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共元老之子,岳父是正国级,自己也官至副国级,如今87岁了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4-07-14 10:37:02

“毛主席常说,天才是比人家聪明一点。而他,比别人聪明的不止一点!”

我党统战先驱李维汉晚年回忆起毛主席,总是不由得感叹:“毛主席注重实践,在实践中碰到钉子就转弯。他打游击战,总结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很灵验。毛主席善于总结经验,又有天赋,所以为中国找到了正确道路!”

李维汉早年,既在长沙跟毛主席组建过新民学会;又在法国和周总理创办了“旅游少年共产党”,是当之无愧的建党元老。

而他跟金维映轰轰烈烈的爱情,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三十岁的老革命

1934年7月,中央苏区,李维汉风尘仆仆的回家,把帽子往墙上一挂,对着妻子金维映说道:“阿金,我刚得到消息,中央红军要转移了!”

“什么,要离开了?”金维映也停下了手上的活。

她的心情是复杂的,既舍不得离开这片热土,也又感到深深地感到自豪。

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初期,前线对物资、粮食、经费的需求直线上升,尤其是兵源问题十分突出。

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中央任命金维映为瑞金突击队长,开展扩大红军的突击运动。

短短几个月内,金维映就招募了2000名红军,共超额500人。

在表彰大会上,项英亲自为金维映这个扩红“先进模范”颁发奖品:鞋、袜子、毛巾、帽子、牙膏。

此刻,金维映终于明白了“突击扩红”的意义——为长征做准备。

这时的金维映虽然只有30岁,却已经是名老革命了。

在老家定海上小学时,金维映就跟着校长沈毅,参加爱国游行。

进入宁波女子师范学校后,金维映有幸当面聆听中共江浙区委领导的杨之华,宣讲革命道理,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

1926年金维映正式入党,并率领遭受压迫的盐民成立“盐民协会” ,号召万余盐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四一二”之后,金维映在宁波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好在,她没有暴露身份,在党的营救下逃出魔窟。

从1929年起,金维映在上海创办了面向纺织女工的“平民夜校”。

任上海总工会女工部长的徐大妹回忆:“维映在这个夜校通过讲课,宣传革命道理,在夜校里吸收了不少丝厂女工,又在1930年组织了丝厂大罢工。”

1931年,上海中央局突遭变故,金维映在周总理的策划下,来到了中央苏区。

当时中央组织部部长是李维汉,而金维映调到瑞金后在中组部担任组织科长。

1934年,李维汉与金维映结为革命伉俪。

当然,金维映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就认识了李维汉。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前,金维映忧心忡忡的问李维汉:“我们走了,谁留下来,留下来的同志,怎么办呢?瞿秋白、项英和陈毅他们是走还是留?”

李维汉叹口气说:“他们几个的去留问题由不了我作主。”

谁走谁留,谁能做主呢?

不论是李维汉还是金维映,都想不到,能“作主”的人会成为他们的亲家。

浩浩荡荡的长征开始了,金维映分到了一支手枪、一匹骏马和一个拴在马上的箱子。

于都河前,金维映与围在她身边的老乡一次又一次地握手、拥抱,然后依依不舍地向浮桥走去。

金维映一边走,一边向身后的父老乡亲告别:“红军一定会回来的。我一定会回来的。一定!”

金维映被分在了休养连,主要负责照顾伤病员。

当部队走到六盘水盘县的一片小树林,正准备原地休息时,突然隐隐约约听见天边响起了国民党战斗机的嗡嗡声,随着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沉重。

金维映和大家立即分散到路边的沟里隐蔽,敌机先用机关枪猛烈扫射,紧接着投下了大批炸弹。

空袭过后,眼前的一幕让金维映傻了眼。

毛主席的夫人贺子珍伤势严重,血流不止。

原来,贺子珍为救刚刚截肢三次的钟赤兵,而被流弹击中。

“子珍,子珍’!”金维映一遍遍的呼唤着。

军医赶到后,先给贺子珍打了一针,然后检查了她的受伤处,一数竟有17处之多。

贺子珍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短暂苏醒时,贺子珍再三要求大家不要管她,等革命胜利后再相见。

此时,毛主席赶了过来,噙着泪说:“不行,我背也要把你背到目的地!”

金维映也在一旁说道:“子珍,你放心,我一定要让你的伤早日好起来!”

坚贞不屈的贺子珍给了金维映极大的震撼,也成了她的榜样。

不久后,队伍抵达夹金山下。

此时,虽是夏日时节,可夹金山冰天雪地,犹如寒冬。不过,红军走的匆忙,根本没有御寒的衣物。

这恶劣的天气,即使是身强力壮的人也难以抵挡,更何况休养连里这些人了。

金维映一边走,一边还得瞻前顾后地关心那些老人。

她对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四位老人最不放心,时不时要停下来,扶这个一把,拉那个一下。

而金维映是缠过脚又放开的,长时间行走,比大家更难受。

至于她的马,则由一名病号骑着。

金维映手扶着另一个病号,沿着雪山,步履艰难的往上爬。

厚厚的冰雪将膝盖淹没,金维映的双脚如同灌铅一样沉重。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雪山时,没办法再一步步的往下走,只能坐在雪上往下滑。

这样虽然加快了下山速度,却有不少人因此摔断了手臂和腿,更有人跌入深渊而牺牲。

长征结束时,红军女战士只剩下了30人,而金维映正是其中之一。

金维映的“罗小金”怎么样了?

1936年9月,金维映在保安诞下一子,取名为罗小金,也就是后来的李铁映。

李维汉本姓罗,而金维映大家都叫她阿金。

他们把自己的姓连在了一起,孩子是他们爱的结晶。

孩子出生后不久,李维汉夫妇跟着中央,带着孩子搬到了延安杨家岭。

每当夜晚,小两口都会抱着孩子在土坡上,欣赏夜景。

金维映摸着孩子的小手,温柔地说道:“小小金,你看,我们的家多么美啊!”

李维汉挨着金维映的肩头,不由得感叹:“是啊,犹如塞纳河畔的宫殿,阿金,我们住上皇宫了!”

金维映充满信心的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们带着儿子回舟山去看看。还去你的老家看看!”

只是,金维映没能等到这一天。

1938年春,金维映即将踏上前往苏联学习、治病的旅程。

延安党校门前,金维映搂着小铁映亲了又亲。

只有19个月大的小铁映,轻轻地叫着:“妈妈去哪里呀?”

金维映一边说,一边流眼泪:“小金金乖,妈妈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的,等妈妈身体好了,从苏联学习回来,妈妈就每天抱你,教你唱歌,做你喜欢吃的东西给你吃。”

“妈妈会想你的。”说完,金维映把孩子交给了旁边的阿姨,她怕再说下去,会舍不得离开。

金维映没有想到,此一去,竟是永别。

金维映、蔡畅一行,经兰州转乌鲁木齐,长途跋涉才来到莫斯科。

金维映在莫斯科东方大学,边治病,边学习。

她学的很好,但病情却在1939年突然加剧。

到1940年上旬,金维映病情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她又坚持了半年多,直到年底才住进了医院。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在德军的狂轰滥炸之下,金维映不幸牺牲,享年37岁。

“小小金(李铁映)”,从此没有了母亲。

而李铁映也非常争气,1955年中学毕业后就入了党,考入北京俄语学校,又在捷克斯洛伐克查理大学物理系学习留学5年。

作为技术型人才,李铁映回国后便进入国防部第十研究院工作,还学了日语。

后来,李铁映成了沈阳市长,历任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李铁映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而他的妻子,正是秦邦宪的女儿秦新华。

随着年龄的增加,李铁映逐渐退居二线,他现在的职务是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

李铁映兴趣爱好广泛,尤其热爱瓷器,退休后经常出入景德镇的博物馆、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甚至作坊。

久而久之,他练就了一双鉴赏瓷器的慧眼。

当然,在制瓷方面他也是一把好手,堪称“铁笔刀书第一人”。

2006年,李铁映选出15件德化窑瓷,在上面刻出父亲的出生年月、革命历程、历任职务以及历史贡献,用不大的篇幅,浓缩地记录下父亲光辉的一生。

遗憾的是,李铁映的夫人秦新华在2022年与世长辞,享年85岁。

好在,李铁映依旧身体硬朗。

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李铁映作为革命家的后代,青出于蓝,凭借自己努力闯出了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张丽红.你所不知道的金维映[J].湘潮(上半月),2013,(02):35-37.

徐珠琴.金维映:一个迟来的故事(七)[J].党史文汇,2004,(07):44-46.

徐珠琴.金维映:一个迟来的故事(九)[J].党史文汇,2004,(09):42-44.

李祖象,马贵友,徐珠琴.金维映:一个迟来的故事(十)[J].党史文汇,2004,(10):44-46.

老领导的手艺活儿 人民网

生命为伟大的事业燃烧 缅怀奶奶金维映烈士 李明鉴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