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迷,自然不会对“流放”的情节感到陌生。
流放是古代常见的刑罚之一,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讲过,它原先是体现统治者不忍杀的态度,才改为流放,希望能够给犯人一个“一个教训”或者“惩前毖后”。
而流放地通常是当时远离政治和中原文明的偏远之地,这些地方大多是荒僻恶劣、气候艰苦、资源匮乏的地方,这也注定流放之人的命运好不到哪去。
因此在古代,流放是一种比死罪轻,却又令人闻风丧胆的刑罚,很多人还未到那鸟不生蛋、鸡不拉屎的地方,就在路上被吓得一命呜呼了。
当然,封建王朝社会都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当年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听到就令人害怕的流放地,如今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些地方?说不定,还能意外发现你的家乡呢!
宁古塔
清宫剧的热播,让宁古塔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之中,皇上动怒时,就会说出“将某某某发配到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的经典台词。
而宁古塔的可怕,也让当时流传着“宁上黄泉路,不下宁古塔”的谚语。
宁古塔差不多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一带,当时的宁古塔,属于关外苦寒之地,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是个名副其实的“冰雪炼狱”。
说起来宁古塔地区属于清朝的龙兴之地,可正是他们在此地生活过,知道此地的艰难可怕,才会将犯人流放到自家的龙兴之地。
一方面是让犯人受罪,另一方面是让犯人建设自己的龙兴之地。
想象一下,你穿着单薄的衣裳,被押解着穿过茫茫雪原,寒风凛冽得能割破脸皮,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好不容易到了宁古塔,迎接你的不是温暖的篝火,而是刺骨的严寒和当地“披甲人”那冷漠的眼神。
“披甲人”,可不是什么善茬。他们大多是受降后披甲上阵为统领部族征战讨伐的人,是地位最低于的军人。
犯人流放到宁古塔,给性格粗犷披甲人为奴,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所以能在宁古塔活下去的人,那绝对是“小强”级别的存在。
如今的宁古塔早已变成了一个相对温暖、宜居的地方,这里有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和热情好客的人们,有机会过去的话,可以好好的享受一番了。
岭南
这里的“岭南”,可不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是涵盖了今天的广东和广西。
这里的气候比中原都要热上不少,此地植被茂盛,降雨丰富,温度高、湿气重,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瘴气,加上还远离中原,因此岭南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瘴气弥漫的人间炼狱,成为了流放的首选之地。
流放到这里的罪犯不仅要忍受酷暑,还得与致命的瘴气作斗争,不少犯人会因为气候和环境而患上热病或疟疾,在路上就生命堪忧。许多人到达岭南后,更是水土不服死于非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岭南的环境恶劣,但它却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丰富的岭南文化,包括饮食、建筑、艺术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现代岭南地区早已脱胎换骨,变得繁华富庶,成了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吸引了无数人过来淘金。
崖州
崖州,也就是海南三亚,别看如今是不少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可在历史上两千多年的的时间里,它就是“孤独”和“绝望”的代名词了。
这里的地理位置偏远,远离中原腹地,就像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流放到这里的罪犯,简直是像是被打发到世界的尽头,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像流放到大陆,你还能找个机会溜走,可要是处在孤悬海外的崖州,你想溜一看那茫茫的大海,心中充满了无助和绝望。
流放到崖州,不仅要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忍受住精神上的这种孤独和绝望,因此活着回去大陆的人,那是少之又少。
房陵
相比于前面三个流放地,房陵不像崖州那样远离文明,也不像宁古塔那样严寒,比岭南更接近中原,那简直就是“天堂”的存在了。
房陵在今天的湖北十堰市房县,这里的地理环境相对较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虽说是流放,可就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来说,流放此地的人生活条件要好得多。
正是因为如此,这里流放的犯人大多是政治站队错误的皇亲国戚,属于流放者的“特殊”地区。
毕竟将一些王公贵族流放到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很容易闹出一些风浪。而房陵这地不远不近,也方便统治者的监视和掌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