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我军6个团受阻扣马山,副营长决定后撤,上级:真高?

幕夜白历史 2024-11-06 03:04:19

对越反击战:我军6个团受阻扣马山,副营长决定后撤,上级:真高明

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扣马山战役成为了谅山战场上最为关键的一战。这座800米高的山峰不仅地势险要,还有着完备的永备工事和火力点。当6个团的解放军在这里遭遇越军第3师的顽强抵抗时,战斗一度陷入胶着。就在此时,一位副营长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要求部队后撤。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临阵退缩,但上级却称赞说"真高明"。究竟是什么样的战场态势,让一位副营长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为什么指挥员会称赞这个看似撤退的举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战术考量?

一、扣马山战役的战略态势

1979年2月下旬,谅山外围的战场形势日益紧张。扣马山作为谅山市北部的制高点,其战略地位尤为重要。从军事地理角度看,这座山峰不仅控制着通往谅山市区的主要交通要道,更是构筑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越军第3师早在战前就已经在扣马山修建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设在山脚,由三个加强连把守,建有14个暗堡工事。第二道防线位于半山腰,设有交叉火力点和观察所。第三道防线则在主峰位置,这里不仅有永备工事,还建有多个地下坑道,可以互相支援。整个防御体系俨然形成了一座"钢铁堡垒"。

我军东集团在制定进攻计划时,充分考虑到了地形特点。根据侦察获得的情报,越军在扣马山地区除了构筑工事外,还在重要位置埋设了大量地雷。特别是在预计的进攻要道上,布设了多层雷场。这使得常规的正面进攻将付出巨大代价。

经过反复研究,东集团决定采取多路进攻的方案。主攻方向由163师担任,以55军的炮兵群提供火力支援。同时,在东、西两翼分别派出161师和164师的部分力量,形成三面包抄之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集团在制定作战方案时,特意在扣马山东侧预留了一条"活动走廊"。这条走廊表面上看是我军进攻的薄弱环节,实际上是为了诱使越军主力向这个方向调动,为我军主力突破创造有利条件。

在兵力配置上,东集团调集了6个团的兵力,其中包括3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和1个工兵团。步兵团配属了坦克分队,以增强突击能力。炮兵团则在山下选择了若干个适合的阵地,可以对山上目标形成交叉火力覆盖。工兵团的任务是开辟通路,排除地雷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东集团还专门抽调了一支由特种侦察分队组成的战场情报小组。这支小组在战前两天就已经渗透到扣马山周边地区,负责收集敌军调动情报和指示炮击目标。这些准备工作为随后的战役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首次进攻受阻的战场局势

1979年2月27日凌晨5时,东集团的6个团在扣马山地区展开了首次进攻。当时天气情况复杂,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50米。按照原定计划,炮兵团在清晨6时开始了为时40分钟的火力准备。炮火主要集中在扣马山的制高点和已知的越军火力点上。

第一波进攻由163师的两个营发起。他们从东北方向沿着相对缓和的山坡发起冲锋。然而,刚推进到半山腰位置,就遭遇了越军布设的多重火力网。越军采用了"蛰伏待机"的战术,在我军炮火准备期间,他们隐蔽在坑道工事中,等我军进入射程才突然开火。

特别是在海拔约500米处的一处隐蔽转角,越军布置了三个交叉火力点。这些火力点被巧妙地隐藏在岩石后面,我军事先的侦察并未发现。当163师的突击分队推进到这一位置时,遭到了猛烈的火力打击。仅这一处遭遇战,我军就有一个排的兵力被压制在低洼地带,无法前进也无法后撤。

在西面,164师的一个营试图从侧翼发起进攻。这个营配属了两辆坦克,计划利用装甲优势突破越军防线。但是在通往山顶的狭窄山路上,一辆坦克触雷受损,另一辆因地形限制无法展开。失去了装甲掩护的步兵在空旷地带遭到越军火力覆盖,不得不就地构筑工事展开对射。

到上午10时,战斗进入最激烈阶段。东集团指挥部发现,越军在扣马山上至少设置了8个互为支援的火力点。这些火力点分布在不同高度,形成了立体防御体系。我军的炮兵火力虽然强大,但因地形遮蔽,很难对这些火力点进行有效打击。

更为棘手的是,越军在山顶设置了观察哨,可以精确指挥炮火。每当我军试图集中兵力突破某一点时,就会遭到越军炮兵的精确打击。据战后统计,仅这一天上午,越军就向我军阵地发射了超过2000发各类炮弹。

在东南侧,161师的一个营本计划从一条隐蔽的山沟迂回接近山顶。这条路线在战前侦察中被认为是防守薄弱点。但进攻开始后发现,越军早已在沟谷两侧的制高点设置了火力点,还布设了大量绊线地雷。该营在遭遇第一道雷场后被迫停止推进,转入防御态势。

到中午12时,6个团的进攻在三个方向上全部受阻。前线指挥员报告,若继续强攻,将造成重大伤亡。此时,东集团作战参谋组建议调整战术,改变单纯依靠兵力优势的进攻方式。正在这时,前线传来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一位副营长请求将部队后撤。

三、副营长的战术创新

这位请求后撤的副营长是163师489团2营的副营长李德山。在战前的侦察中,他注意到越军在扣马山的防御体系虽然严密,但存在一个显著特点:所有火力点都是向外设置的,这意味着一旦越军离开工事进行追击,其优势将大大削弱。

基于这一判断,李德山向团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术构想:利用"诱敌深入"的方式,将越军主力引出阵地。具体做法是,在后撤时故意表现出混乱和仓促的态势,同时留下一些装备和补给,制造部队受创不得不撤退的假象。

这个战术构想很快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为了确保行动的真实性,指挥部专门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行动方案。首先,在预定的撤退路线上,工兵连挑选了三处适合设伏的地形,分别在距离山脚300米、500米和800米处构筑了隐蔽阵地。这些阵地被巧妙地伪装成战斗后的废弃工事。

其次,通讯部门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电台欺骗战术。他们在撤退时故意以明码发送了一些"紧急撤退"的电报,内容提到部队伤亡严重、弹药不足等信息。这些电报使用的是较低级别的加密方式,确保越军的侦听站能够破译。

第三个创新是设置了一个专门的战场心理战小组。这个小组在撤退时有意制造混乱场面,如丢弃一些被打坏的武器、留下带血的绷带,甚至在某些地方留下写着"紧急撤退"的纸条。这些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目的是增加撤退的可信度。

在前沿观察哨的布置上也很有特色。李德山安排了三个精选的观察小组,每组配备一名狙击手和一名通讯员。这些小组隐藏在不同位置,负责监视越军的动向,并及时报告敌军追击的规模和方向。特别是在关键的交叉路口,都布置了能够进行精确观察的哨位。

更为关键的是阵地的重新布置。后撤的部队没有直接撤到远处,而是在预先选定的三处地形险要处设置了环形阵地。这些阵地呈阶梯状分布,可以相互支援。每个阵地都配备了重机枪和迫击炮,形成了一个口袋形状的火力网。

2月27日下午2时,"后撤"行动开始实施。李德山亲自带领一个加强连担任诱敌分队,他们表现出疲惫和慌乱的样子,时不时还发出一些混乱的呼喊声。其他部队则按照预定计划,隐蔽地转移到各自的伏击阵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炮兵阵地也进行了调整,重新规划了火力覆盖区域。

整个后撤过程持续了约40分钟。在这期间,观察哨发现越军果然开始调动兵力。起初是几个小规模的侦察分队,随后越来越多的越军部队离开了工事,向我军"撤退"的方向追击而来。到下午3时,越军已经出动了近一个营的兵力,离开了他们经营已久的防御阵地。

四、伏击战的完美实施

1979年2月27日下午3时15分,当越军追击部队进入预设伏击圈时,战斗进入了关键阶段。前方观察哨报告,越军约300人的兵力已经完全脱离了山上的永备工事,分成三个梯队向前推进。第一梯队约100人,已经进入了最近的伏击圈;第二梯队约120人,距离第一道伏击位置约200米;第三梯队约80人,仍在向前搜索推进。

李德山通过望远镜观察到,越军第一梯队中有一个排的兵力携带着轻型迫击炮,这正是他们在山上的主要火力支援。更重要的是,追击部队中还有越军第3师的一名营级指挥员。这个发现让整个伏击战的价值更加提升。

下午3时30分,越军第一梯队完全进入了伏击圈。李德山立即下达了开火命令。首先是两个机枪火力点同时开火,封锁了越军的退路。紧接着,埋伏在两侧的突击组开始了猛烈的火力打击。由于地形优势,我军的火力形成了交叉覆盖,越军第一梯队在短短5分钟内就损失惨重。

越军第二梯队试图支援第一梯队,但他们的行动正好落入了我军的第二道伏击圈。早已做好准备的迫击炮排立即开火,炮弹精确地落在越军集结的位置。同时,两个狙击手小组专门瞄准越军的指挥员和通讯员进行点射,有效地切断了越军的指挥系统。

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出现在下午4时左右。越军第三梯队试图从侧翼突围,但他们选择的路线恰好是我军重点布防的区域。李德山事先在这里部署了一个加强排,配备了三挺重机枪和两具火箭筒。当越军靠近到150米距离时,火箭筒手击中了越军的一个弹药携带小组,引起了连锁爆炸。

此时,留在扣马山上的越军主力意识到不妙,试图组织增援。但东集团的炮兵群早已调整了射击诸元,对山上的预设目标实施了长达20分钟的火力覆盖,有效地阻止了越军的增援企图。

战斗进行到下午4时30分时,越军的突围尝试已经完全失败。在我军的包围圈内,越军丢下了大量武器装备。经后来统计,战场上缴获了轻重机枪15挺、迫击炮3门、步枪96支,以及大量的通讯器材和作战文件。

这场伏击战的成功不仅在于消灭了越军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打乱了越军的防御部署。由于营级指挥员的阵亡和通讯系统的瘫痪,扣马山上的越军防御体系出现了明显的混乱。驻守在永备工事中的越军部队失去了有效的指挥,火力配置也变得混乱。

到傍晚6时,战斗基本结束。这场伏击战的战果远超预期。不仅歼灭了越军一个多连的兵力,而且通过缴获的电台和文件,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特别是从越军指挥员随身携带的作战地图上,详细标注了扣马山防御工事的具体布局,这些情报为随后的总攻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扣马山的最后攻坚

2月28日凌晨4时,东集团指挥部根据缴获的作战地图和情报,制定了最后总攻的具体方案。这次进攻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由炮兵对越军指挥所实施精确打击,然后由特战分队突袭关键火力点,最后由主力部队分三路同时发起总攻。

凌晨5时整,第一阶段行动开始。炮兵群集中了36门各型火炮,对越军指挥所实施了精确打击。根据缴获的地图显示,越军指挥所位于山顶西北侧的一处天然洞穴中,洞口由厚实的钢筋混凝土加固。炮兵采用了特殊的射击方案,先用重型火炮轰击洞口上方的岩层,造成塌方,再用加榴炮对洞口进行覆盖性打击。

5时30分,特战分队开始行动。一支30人的特战小组从东南侧的陡壁攀爬而上。这条路线在越军的防御盲区,虽然攀爬困难,但不会遭到火力打击。特战队员携带了专门的攀岩装备,利用夜色掩护,成功靠近了越军的三处重要火力点。

6时整,随着照明弹升空,主力部队的总攻开始。这时的进攻与前一天完全不同。坦克分队不再局限于道路行进,而是采用了"双机协同"的战术。两辆坦克交替掩护,逐个清除越军的火力点。步兵紧随坦克后侧,负责清除残余抵抗力量。

在山顶西侧,164师的突击队发现了越军的一处弱点。由于前一天的伏击战,这个区域的防守火力明显空虚。突击队立即抓住机会,利用工兵爆破手开辟了一条通道,成功突入越军纵深阵地。

7时15分,战斗进入最关键阶段。特战分队已经控制了制高点,主力部队也突破了外围防线。但越军仍在几处坑道工事中负隅顽抗。此时,工兵分队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战术:他们用软管向坑道内注入烟雾。这种烟雾无毒,但能造成强烈的刺激性反应。很快,越军就不得不放弃了这些坚固工事。

8时30分,163师在山顶发现了越军的弹药库。这是一个经过专门加固的地下工事,里面储存了大量弹药和补给品。工兵检查后发现,越军布设了自毁装置。在拆除这些装置后,我军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9时整,最后一处抵抗点被清除。整个扣马山阵地被完全控制。战后统计显示,这处据点中共有永备火力点31个,交通坑道2000余米,各类坑道工事86处,防空洞12个,是越军在边境地区修建的重要防御设施之一。

10时,清理战场工作开始。工兵部队对整个阵地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清除了大量未爆炸弹药和诡雷。医疗队也随即展开救治工作,对战场上的伤员进行分类救护。在撤离前,战地摄影组对整个阵地进行了详细的拍摄和测绘,为后续研究越军工事体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