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掠翼,一种反向但不反智的大胆设计,苏47金雕的翅膀依然那么硬

点兵谈军事 2024-11-07 20:52:40

2019年8月,莫斯科航展如期开幕,入场的首批观众在一大票涂有灰白色的各类型飞机中发现了这么一个异类,它全身被黑色涂装包裹,极具辨识度的机翼让观众一眼就认出了这个老伙计,“金雕”。从那时起,有关“金雕”回归的消息就会时不时的传出,虽然时至今日,“金雕”复出两茫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俄罗斯航空乃至世界航空界的地位始终无法撼动。

莫斯科航展2019的苏-47

苏-47

前掠翼飞机虽然小众,但在实战中早已应用,最早的尝试就是二战中德国人搞出来的容克-287轰炸机。之后,就鲜有同类型的作战飞机推出,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又有了此类型设计的飞机推出,是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设计局和美国空军飞行动力实验室搞出来的产物X-29,但定位是实验用途,基本就不具备战斗力。反而是苏联,对此一直非常上心,对标美国的五代机计划,苏联推出了MFI和LFI两个项目并肩而行,MFI就是多用途前线作战飞机,后来派生出来的就是米格1.44,而LFI就是轻型前线作战飞机,派生出来的正是“金雕”。

苏-47

苏-47

相比起米高扬的产品,苏霍伊的“金雕”诚意更多,技术上也确实有了更大的突破,前掠翼再次大胆引用,不仅让苏-47“金雕”在大迎角飞行时拥有相较于后掠翼飞机更大的升力大。而且前掠翼设计可以使飞机的机身容量积增大,为容纳更大的内置弹舱创造了有利条件,间接地提高了隐身性能。苏-47是在1997年首飞的,当时只比美国的F-22晚了18天。这对于发展一直落后于美国的苏联乃至后来的俄罗斯航空业来说,已经相当不易。此外,苏-47全机采用吸波涂层,对红外信号非常强的发动机喷嘴部位,除了依靠机身结构进行遮蔽外,还采用了冷气流冷却技术,而机内的航电技术和一直备受诟病的人机功效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侧方位控制杆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苏-47

苏-47

但是由于前掠翼设计一些固有的缺陷,让苏-47的超音速飞行性能始终不尽人意,再加上资金短缺的问题,俄罗斯当局最终还是放弃了苏-47,转而继续吃苏-27的老本,后来的什么苏-30SM、苏-34、苏-35,几乎延用了老套路。但不可否认的是苏-47给后来的苏-57研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内置弹舱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今苏-47的涂装依然崭新,维护也还相当不错,证明对于这款前掠翼飞机,俄罗斯依然重视。苏-47的气动布局或许无法应用在有人机身上,但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设计或许能在无人机那儿继续得到应用, 前掠翼对飞行器的设计依然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

0 阅读:160
评论列表
  • 2024-11-30 15:32

    除了它自己有哪款主流飞机这么用的?

  • 2024-11-08 10:42

    超音速容易掉翅膀…前掠翼的天然呆

  • 2024-12-04 16:24

    前掠翼不适合歼击机,但适合强击机和客机,特别是强击机。

点兵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