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局势正以一种我们难以预料的轨迹演进,原本美国意图结束战事,本是一件值得欢迎的事。然而,美国与俄罗斯单独展开谈判,未给予乌克兰及欧洲参与讨论的席位,此举激起了双方的不悦。而且,泽连斯基对美国所提出的矿产合作协议并无异议,但他提出了一项条件,即美国必须确保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
显而易见,美国并未打算作出这一承诺。特朗普甚至敦促北约成员国增加军费以自我保障,更不用说派遣军队保护乌克兰了。围绕这一议题,泽连斯基、特朗普与万斯在椭圆形办公室的会谈不欢而终。欧洲方面坚定地站在泽连斯基一边,并提出了一系列援助计划。同时,英法两国也计划派遣联军协助乌克兰。
泽连斯基亦抱持着个人愿景,即期盼我国伸出援手,助力乌克兰的重建事业。在他赴美访问前夕,便已正式邀请我国加入乌克兰的重建进程。众多网友亦普遍认为,此刻正是共享成果之际,我们亦应分得一份。然而,这场战争原本与我们毫无瓜葛,我们自然无意从中渔利,更不会主动置身其中。
然而,乌克兰民众无法容忍,近期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众多在美的乌克兰裔同胞集结成抗议游行队伍,手持国旗与标语,高呼口号,将中国驻美华盛顿大使馆团团围住。他们高呼“中国助力乌克兰”,手中的标语亦同声此言,从这阵势来看,分明是想借助舆论压力,迫使我国作出回应。尽管我们具备提供援助的能力,却囿于身份的限制,毕竟历史已有前车之鉴。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我国已明确表态维持中立立场,并强调这一冲突不会对中方与任何一方间的经贸往来造成影响。然而,美国试图迫使我们选边站队,将中俄之间正当的贸易往来诬称为“援俄”行为。尽管冲突已持续数年,中乌双边贸易额却逐年稳步上升。在我们积极辩白之际,乌克兰民众并未挺身而出为我们洗刷冤屈。然而,随着形势急转直下,他们却试图将我们拖入泥潭,采用道德绑架的手段!
乌克兰人民应当明确,你们的处境之根源,实乃源自美国,与中国并无瓜葛。是美国点燃了冲突的导火索,并携手盟友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美国政府宣扬“战斗至乌克兰的最后一刻”。而今,美国又以停火为条件,索要乌克兰的矿产与自然资源。反之,自冲突始发之际,我国始终秉持中立原则,积极履行大国担当。在联合国框架下,我国创设了“和平之友”小组,致力于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在经贸领域,我国秉持公正,未对任何一方有所偏袒。
在这场冲突中,我国展现了充分的公平与正义,肩负起了一个大国理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无论从法律还是道德的立场考量,我国都无愧于任何一方的期待。因此,任何形式的道德勒索于我们而言均属无效,加之冲突持续不断,我们的立场与行动绝无动摇之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是强弱之分决定对错,亦非挨打的一方必然无理。
然而,3月6日,我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的消息,无疑为正处于困境中的乌克兰带来了及时的援助。近期,我国政府与乌克兰农业政策与食品部部长科瓦利先生、食品安全与消费者保护署署长特卡丘克女士,正式签署了《乌克兰豌豆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以及《乌克兰野生水产品输华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
这一举措颇值得深入探讨。鉴于针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反击措施,我国对众多美国农产品实施了10%至15%不等幅度的关税,豌豆以及多种野生水产品亦在其列。此刻,中乌双方签订针对此类产品的进出口合作协议,一方面有助于减轻美国和加拿大关税对国内造成的负面影响,亦可视作对乌克兰的一次有力支持。
然而,须明确的是,这并非特殊优待。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的美誉,粮食出口是其赚取外汇的关键途径。我国对农产品进口的需求旺盛,2024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030.0亿美元,而进口额则高达2151.6亿美元,进口额是出口额的两倍之多。去年度,我国豌豆进口量突破600万吨,水产品进口额高达120亿美元。面对美国和加拿大征收的关税,这一市场空缺亟待填补。
冲突激化之际,为保障乌克兰粮食得以顺畅外运,2022年7月,在土耳其及联合国的斡旋下,乌克兰与俄罗斯共同签署了《黑海粮食协议》。准许乌克兰利用一条“海上人道主义通道”向全球市场输送粮食。在协议正式实施后的首个年度,中国已成为乌克兰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通过该渠道进口量位居首位。
根据协议规定,各方需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续约。然而,由于俄罗斯对西方未能履行撤销针对其粮食及化肥出口制裁的承诺表示不满,该国选择不再续签该协议。在协议正式生效的这一年中,俄罗斯屡次以暂停续签相威胁,而我方始终秉持着“期望黑海粮食协议得以全面而有效地执行,并希望相关方通过对话与协商,妥善解决现有问题”的立场。换言之,我们衷心期望该协议能够得以延续,因为从乌克兰进口粮食无疑是一项对双方均有益处的举措。
如今看来,我们采取的措施——对美加征关税后,转而进口自乌克兰的豌豆和野生水产品——实际上是将原本属于美国的市场份额,转移给了乌克兰。同时,美国志在攫取乌克兰的丰富矿产及自然资源,甚至意图使乌克兰的子孙后代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图片加载中…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对美国施加压力,更彰显了我们坚定不移的自信与信誉。毕竟,过去美国曾向乌克兰描绘了过于诱人的蓝图,如今既已兑现无望,便打算将其弃之如敝屣,一扫而空!尽管中国长期以来遭受美国对其所谓“援俄”行为的抹黑,但我国并未因乌克兰冲突爆发前与该国存在的不和而却步。秉持客观公正、平等互惠的原则,中国与乌克兰积极展开了经贸合作。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向国际社会昭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且值得信赖的大国的本质特征。
毕竟,我国曾历经风雨,因此亦怀揣着为他人遮风挡雨的心愿。在俄乌冲突的停火时刻,我们并未如西方国家那般,出于自身利益而表现得颇为尴尬,争相瓜分利益之蛋糕。通过平等的经贸合作途径,乌克兰得以获取所需的外汇,从而间接助力其战后重建。此举措恰与我国古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契合。这一举措亦彰显了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所具备的“纵横捭阖”之卓越外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