期间有很多,因为手、面、眼、耳等部位炸伤,送去医院急诊科的小朋友。
不小心被炸伤了怎么办:
1.眼外伤(放鞭炮最容易造成的就是眼外伤)
可以用一个金属眼罩盖住眼睛,或纸杯。尽快去医院就诊。也可以使用毛巾包裹,但是毛巾不可以接触眼球。
不要对眼球加压,不要接触眼球,不要移除眼球中的异物。尽可能防止眼球破裂,保护剩余房水。
千万千万不能用水冲!!!因为水容易使鞭炮中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造成眼部酸碱烧伤,也不能用手揉眼睛。对眼睛局部肿胀、疼痛、无皮肤开放的伤口,要用冷毛巾湿敷。
2.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伤
不能乱涂药膏或酱油、牙膏等物品。应迅速用双手卡住出血部位,马上去医院就诊;如出血不止且量大,用橡皮带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紧急送往医院。如需要,可拨打急救电话。
05.鱼刺/异物卡喉
每年春节鱼都有小朋友们吃鱼不小心被卡到或吃了一些不易嚼碎的食物后在一起玩耍、打闹卡到喉咙的案例。
1.不小心被卡喉了怎么办
鱼刺卡喉咙,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如果鱼刺小,可以尝试用力咳嗽,细小的鱼刺可能会随着气流脱落;
第二步:看得见的鱼刺(用手电筒照看一下),如果卡在肉眼能看见的较浅的位置,可以尝试用镊子夹出来;
第三步:如果前两步没有效果,建议及时就医,别犹豫!
请勿采取吞饭团、喝醋等土方法,因为可能导致鱼刺越卡越深,甚至引发出血、发炎、溃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异物卡喉时这么做
➤ 孩子在进餐时切勿惊吓、逗乐、责骂孩子,以免孩子大笑、大哭而将食物吸入气管;
➤不要给3岁以下的儿童吃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物;
➤要告诉孩子不要将零碎物品含在口中玩。
最最重要的!!家长要学习一下海姆立克急救法,把握住急救的黄金4分钟,如异物仍不能吐出,应迅速送往医院。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康复医院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