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的美国股市中的“Nifty 50”被认为是过去的一种典范。分析师认为,当前“七姐妹”所处的市场环境类似于“Nifty 50”股票泡沫时期,通胀正在加速释放,科技股估值高企,市场集中风险很高。“人工智能信仰”再次焕发光彩。
四季度业绩表现优异的英伟达,单枪匹马扭转全球市场,欧美日股指创历史新高。科技股全线飙升,纳斯达克指数一夜上涨近3%创历史新高,英伟达股价涨16.4%,市值一夜暴涨2770亿美元,微软、苹果、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Facebook母公司Meta、特斯拉全部涨价。
但随着通胀恐慌再次上演,“七姐妹”的牛市之旅能走多远?华尔街分析师将“七姐妹”与50年前的美国股市顶级股“Nifty 50”进行了比较,后者指的是当时市场上表现最好的50只蓝筹股,1970年代美国恶性通胀导致这些股票大幅下跌,引发了美国最严重的熊市以来的熊市。Smead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执行官兼投资组合经理Cole Smead表示,当前“七姐妹”所处的市场环境类似于1970年代“Nifty 50”股票泡沫时期,他预计美国的通胀环境将继续,这意味着美国股市可能会重演50年前的糟糕历史。
通胀再次上演的同时,科技股比50年前更加脆弱。Smead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采访时表示,自2020年以来,美国政府大幅增加财政支出的倾向,预计将使每年通胀率达到5%。美国通胀率自2022年峰值以来一直保持在3%以上的高水平,劳动力市场继续强劲,使美联储的抗通胀之路更加遥远。
1月份美国CPI和PPI数据异常火爆,预示着通胀将很快重新加速。通胀加剧将推高美债利率,而利率上涨对于高估值的科技股来说意味着坏消息。1970年代,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胀,随后利率迅速上涨,导致这些受欢迎的股票出现了大幅跌价,导致美国最严重的熊市以来的熊市。
现在,这个问题可能更加严重。彭博策略师Simon White在最新的文章中指出,相比50年前,当前科技公司的久期更长,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受到通胀上涨的影响。而且,现金流更多地分布在未来,使股票的总价值更容易受到较高的实际利率侵蚀。市场集中风险与50年前相当,一旦“七姐妹”的股价崩盘....
Smead表示,虽然“七姐妹”被公认为基本面良好的股票,但它们的估值过高,如亚马逊2023年的市盈率为59.36,Alphabet的市盈率为24.8,英伟达的市盈率为275.4,微软的市盈率为41,远高于标普500指数目前的20多倍。1970年代的“Nifty 50”股票估值也很高。根据经济学家Jeremy Siegel的分析,1972年这些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为41.9,而标普5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仅为18.9。
Smead指出,市场上的领先股票很少能在10年后保持同样的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标普500指数中市值排名前五的公司,目前占该指数总市值的四分之一以上,而十年前这一比例仅为约八分之一,美股集中度处于50年来的最高点。也就是说,像现在这样高的市场集中风险,只有在1970年代的“Nifty 50”泡沫时期才能看到。担忧的声音不绝于耳。除了以上两位分析师外,其他华尔街明星分析师,如前美林北美首席经济学家David Rosenberg和摩根大通首席市场策略师Marko Kolanovic也开始将当前市场与20世纪70年代的“Nifty 50”股票进行了比较,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Rosenberg周三发布报告称,现在的“七姐妹”像当年的“Nifty 50”一样被视为基本面良好,但过高估值最终也会形成泡沫。Kolanovic同样在周三的报告中指出,当前被认为是“黄金时代”的经济可能会最终转变为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他提到地缘政治紧张、西方不可持续的财政赤字以及新一轮通胀波都是利空因素。Kolanovic表示,如果出现像1970年代的“滞胀”负反馈循环,投资者会从股票转向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1967-1980年期间,股票表现平平,而债券收益率平均在7%以上,债券明显打败了股票。
因此,市场集中风险过高,“七姐妹”的股价过高,通胀再次上演,这些都是需要投资者重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