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毛主席回乡,指着父母的照片:如果是现在,他们就不会死了

兴衰的五千年 2024-08-07 01:59:49

前言

在毛主席的心里,有一个无法言说的痛。对于这个痛,毛主席一直都没有对他人吐露,而是深深地埋在心里。

1959年6月,毛主席在百忙之中回到韶山,身边的人才从他的言语中,知道了他深藏在心底的那个痛……

不!我要回老家去

1959年6月20日,也已经很深了,但毛主席依然没有入睡,而是坐在椅子上看书,等着高智进来。

看见卫士高智走进来后,毛主席说:“高智,我明天要出去。”高智问:“到哪儿去?”毛主席说:“湖南,江西。”

很快,高智便按照毛主席的要求,准备了一番,于6月21日零点30分,陪同毛主席踏上了南下的专列。

6月24日凌晨,毛主席的专列停在沙车站。专列停稳后,毛主席想要下车,但工作人员说湖南省委派的车子还没有来,最好还是在专列里等着。

听了工作人员的话,毛主席抬起手,指了指窗外停着的几辆伏尔加轿车,意思是哪儿有车,可以坐。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后,工作人员对他说不够坐。后来,又调来几辆专车后,毛主席才走下了专列。

看到外面天气炎热,高智关心地问毛主席要不要游泳,但毛主席没有游泳的兴致,便回答说不去。

在毛主席一行来到蓉园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于是,在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后,毛主席便坐船去游览了湘江。

在返回蓉园后,毛主席见到了周惠等人,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后,毛主席对周慧说:“我这次来,要游游水,再爬爬山。”

听了毛主席的话,周惠立即就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马上回答说:“今天休息休息,明天游湘江,后天再回韶山。”

对此,毛主席没有明确回答,又与周惠谈了一些别的事情。

然而,到了下午的时候,毛主席便在长沙湘江边登上8201号轮船,并更衣下水游了泳。

在游泳的时候,毛主席不惧汛期后江水暴涨,到中流击水,并和陪他一起游泳的人说话聊天。

在游到橘子洲头分水处水流最急的地方时,毛主席表示要上橘子洲头看看。

想到这里的实际情况,一位陪泳者想要做些准备,便对毛主席说:“主席,这里水流最急,请等一下。”然而,毛主席却说:“这里水流最急,就是要从这个地方上去好。”

于是,在毛主席的坚持下,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登上橘子洲头。事实上,这也符合毛主席一贯喜欢挑战的性格。

离开橘子洲头回到专列后,毛主席对高智说:“高智,天太热了,我几天没有睡好觉,怎么办?”

听了毛主席的话,高智想了一下,说:“下火车,住宾馆去。”然而,毛主席却摇了摇头,说:“不!我要回老家去。”

紧接着,毛主席又吩咐高智:“你给杨尚昆同志打个电话,告诉他我要去韶山,然后上庐山。电话通了以后,我们就发车。”

在这种情况下,周惠等人准备让毛主席第二天回韶山的计划,便提前了。

6月25日,在公安部长罗瑞卿、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华国锋等人陪同下,毛主席回到阔别了32年之久的故乡韶山。

回到韶山后,毛主席带着大家一起走到他小时候居住过的房间里,站在故居中父母的照片前,久久伫立,久久凝望……

此刻,没有人知道毛主席的心中在想些什么。所以大家都没有打扰毛主席,都静静地等待着。

过了很久,毛主席才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对随行人员说:“这是我的父亲、母亲。我父亲得的是伤寒病,我母亲头上生了疱,穿了一个眼。只因为是那个时候……如果是现在,他们就不会死了。”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毛主席的语气越来越沉重,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过去……

童年,毛主席在外婆家唐家圫度过一段欢乐的时光。那时候,毛主席虽然被寄养在外婆家里,但他的母亲经常会去看他。

8岁那一年的正月,毛主席跟着母亲在唐家圫看耍狮子。看到威风凛凛狮子,毛主席一点儿也不害怕,还作了一首诗:“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酒放热气烧,肉放烂些煮。”

听了毛主席所作的诗,外婆家的人都被逗得笑了起来。

1902年,毛主席被父亲接回了韶山,开始在私塾里读书。在父亲的心里,毛主席读书也不用太多,能识字,能写会算就行了,这也就可以帮助他管理家里的账目了。

然而,毛主席却很爱读书,不愿意在韶山过完一生,他想到外面去看看世界。因此,毛主席和父亲之间便产生了矛盾。

在毛主席14岁的时候,为了让毛主席帮助他操持家里,父亲还为毛主席订了一门娃娃亲。在父亲看来,毛主席也会像其他人一样,成家之后便会开始操持家务了。

毕竟,毛主席不是一般人,在成亲的那天,他虽然当了一个衣着整齐的小新郎,忍受了那种僵化的仪式,向每一位来宾叩拜答谢。但在心里却是反对这门亲事的。

因此,在婚礼结束后的几年内,毛主席并没有和所谓的“妻子”真正生活到一起。对于儿子的做法,父亲虽然非常生气,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关于这件事情,毛主席在后来接受斯诺采访的时候,说:

“我14岁的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而且后来也一直没有。我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当时也几乎没有想到过她。”

然而,那时候的毛主席毕竟年纪还小,无法和父亲抗衡。因此,在父亲的压力下,毛主席还是走在了父亲为他划的道道上。

1907年,在读了5年私塾后,毛主席便离开了私塾,回到家里务农。

期间,毛主席白天在地里劳动,跟着家里的长工学习扶犁、掌耙、扬谷、下种等农活,晚上则替父亲梳理账目。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毛主席说:

“我刚识了几个字,我父亲就让我开始记家里的账。他要我学珠算。由于我父亲对这事很坚持,我就开始在晚间记账。他是一个严厉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可记,他就叫我去干农活。他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常常打我和我的弟弟。他一文钱也不给我们,而且给我们吃最次的饭菜。他对雇工们做了让步,每月逢十五在他们吃饭时给鸡蛋吃,可是从来不给肉吃。对于我,他既不给肉吃也不给鸡蛋吃。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

毛主席虽然参加了劳动,但并没有放弃读书的兴趣。于是,在夜晚帮父亲捋完账后,他便躺在床上看小说,一直看到深夜。

母亲心疼儿子这样熬夜不是办法,便经常在半夜起来催促毛主席早些睡觉。每次听到母亲这样说,毛主席就回答:“好,就睡了,就睡了。”

因为毛主席经常一看书就是一晚上,父亲觉得他读小说没用,还不如多干一些农活,便对儿子发脾气。但毛主席却辩解道:“爹,我是听你的话的,你要我做的事我都照做了。活我要照常干,书也要照常读。”

事实上,毛主席并没有说谎,他的确按照父亲的要求,干完了所有的农活,没有耽误。因此父亲也没有再说什么。

后来,提到父亲对他严厉管束时,毛主席说:“这大概对我也有好处,它使我在工作上非常勤快,记账也仔细了,免得被他找到把柄来批评我。”

毛主席虽然和父亲的关系紧张,但对母亲是非常孝顺的。那时候,母亲因生病许下了一个大愿。

为了替母亲还愿,毛主席还到20多公里外的南岳朝拜上香。期间,毛主席手里拿着小凳子,走十来步就跪拜一次,十分虔诚。在跪拜的时候,毛主席的嘴里还念叨着:“南岳圣帝,阿弥陀佛。”

后来,父亲因为山林纠纷,与他人打了一场官司。由于对方能说会道,硬是把没理的事情说成了有理,而毛主席的父亲却有理说不清,导致输了这场官司。

输了官司后,父亲也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便答应了儿子复学的事情。

1909年秋,毛主席被送到乌龟井私塾读书,后来又到伯父毛麓钟在东茅塘堂自办的私塾里学习。

后来,毛主席从表兄文运昌的口中得知了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说那里讲授的是新学,可以学到许多新鲜的东西,这些东西在韶山是学不到的。

听了文运昌的话,毛主席非常动心。然而,父亲却因为要到东山高等小学读书要花很多的学费,而没有同意。

见父亲因学费不同意,毛主席便东挪西借凑够了学费,并动员了许多人到家里做说客。最终,在听到儿子上了外面的学堂后,将来的前程远大,还可以赚大钱,父亲便答应了这件事。

临行前,母亲找到毛主席让他去跟父亲道个别,但倔强的毛主席没有照做。

在东山高等小学堂,毛主席接触到了许多新东西。老师谭咏春看到毛主席才华出众,便提出推荐他到长沙驻省湘乡中学去学习。

得知能到到湘乡中学读书,毛主席非常高兴。但而高兴之余,毛主席又为学费担忧起来。于是,谭咏春说:“不要紧,我和几位先生推荐你去,吃公费。”

不久后,毛主席回到韶山。见儿子回来,父亲一改往日的严肃,笑着问他什么时间才能完成学业,回来当上先生,光宗耀祖?

然而,毛主席却不愿意这样度过余生,就在离开韶山之前将一首诗放在了父亲的账本里。看了儿子的诗后,父亲也不太明白,便拿着毛主席的诗到李漱清那里请教先生。

看完毛主席写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后,李漱清十分赞赏,连称:“好诗,好诗。石三伢子硬是有志气!”

就在毛主席在长沙吸收着文化知识的时候,母亲的身体却出了状况。对此,毛主席的心里非常挂念,只要有空便会回到韶山去陪伴母亲。

在没有时间回家的时候,毛主席便给母亲写信,表达自己对她的思念之情和美好祝愿。

1916年6月24日,毛主席原本准备回家看望母亲,却被大雨阻隔,无法回家,便在给好友肖之升的信中,毛主席便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情。

在这封信里,毛主席写道:“话别之后,滞于雨,又以萑苻不靖,烽火四起,益不敢冒险行也?……然病母在庐,倚望为劳,游子何心?能不伤感?……平居一日憎长,今如瞬息,寂历之景,对之惨然。”

第二天雨停后,毛主席立即踏上了回家之路。这次回到家里,毛主席一直陪伴了母亲半个多月。期间,毛主席每天都会到母亲的面前问安,并伺候母亲的生活起居。

看到毛主席这样懂事,母亲的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下次再回来,我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

1918年,母亲的病情加重。

得知母亲的病情后,毛主席立即动身赶回韶山,看望母亲。然而,这时候的毛主席肩上还担着准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的任务,不久后便赶回长沙。

毛主席虽然离开了韶山,却在心里一直惦记着母亲的病情。得知两位舅舅将母亲接回娘家照料后,毛主席的心里非常感激,便给他们写了一封信:

“七、八二位舅父大人座下:前在府上拜别,到省忽又数日。定于初七日开船赴京,同行有十二三人。此行专以游历为目的,非有它意。家母在府上久住,并承照料疾病,感激不尽。乡中良医少,恐久病难治,故前有接同下省之议。今特请人开来一方,如法诊治,谅可收功。如尚不愈之时,到秋收之后,拟由润莲护送来省,望二位大人助其成行也。甥 叩”

后来,弟弟毛泽民带着母亲到长沙接受治疗。这时,毛主席已经离开长沙前往北京了。因此,毛主席也没能在母亲的膝下照料。

1919年4月6日,毛主席在办完事后立即回到长沙,在母亲身旁“亲侍汤药,未尝废离”,尽当儿子的责任。

4月28日,毛主席再次给两位舅舅写了信,表达对舅舅的感激之情。在这份信里,毛主席写道:

“七、八两位舅父大人曁舅母大人尊鉴:甥自去夏拜别,忽忽经年,中间曾有一信问安,知蒙洞鉴。辰维兴居万福,屐瞩多亨,为颂为慰。家母久寓尊府,备蒙照拂,至深感激。病状现已有转机,喉蛾十愈七八,疡子尚未见效,来源本甚深远,因非多日不能奏效也。甥在京中北京大学担任职员一席,闻家母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于阳3月12号动身,14号到上海,因事勾留20天,4月6号始由沪到省。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足纾廑念。 肃颂 福安!各位表兄表嫂同此问候。四、五、十舅父大人同此问安,未另。愚甥 毛泽东 禀”

6月,母亲因为病情没有太大的气色,便坚持回到韶山调养。

临行前,毛主席带着母亲和弟弟在长沙的一家照相馆,与母亲留下了一张极其珍贵的合影。

10月,就在毛主席为发动驱张运动忙碌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弟弟毛泽民寄来的一封特急信。在信中,毛泽民说母亲已经病危了,希望他赶紧回到韶山,见母亲最后一面。

接到信后,毛主席心急如焚,赶紧安排好工作,带着在长沙读书的毛泽覃,一起赶回韶山。

然而,在毛主席赶到韶山的时候,母亲却于两天前的10月5日病逝了。这时,母亲年仅53岁。

对此,毛主席非常心痛,便带着弟弟、妹妹日夜为母亲守灵。期间,毛主席写下了千古绝唱《祭母文》。在这篇文章里,毛主席追述了母亲勤俭持家、爱抚子女、和睦邻里的优良品德。

后来,在父亲的五十虚岁生日前,毛主席特意抽出时间,将父亲和弟弟接到长沙,拍了一张全家福。这张照片也成为了毛主席和父亲罕见的一张合影。

1920年1月23日,毛主席的父亲因病去世,年仅50岁。

双亲相继离世,对毛主席的打击是很大的。1925年、1927年,毛主席都曾回韶山短暂停留。每次回家,毛主席都会到父母的坟墓前祭奠,缅怀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

后来,毛主席将他全部的精力用在了革命事业上,最终和他们战友们一道,带领着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但确没能再回家。

1959年6月,毛泽东终于回到韶山。在上屋场故居里,毛主席站在父母的照片前,思绪万千,久久没有说话。

在毛主席看来,当时的医学还是不够好。如果是现在,父母的病也算不得什么治不了的病,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救治,也就不会去世了。这便有了毛主席所说的那段“如果是现在,他们就不会死了”的话。

听了毛主席的话,大家才知道了毛主席藏在心底的那个痛,那种痛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后来,在平复了一下情绪后,毛主席又带着大家来到他住过的房间里。当看到他与弟弟、母亲的合影时,毛主席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地说:“咯是从哪里拱出来的呀?”

见毛主席开心,一旁的工作人员便告诉他是外婆家的表兄们保存下来的。

听了工作人员的回答,毛主席轻轻地点了点头,向他们表达了无言的感谢。

第二天清晨,毛主席来到父母的坟前,给父母献了一束松枝,并深情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吊唁完毕后,毛主席对身边的罗瑞卿说:“我下次再回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

当天晚上,毛主席在韶山宾馆松山一号楼,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创作了一首《七律·到韶山》,表达了他这次回到故乡的真情实感: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0 阅读:0

兴衰的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