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彭德怀病重,彭梅魁苦劝:您不做手术,总理晓得会不高兴的

兴衰的五千年 2024-08-02 02:01:20

前言

在伯伯彭德怀的身边生活了多年,彭梅魁经常听到彭德怀念叨周恩来总理,说周恩来总理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正因为这样,在彭德怀病重拒绝手术的时候,彭梅魁才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将周恩来总理抬了出来,以周恩来总理在彭德怀心中的威信,劝说伯伯要尽快手术……

彭梅魁:总理晓得会不高兴的

1973年4月,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突然接到了彭德怀病重,现住在解放军301总医院,让她去看看的通知。

听到伯伯生了病,彭梅魁非常担心,赶紧跟随着有关人员来到医院,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彭德怀。

那天,见到多年想见却见不着的伯伯时,彭梅魁赶紧跑上前去,喊了一声:“伯伯!”

听到是彭梅魁的声音,彭德怀心里非常高兴。但在看到身边的那两个穿着白衣的大夫也在身旁时,彭德怀直说了一句“梅魁,你来了”后,便再也没有说别的话了。

后来,工作人员对彭梅魁说彭德怀得了直肠癌,老是便血,要彭梅魁劝说他尽快进行手术。

得知彭德怀的病情后,彭梅魁也非常着急,便劝说彭德怀还是要接受手术。

然而,彭德怀却不知道自己患上了直肠癌,就说:“我这肠子里长了一个东西,我不想做手术,我要先见毛主席,和毛主席讲清了再做手术,要是一上手术台我死了,那我就不能再说话了,我现在要尽最后一点义务,要把我这事跟毛主席再一次谈清了再做手术。”

听了彭德怀的话,彭梅魁也知道了伯伯内心的想法,但想到身体要紧,还是劝说道:“你现在要见毛主席能见得着吗?你还是要先养好自己的身体,多活几个年头,将来不是还可以说吗。你现在不做手术,那很快就会有危险,你走了你还怎么说,你不就说不了了吗?”

可是,不管彭梅魁怎么劝说,彭德怀就是不愿意做手术,彭梅魁只好含着眼泪离开了彭德怀的病房。

然而,彭德怀的病情是不能耽误的。于是,有关人员在第二天便再次找到彭梅魁,希望她再去劝说彭德怀,希望彭德怀能够尽快做手术。

这一次,为了说服彭德怀接受手术,有关人员在汽车上给彭梅魁出示了一张纸条,对她说让彭德怀手术是周恩来总理批的。

在见到彭德怀的时候,彭梅魁便再次劝说彭德怀要做手术。但彭德怀依然固执地要求在见到毛主席后,再谈其他的事情。

见彭德怀如此坚持,彭梅魁想到专案组的工作人员拿出的那张纸条,便搬出周恩来总理,来增加说话的分量,说:“您还是先做手术吧,等养好病才有机会再见毛主席。你的手术,是周总理批准的。您不做手术,总理晓得也会不高兴的。”

听到是周恩来总理批准让他手术,彭德怀不再坚持,立刻同意了做手术事情。

事实上,彭德怀之所以在听说手术是周恩来总理批准的后便同意了做手术,是因为彭德怀一向佩服敬重周恩来总理,两人在一起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早就肝胆相照了。

1931年12月,周恩来离开上海,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彭德怀第一次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周恩来,并在周恩来和朱德等人的领导下,参与了中央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并且取得了胜利。

这次胜利后,彭德怀和周恩来更加亲近了。在后来的战争岁月里,彭德怀和周恩来之间的战友之情越来越深。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红军过了毛儿盖后,周恩来却因为连日劳累病倒了。

虽然经过治疗,周恩来的病情逐渐好转,但由于连续高烧、五六天没吃东西,身体极度虚弱,在进入草地,行走非常困难。

那时候,周恩来用他那坚强的毅力,支撑着病体,跟随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艰难地行进。

对于周恩来的情况,彭德怀非常担忧,下定了抬着周恩来走的决心。然而,那时候红军战士们的身体都受到了草地上恶劣环境的考验,加上食物短缺,很难找到有力气抬担架的战士。

于是,彭德怀便找到萧劲光,要他赶紧组织担架队,并语气坚定地说:“实在不行,宁可把装备丢掉一些,也要把周副主席抬出草地!”

得到彭德怀的指示后,萧劲光从迫击炮连抽调了几十个人组成了一支担架队。

这时,干部团团长陈赓来到彭德怀面前,主动要求去给周恩来抬担架。在彭德怀的同意下,陈赓担任了担架队队长,并把队分成几个组,轮流抬着周恩来在草地里艰难地行进。

分别前,彭德怀对陈赓说:“周副主席我可交给你了,若有半点差错,我唯你是问。”陈赓感激地回答说:“军团长,请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为了将周恩来抬出草地,彭德怀还下了一道死命令:“把带不走的迫击炮埋掉,宁可损失100门大炮,也要把周恩来抬出去!”

最终,经过6天6夜的艰难跋涉后,陈赓等人终于将周恩来抬出了草地。对于这种深厚的战友情谊、真诚无私的帮助,周恩来终生难以忘怀。

在走出草地后,在邓颖超的照顾下,周恩来的身体竟然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的长征结束后,成立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两人共同辅佐毛主席指挥对敌人的军事斗争。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彭德怀担任了副总指挥,协助朱德指挥八路军与日军作战。

在解放战争中,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兵团打了许多漂亮仗。期间,周恩来非常关心彭德怀,经常提醒彭德怀要注意安全。

建国后,周恩来担任了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彭德怀则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为大西北的建设而奔忙。

周恩来:老彭呀,我们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1950年10月,就在彭德怀了解民情的时候,接到了中央的通知,说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一架飞机,立即到北京开会。

那时候,彭德怀还以为中央要听他关于大西北建设的计划,在没有来得及和妻子浦安修告别的情况下,便带着一个秘书和一些西北建设计划的材料,前往了北京。

到了北京,周恩来总理已经在外面等着他了。周恩来总理告诉彭德怀中央正在讨论出兵朝鲜的事情。最终,在彭德怀的支持下,毛主席下定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将东北边防军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率兵出征朝鲜。

10月19日,彭德怀在夜色的掩护下,先于志愿军部队进入朝鲜,与金日成接洽相关事宜。

11月21日,了解到志愿军司令部的情况时,周恩来总理亲自起草了一封内容很长的电报。在这封电报里,周恩来写道:

“据从志司归来的同志面报,志司所在地尚无足够的防空洞,该地又为著名金矿,志司即在街上房屋中办公,而志司负责同志即在飞机来时亦常不进防空洞,且志司附近又集中有四部电台,驻扎已近一月。

……

为保证志司指挥机关及其领导同志的安全,中央责成志司党委应成立决议,规定志司驻地应经常变动,电台应分散安置,防空洞必须按标准挖好,并布置地下办公室。凡遇敌机来袭,负责同志必须进入地下室,任何同志不应违背。”

周恩来总理之所以亲自起草这封电报,是因为他太了解彭德怀了,在战争年代,彭德怀便经常到战斗第一线去指挥,在敌人的炸弹中间穿梭,几乎没有人能够劝住。

那时候,周恩来便在对彭德怀勇气折服的前提下,多次劝说过他。这时候,情况与当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的军事装备不是当时的国民党部队和日军能够相比的。

如果彭德怀还像以前一样,他的安全将是很难得到保证的。

不久之后,周恩来的担心就变成了现实。那天,要不是洪学智按照中央的要求,提前挖好了防空洞,并在美机轰炸之前,将他强行拽到了防空洞里,彭德怀将很难躲过一劫。

然而,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彭德怀等人虽然躲过了一劫,但美机投下的汽油弹还是瞬间引燃了他们曾经使用过的木屋。在这次轰炸中,毛岸英和另一位秘书高瑞欣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事后,彭德怀怀着沉痛的心情,将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成的报告,发给了周恩来总理,请他将毛岸英牺牲的事情,转告给毛主席。

此后,彭德怀的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他等待着毛主席的回电,但等了好久,都没有等到回音。

那时因为,在接到彭德怀的电报后,周恩来总理觉得这件事太过突然,而当时毛主席的精神又高度紧张,所以便将这件事情压了下来,准备趁着毛主席心情好一些的时候,再向毛主席报告。

那时候,由于朝鲜战场上的情况非常紧急,彭德怀只好在等待无果的情况下,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继续指挥志愿军与敌人作战。

在经过三次战役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伤亡越来越多,兵员的补充非常困难,而后方的供应线也长达数百里,且不停地受到美战机的轰炸,后勤供应严重困难,战士们到了几乎无法继续作战的地步。

对此,彭德怀非常忧心,在百忙之中离开了朝鲜,回到北京,寻求国内的支援。

1951年2月24日,彭德怀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来到中南海居仁堂总参谋部会议厅,与相关人员开会,一起讨论各大军区部队轮番入朝参战,如何保障志愿军物资供应的相关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彭德怀由于心中担忧朝鲜牵线的战士们,脸色显得十分凝重。

随后,在周恩来的提议下,彭德怀向大家介绍了志愿军在朝鲜前线作战中物资、生活、兵员等各方面面临的严重困难,并提出了希望国内在各方面都要想办法全力支援前线的希望。

然而,在彭德怀的话说完后,大家便开始七嘴八舌地相互议论起来。从他们的话里,彭德怀听出了一个月只在摆困难,躲前缩后,没有人主动拿出支援朝鲜前线的态度。

虽然国内各单位有困难,这也是事实,因为此时建国一周年的国庆节才刚过去三个多月,各行各业都百废待兴,没有谁攒下了家底。而且在过去的日子里,大家也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拿出了不少物资,也出了一些人进行了支援。

然而,想到前线的将士们都趴在雪窝与敌人殊死搏斗,以及不久前苏联军事顾问拒绝了向志愿军提供必需的空军、高炮部队援助,以掩护志愿军的交通线,彭德怀的火气一下子就爆发了,只见他拍案而起,大吼道:

“这也困难,那也困难,我看就是你们爱国,难道志愿军战士们都是猪?他们不知道爱国?你们去前线看一看,战士们吃的什么,穿的什么!现在第一线部队的艰苦程度甚至超过长征时期,伤亡了那么多战士,他们为谁牺牲?为谁流血?现在既没有飞机,高射火炮又很少,后方供应运输条件根本没保障,武器、弹药、吃的、穿的,经常在途中被敌机炸毁,战士们除了死在战场上的,还有饿死的、冻死的,他们都是年轻的娃娃呀!难道国内就不能克服困难吗?”

本来彭德怀的嗓门就大,加之火气旺盛,此言一处,会场上顿时鸦雀无声,会议再也无法进行下去了,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事实上,这也就是彭德怀在军队和地方有着极高的威信,要换做其他人还真就无法用这样的语气,向在座的各单位代表请求支援。后来,作为彭德怀的老战友兼好朋友,陈赓也使用过这样的办法,但语气比彭德怀要温和的多。

在这情况下,周恩来总理及时宣布了休会。

后来,周恩来总理又连续召开中央军委会议,确定了解放军轮番入朝作战的计划,并决定将刚改装的空军和高射炮部队调到朝鲜北部掩护后方交通线,再向苏联购买几十个师的武器装备。

此外,周恩来总理还召开国务院工作会议,想办法调用国内各种物资大力支援前线,并要求在几个大城市制作炒面和罐头食品,支援在朝鲜的志愿军。

为了购买苏联的先进军事装备,周恩来总理还号召国内各行各业增产节约和捐款,用来购买飞机大炮。

在周恩来的全力支持下,志愿军的物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1953年,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时,彭德怀才因身体原因,不得不提前回国治病。

身体状况好转后,毛主席决定让彭德怀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替周恩来总理分担一点。

此后,彭德怀便和妻子浦安修以及侄儿侄女们居住在中南海永福堂里,共享天伦之乐。

那段时间,彭德怀工作虽然繁忙,但看着全家人在一起,心里还是非常享受的。尤其是看到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彭德怀别提有多高兴了。

1959年后,彭德怀的处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1965年,在离开北京去西南高大三线建设前,彭德怀非常想见周恩来总理一面。

由于周恩来总理工作繁忙,彭德怀一连打了好几次电话,都没找到周恩来总理。然而,就在彭德怀准备放弃的时候,意外地接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电话,要他来西花厅见面。

那天,周恩来很早便等在外面迎接彭德怀的到来。汽车停稳后,彭德怀还未下车,周恩来总理便走上前去,亲自为彭德怀打开了车门。对此,彭德怀非常感动。

随后,周恩来总理紧握着彭德怀的手,说:“欢迎,欢迎,你这位彭大将军终于‘出山’了!”说着,周恩来总理拉着彭德怀,来到客厅坐下叙话。

在邓颖超将茶端上来后,周恩来总理幽默地说:“老彭呀,我们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彭德怀也听出了周恩来总理的话外之意,回应着说:“我就喜欢这样哩。”

紧接着,周恩来仔细地看了看老战友,说:“老彭,你现在身体怎么样?三线建设是个牵涉到全局性的大战役,你去的可是‘前线’哟,就像当年抗美援朝一样,那是十分辛苦的,可得有个好身体才行。这样吧,回头我让杨尚昆同志安排一下,在你出发离京之前,到医院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听了周恩来总理的话,彭德怀激动地说:“总理,你们忙了六年,我却整整休息了六年,这心真不是个滋味呀!”

周恩来则乐观地说:“老彭,现在我们又一起工作了,我感到很高兴,主席更高兴。因为三线建设特别是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是目前国际形势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不好,主席睡不着觉呀!前面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你去做,相信我们的彭大将军一定能在这个与帝国主义争时间、抢速度的战斗中,为人民再立新功!”

彭德怀说:“主席说得对,不能分手分到底,要顾全大局,要讲团结。我想通了,个人的事情先搁在一边,相信历史会给一个公正的评价,我现在就想能尽快地工作。”

聊了一个多小时后,彭德怀觉得已经耽误周恩来总理不少时间了,便起来告辞,说:“总理,我该走了。”周恩来说:“好,后会有期!”

然而,两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分别便是永别。后来,周恩来接到的有关彭德怀的消息,大都让他感到非常担忧。

1973年4月,彭德怀病重,中央专案组的工作人员拿出一张纸条,说是周恩来总理批准的,但彭梅魁却没有看到上面的内容。

然而,彭梅魁最终还是用周恩来总理的名义,成功劝说彭德怀做了手术。对此,彭梅魁在后来说:“手术做完后,恢复得挺快,他也挺高兴。后来他说我现在自己要学会护理自己,学会了以后就能自理了。这种情况大概好了一年左右吧。”

1974年9月,彭德怀出现了昏迷,11月29日彭德怀病逝,享年76岁。彭德怀去世后,周恩来总理向尽办法,保护了彭德怀的骨灰。

1978年,工作人员将彭德怀的骨灰完好地带回北京,并在人民大会堂,为他隆重举行了一个追悼会。

0 阅读:17

兴衰的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