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1947年7月29日,一份机密电报,递到了刘伯承的手上。
看到醒目的“3A”,刘伯承知道,肯定有大事发生。
毛主席在电报中写道:“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你部不能在两个月内,调动胡(宗南)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你们困难亦将增加!”
刘邓二位首长看后大为震动,尽管部队刚打完一场大仗,还没来及休整,可他们还是以最快的速度给中央回电:“决心于休整半个月后出动大别山,以适应全局之需。”
刘邓大军如“飞来之剑”,用最快的速度跨越千里,袭击蒋介石的胸膛。
1947年8月刘邓大军从山东出发时,共有12万人马;1948年2月转出大别山时,却只剩下了5万兵力。
那么,其余的7万大军都去哪了?
伟人的智慧!西北告急,毛主席为何派刘邓南下?1947年8月,毛主席听说刘邓大军抵达大别山后,不由得感慨道:“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那么,本来在山东战场与国民党周旋的刘邓大军,为何要孤身犯险,开进大别山?
当时,解放战争的形势,不容乐观。
毛主席率部转战陕北,胡宗南调集重兵,处处追击。
可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兵力匮乏,物资不足。
东北地区解放军此时仍然在和国民党拉锯,一时间难以抽身。
至于江南,则依然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
摆在毛主席眼前的,是一个几乎无子可下的棋局。
但毛主席并不这么想。
1947年7月21日,毛主席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小河会议”。
会上,毛主席表示要把战场引入敌占区,并首次提出“用五年时间,夺取全国胜利”的口号。
毛主席胸有成竹地说:“蒋介石搞了个黄河战略,一个拳头打山东,一个拳头打陕北,想迫使我们在华北与他决战,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毛主席信心满满的表示:“我们就给他来个针锋相对,也还他一个黄河战略,紧紧拖住这两个拳头,然后对准他的胸膛刺上一刀!”
之前,蒋介石自作聪明,以为构筑起“黄河防线”就能阻止解放军南下。
殊不知,他这种两翼进攻、中间防御,状如哑铃的战略体系,正利于刘邓大军中间突破,一举扭转战局。
假设,刘邓大军“打到外线去”,进入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向东可以威慑南京;向西逼近武汉;北可逼迫郑州、洛阳,南可截断长江,对国蒋介石的中心腹地构成直接威胁。
刘邓大军若是占领了大别山,则可堵住国民党支援陕北、山东的咽喉。
如此一来,国民党在中原地区的机动,部队被迫回防武汉和南京,有效牵制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陕北、山东等地的解放军,压力顿时减小。
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盘看似无子可下的“死棋”,毛主席硬是能从中发现生机,真乃神人也。
千里挺进,没有后方,都是前线!刘伯承:这是大局,困难再大也要克服!刘邓首长对毛主席的计划深以为然,他们表示:“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农民的鸡、猪、牲口看见的不多了,村里的树也少了,试问,扭在解放区打,我们受得了吗?如果我们只想在内线作战要舒服一些,就中了敌人的毒计!”
因此,接到毛主席的指令,刘邓首长立刻开始动员。
大军说是要休整半个月,实际上十天不到就开始进发。
二野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一幕,不禁感叹道:“南下上千里,我们没有后方,只有前线。首长们能下这个决心,真了不起!”
当时,刘邓大军面临的问题有太多太多。
第一,主力部队经过一个月的连续作战,伤亡较大,十分疲劳,弹药消耗殆尽,冬衣短缺,急需休整补充。
第二,急行军速度要快,不能携带重装备,一个纵队平均只有1个山炮连,3门山炮和寥寥无几的迫击炮、重机枪。
第三,南下千里既要经过号称“死亡区”的黄泛区,还要在敌人围堵之下,强渡汝河、淮河。
而且,大别山长期由国民党控制,那里虽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却没有牢固的革命根据地。
尽管如此,刘邓还是下了决心:“挺进大别山,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关系战略全局和党中央在陕北的安危,这是大局,困难再大也要克服!”
临行前,刘伯承在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所的干部会议上作了表态:“毛主席对我军进大别山估计了三个前途,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准备回来;二是付出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打游击;三是付出了代价站稳了脚。我们要从最困难方面着想,坚决勇敢地战胜一切困难,争取最好的前途,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刘邓大军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黄泛区。
这里的景象,用“人间废墟”形容毫不为过。
蒋介石花园口决堤,让黄泛区一片汪洋,除了坍塌的屋脊和咕呱乱叫的几只野鸭外,再无任何生气。
即便是没水的地方也都是烂泥,前脚起,后脚陷。
8月24日,大军来到汝河岸边。
河对岸,是严阵以待,装备精良的上万国民党;后面不足30里,就是敌军的追兵。
“不惜一切代价,打过去!”刘邓首长拿出了背水一战的阵势:所有步枪上刺刀,手榴弹开盖,见到敌人就打,打完就穿插,不论敌人的火力再猛,也要硬着头皮前进。
经过20几个小时的激战,刘邓大军终于撕开了国民党的防线。
抵达淮河后,又遇到水位暴涨。
首长们冒着倾盆大雨,亲自到河边测量。他们身先士卒,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率领官兵趟过了变幻无常的淮河。
刚到对岸,敌军就追了上来。
好在,河水突然暴涨,将国民党军隔在了对岸。
多年后,刘邓首长回忆起当时的一幕,仍不免感慨:“多险呐!我们刚过完,水就涨了,就差那么一点点时间,运气好呀!以前不知道淮河能够徒涉,就这么探出条道路来了。”
刘邓大军全体官兵,只用了25天就跑完了千余里的路程,从山东挺进大别山。
当然,抵达大别山,“西天取经才走了不到一半”。
刘邓大军的到来如同一把钢刀,抵近了蒋介石的胸膛。
气急败坏的蒋介石抽调12个整编师,到处围追堵截。
刘邓大军为何能在大别山站稳脚跟?“必须要打几场大的歼灭战,才能在大别山站稳脚跟!”
刘邓首长制定了“品”字形作战部署:将第1纵队派往蕲春、广济地区,第2纵队进入黄梅、宿松地区,第3纵队向潜山、桐城、庐江、望江地区;第6纵队向黄冈、蕲春地区,沿长江北岸。
刘邓大军斗志昂扬,克团风、占黄安、下武穴,夺六安、立煌(金寨)、霍山、舒城、庐江、桐城、潜山、岳西等县,捣太湖、占华阳、取宿松、攻望江,横扫长江北岸三百余里。
张家店战斗,我军毙伤敌900多人,俘敌少将副旅长唐家楫以下官兵4700多人。
刘伯承评价称赞此役,是“我军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第一次消灭敌人一个正规旅以上的重大胜利”。
高山铺之战中,刘邓大军更是以800人牺牲的代价,歼灭了国民党1.26万余人,其中俘虏了9000余人。
对此,毛主席予以高度评价:“高山铺大捷的意义,不仅在于消灭了1万多敌人,也不仅仅因为这一仗打的漂亮,它的全部意义在于,我军已经能够在大别山进行大兵团作战,刘邓在那里彻底站住了脚。”
当然,刘邓大军孤军深入,能在敌人腹地站稳脚跟,也离不开大别山群众的支持。
大别山群众们节衣缩食,全心全意的支援人民军队。
生活在大别山深处的毛正付,从小听着解放军的故事长大。
父亲告诉毛正付,人民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从上到下都是用烤麦饼当饭,红枣、野菜当菜。
当时,军队没有过冬的棉衣,某连的赵连长见小战士牛原平扛不住冻,非常心疼,因此,赵连长擅自接下了群众给的花布和粉条。
部队是铁的军队,更有铁的纪律,野司首长们只好按规定将其处以极刑。
行刑的那天,大别山群众纷纷祈求法外开恩,更有人噗通跪倒在地:“拿了几把子粉条和几丈花布也算不了啥,你们千万、千万莫枪毙他呀!……我、我求你啦,首长!求你啦……”
百姓们的心情,首长们表示理解,但我军的纪律更应该是铁是钢,而不能是豆腐渣,不能够一碰就碎。
首长含泪说道:“赵桂良同志的死能够唤起10万大军,能够激发全军斗志,有利于我们建立起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那么他会安息的。”
时至今日,当地的百姓还记得现场的一幕,记得那鲜血染红了的刘邓大军铁的纪律。
早在进入大别山时,刘邓首长就已经下了“严守纪律,关心群众”的指示。
部队一到住地,便忙着为群众挑水、扫地,刘邓首长也不例外。
战斗间歇期间,指战员们还要帮群众抢收抢种。
张家店战斗时枪声刚停,战士们便急忙冲上街头为民房灭火。
部队每解放一地,还打开敌人的粮仓,将粮食分给贫困、缺粮的群众。
正所谓军爱民,民拥军,三纵指战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1948年2月军委决定,刘邓军主力转出大别山,会合晋冀鲁豫第一纵队,并与华野陈士榘、唐亮兵团,在中原地区打几个大歼灭战,消耗敌人有生力量。
刘邓大军来时,足足有12万之众,可离开时,却只剩下了5万人,减员过半!
刘邓大军带走的,只有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百姓们的爱戴。
提起解放战争,人们总会想起“三大战役”,而挺进大别山,不论是重要性还是伤亡程度,与之相比,都不遑多让,也应被深深铭记。
参考文献:
刘邓挺进大别山:战军损失过半,打下的根据地几乎丧失,有何意义? 红星网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故事 安徽纪检监察网
中央为什么要选定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四史”关键词|为何说千里进大别山是历史的转折点?澎湃新闻
千里挺进大别山: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关键之举 邯郸党史网
千里挺进大别山 12万大军铸成 “飞来之剑” 中国日报中文网
【红色故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七万军魂葬身异乡,12万大军仅剩5万人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