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中国若武统,西方或冻结中资产,但中国有应对之策

悠然自得梦 2025-03-22 13:10:43

美国某位著名经济学家曾发出警示:若我国在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中采取军事手段,西方势力极有可能冻结我国持有的价值达3.2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此举将引发史无前例的经济冲击。专家亦提出一个核心疑问——中国是否真的会因此遭受致命打击?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如同一触即发的导火索,正式点燃战火。然而,硝烟尚未消散,欧美国家的反应便如疾风骤雨,其迅速程度令人颇感措手不及。他们果断冻结了俄罗斯央行持有的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一数额几乎等同于俄罗斯数年的财政收入。

紧随其后,欧美国家携手将俄罗斯的多家主要银行排除在SWIFT国际结算系统中。SWIFT,简言之,是全球银行间资金转移的“快捷通道”。没有它,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和资金流转将受到严重制约,犹如咽喉被紧紧掐住。这一举措可谓犀利至极,2022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遭受重创,直接从2021年的略超2万亿美元跌至1.9万亿美元以下,甚至不及中国广东省同年的经济规模——依据当年的数据估算,约在2万亿美元上下——差距显而易见。俄罗斯经济瞬间陷入低谷,生活之艰难不言而喻。

然而,普京政府并非易与之辈,他们并未打算轻易接受失败,反击行动迅速而坚定。在2022年6月,俄罗斯对壳牌公司在其境内持有的合资项目实施了直接接管。此项目,即壳牌与俄罗斯天然气行业巨擘加斯普罗姆联合开发的萨哈林-2能源项目,专注于天然气与石油的开采业务,预计年产值可达到数十亿美元。

原本壳牌持有27.5%的股权,然而,俄罗斯政府的一纸政令将其权益悉数收回,壳牌无奈之下只能目送其利益付诸东流,黯然退出。与此同时,普京亦力推一项更为切实可行的策略,即推动能源交易避开美元结算,改以卢布完成交易。在2022年下半年,俄罗斯与印度成功签署了以卢布结算的石油购买协议。由此,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量急剧攀升,增至十余倍之高,其占比已超过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量的20%。

土耳其亦未放松步伐,于2022年8月,与俄罗斯达成协议,采用卢布作为天然气交易结算货币,交易金额高达数亿美元。此法成效显著,采用卢布结算不仅为俄罗斯能源出口守住了现金流的命脉,更在欧美构筑的严密封锁中强行撕开了一道裂痕。

截至2023年,俄罗斯的经济指标逐渐显现回暖迹象。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尚未完全恢复至战前水平,但至少已停止了下滑的趋势。与此同时,工业生产和出口数据也保持了稳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2023年度报告,俄罗斯经济萎缩的规模已由原先预估的8%以上大幅缩窄至2.2%,这一变化使得众多观察者对俄罗斯的经济表现刮目相看。此番经历并非徒劳,最终演变成为中国研究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实例教材。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安东尼·科德斯曼曾作出预测,一旦台海局势爆发冲突,西方国家或许会采取行动,冻结中国持有的3.2万亿美元海外资产。数字高达俄罗斯被冻结资产之十倍,而中国亦拥有令人瞩目的反制手段。

我国并非无牌可打。2023年8月,我国商务部出人意料地祭出重拳,宣布对镓和锗这两种稀缺金属实施出口管控。此消息一经传出,全球市场瞬间掀起轩然大波。镓与锗在高科技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其重要性无可比拟。镓,作为芯片与太阳能板的关键原料,其全球供应量中,我国占据了七成份额;至于锗,它在红外设备与光纤通讯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我国在全球锗产量中占据了六成的比重。

管制令一经实施,国际市场镓价迅速攀升,短短两个月内涨幅高达47%,锗价亦随之猛涨。美国与欧洲的科技巨头们顿时陷入了慌乱,毕竟,若生产线缺少这两种关键金属,他们的日常运营将陷入困境。

2023年9月,荷兰光刻机领域的领军企业ASML闻讯而动,其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迅速订购了一张飞往北京的机票,于夜幕降临时抵达首都,意图与中国方面进行深入交流。ASML的光刻设备是芯片生产的核心所在,而我国在镓和锗的供应上占据光刻机产业链上游的关键地位,因此,温宁克不得不亲自出马应对。

在上海举办的进博会上,ASML面对美国政府的警告与压力,依旧毅然将第15台先进的DUV光刻机交付给了中芯国际。这款价值高达数亿美元、具备7纳米至28纳米芯片生产能力的设备,对于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

欧美国家原本企图通过技术封锁来遏制我国发展,然而我国巧妙地打出资源这张牌,竟然成功地将局势扭转,稍微扳回了一城。2023年10月,美国商务部曾意图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然而镓锗事件的发生,使得他们的策略显得不再那么咄咄逼人。在全球市场,镓锗的价格直至2024年初方始略有回稳,然而其涨幅已远超管制时期,令西方国家的采购商不得不硬着头皮支付更高的费用。

谈及制造业领域,我国所持有的底牌越发稳固,2024年无疑是最有力的佐证。那一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全速运转,年产值一举跃升至580亿美元之巨,占据了特斯拉全球总产能的六成。自2019年动工以来,这座工厂已跃升为特斯拉全球战略的核心所在。Model 3与Model Y的生产线日夜不息,全速运转,每日有成千上万辆电动汽车从这里驶出,分布至亚洲、欧洲乃至北美各地。

在上海港的繁忙码头上,一列列装满特斯拉汽车的集装箱整齐排列,一艘艘货轮接连启航,场面热闹非凡,一派繁忙景象。另一方面,苹果的供应链同样与中国密不可分。在2024年,长三角地区为苹果贡献了高达35%的零部件供应,涵盖了从显示屏到电池,再到摄像头的各类组件,从微小的螺丝到关键的芯片,一应俱全。郑州富士康园区堪称行业翘楚,仅此一地便承担了全球一半iPhone的组装重任。在那年的11月,随着iPhone 16系列的崭新亮相,郑州的制造基地即刻投入了紧张的加班生产模式。生产线上,工人们紧张地组装着一部部新机,货车络绎不绝,一辆接一辆地驶向机场,目的地遍布全球。

相反,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在2018年便高调宣称将开采乌克兰的稀土储备,意图与中国形成对抗态势。然而,进入2024年,乌克兰的稀土矿仍处于勘探阶段,而我国早已将稀土产业从开采、提炼到加工的各个环节梳理得井然有序,无懈可击。2023年10月,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携带着一系列稀土开发项目抵达北京,满怀期待地希望能够与中国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最终,我国回应了一句:“合作需有条件”,言外之意一目了然:在稀土领域,我们自有一套应对之策,若想分享这块蛋糕,就必须拿出实打实的本领。在蒙古一方的项目最终未能如愿推进,根据2024年初的数据揭示,我国在稀土加工领域的全球占比高达90%,从矿山开采到工厂生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任何国家都无法绕行。

在2024年,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于一场公开活动中,提出了一个颇具启发性的词汇——“双轨结构”,这一概念瞬间揭示了全球经济当前的局面。她所谈论的,正是中西方两大经济体。它们看似在明面上竞争,实则早已紧密联合,如同交织的纽带,难以拆分,亦无法分离。

若台海局势一旦爆发冲突,欧美在华高达3.6万亿美元的投资或将陷入困境,成为难以脱手的热山芋,既无法抽离,亦难以调动。利益链条错综复杂,令人瞠目。2024年,大众汽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稳居18%,其上海和长春的工厂那一年生产繁忙,仅这两地就生产了超过百万辆汽车。自广东沿海城市至内地山间小镇,随处可见大众汽车穿梭往返,更不乏装载于船舶之上,跨越海洋,远赴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乃至欧洲的德国本土与法国街头。在大众集团2024年的财务报告中,清晰可见,中国市场所贡献的利润占据了其全球总利润的逾三成。

在空客一方,情况亦相仿。位于天津的总装线在2024年交付了60余架飞机,这一数字占据了空客全球交付总量的十分之一。自A320至A330,一节节机身在天津的厂房中逐步组装成型,机翼在吊车的缓慢提升下就位,舱门安装完毕后涂覆上鲜艳的漆面,引擎安装完毕后发出轰鸣声,进行试飞。订单的排期已延伸至2026年。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三度访问中国,每次均伴随众多企业家同行。他所签署的氢能合作协议绝非泛泛之谈,德国的氢能源项目已与中国先进技术紧密相连。

法国亦未懈怠,2024年6月,达飞海运集团将其亚洲总部正式迁至上海。新办公室不过开张数日,便接连签订了一系列合同,成功锁定了未来五年的货运业务。相较于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所遭遇的3000亿美元资产冻结,我国的海外资产规模高达3.2万亿美元,是俄罗斯的十倍之多。一旦爆发冲突,涉及的利益之庞大,简直难以估量。

在2024年发布的美国智库报告中,该议题被特别提及。报告中充斥着详实的数据,清晰展现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庞大规模。仅凭这些数字,便足以令任何一方深思。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