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石家庄
近日,石家庄东大门藁城区的一把手调整,原石家庄高新区常务副主任悄然就位,马不停蹄地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座谈推动工作。

藁城,位于石家庄市东部,1989年7月撤县建市,2014年9月撤市设区,面积8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4.03万,素有“冀中明珠”“燕赵天府”之美誉。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含经开区)54.43亿元。
藁城的历史文化拥有诸多靓丽名片:藁城是宫灯、宫面、宫酒“三宫”文化的发源地,台西商代遗址出土文物中拥有铁器、酒曲等七项世界第一,境内有九门古城址、梅花惨案遗址等4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耿村被誉为“中国故事第一村”……总而言之,藁城的区位交通优越、农业特色突出、产业基础发达等。
根据藁城区政府先前发布的《石家庄市藁城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草案,本号窥探出一些端倪。
规划年限:规划期限2035年,近期规划2025年,远景展望2050年
规划范围:包括十三镇、一乡、一区,239 个村(社区),总用地面积 812.83 平方公里(包括丘头镇)。
职能定位: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高地;冀中南商贸物流枢纽;石家庄市创新经济领航区;石家庄市东部高品质城区。
关于藁城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产业发展聚集区。

在开发保护总格局基础上形成一带、两轴、三板块的空间结构
一带:确立滹沱河经济带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两轴:依托快速路,形成城镇发展主轴,
依托新赵线和东三环,形成产业发展主轴。
三板块:北部农业板块、中部三生融合发展板块、南部农业板块。
形成“两区四园多节点”产业空间布局

两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工园,
四园:藁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校园区、现代食品产业园、休闲文旅产业园,
11 个特色产业节点:产业类型主要包括: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特色纺织、食品加工、绿色建材等。
通过观察发现藁城中心城区、经开区、化工园区、经开区东区、食品产业园五个片区比较突出,随着开发区体制机制的改革,留给藁城的只有藁城中心城区、食品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尚处于初期培育阶段,应该说藁城正处在二次创业、归零重启的新阶段。
融入主城区提升承载力: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积极融入石家庄主城区;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推动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焦点问题:槐安路东延二期项目位于石家庄市主城区以东,藁城区以西,起点为新赵线,终点跨越藁城西环后顺接廉州西路,道路与新赵线、京港澳高速以及藁城西环等重要线路相交,全长约7公里。打造连接省会中心城区快速路,和南二环东延-世纪大道、和平路、北三环-启程路一同成为藁城融入主城区的交通大动脉。
对接新兴产业提升能级:紧紧围绕省会经济总量过万亿,作为千亿级产业集群重要承载地,积极助推园区产业项目落地。
焦点问题:今后的藁城应该发挥农业发达、区位交通的比较优势,形成了东、西部乡镇以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南、北部乡镇以现代食品产业为主的发展格局。高标准规划建设石家庄现代食品产业园,这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有网友吐槽,藁城区这么多年的发展,坚持向西扩张融入主城区,先后形成了循环化工园区、石家庄经开区及藁城开发区等产业高地,随着循环化工园区划入石家庄高新区,石家庄经开区及藁城开发区自立门户,藁城区貌似从工业强区变成了农业强区,这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立足优势,东风再起!实事求是地讲,藁城区长期为石家庄城市发展框架的拉开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从全市发展一盘棋的角度出发,石家庄建设特大城市的军功章里必须记上藁城的一笔。藁城区积极主动、锲而不舍地融入主城区的发展战略也是明智的,今后藁城区应该全面对标主城区,统筹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二次创业、加快发展,逐渐消除城市发展断裂带,塑造优势产业新动能,藁城区的未来发展一定会闪耀石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