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途中的劫机事件
1949年春,随着国共内战的激烈进行,国民党政府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接连不断地遭遇重大挫败。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几乎被共军一网打尽,士兵伤亡惨重,战斗力大幅削弱。这些战役后,原本雄厚的国民党军力显示出明显的疲态,整个抵抗线条渐显颓势。
为了不使战局进一步恶化,国民党高层在南京紧急召开会议,探讨筹措军饷以维持作战的可能性。在会议中,多方面的意见交锋激烈。军事及财政官员都对目前的资金短缺和军力不足表达了极大的忧虑。在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决定调动一批储存在南京的“袁大头”银币,总价值达到十万银元,以此来资助西北地区的国军部队。
5月15日,一架运送银币的国民党运钞飞机从南京起飞,沿预定航线飞越湖南西部山区。飞行途中,飞机在平稳航行,但机舱内的气氛却并不轻松。机组人员紧张地操作着仪器,几名负责押运的士兵靠在机舱两侧,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周围。银币箱被牢牢固定在机舱中间,军官不时巡视,确保一切井然有序。然而,就在飞机飞入湖南西部山区上空时,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一切。
那名负责监督的军官突然起身,从腰间掏出了一把手枪。他大声喝令其他人停下手中的动作,同时用枪指着机组人员,要求改变航向。机舱内顿时乱作一团,士兵们先是愣住,但很快反应过来。有人试图拔枪反击,但动作稍慢,被军官先一步开枪射击。枪声在狭窄的机舱内显得尤为震耳欲聋,子弹打在铁皮和设备上,火星四溅。
这时,几名士兵从另一侧扑上去试图制服军官。双方在狭小的空间内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枪声不断。有人大喊着警告机组人员保持飞行,但驾驶员也已乱了阵脚,飞机在空中开始剧烈晃动。押运士兵和军官的争夺更加白热化,几枚子弹击中了机舱内的控制设备,导致操作系统部分失灵。
驾驶舱内的情况急转直下。飞行员试图稳住飞机,但失控的状态已经无法挽回。机舱内的冲突还在持续,有人被击中倒地,也有人奋力抓住军官的手腕试图夺下枪支。银币箱在机舱剧烈摇晃中松动,滑向一侧,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最后一声枪响后,飞机失去了平衡,向左急剧倾斜。机组人员和押运士兵都无法继续控制局面,飞机开始迅速下坠。巨大的冲击力让所有人被重重地甩向舱壁,机体在空中失控旋转,最终重重撞向湖南西部山区的一处山坡。
坠机引发的银币哄抢潮
飞机坠毁的轰响传遍了整个山谷,最先赶到现场的是附近几位上山干活的村民。他们循着浓烟和焦土气味小心翼翼地靠近,发现了一片狼藉的坠机现场。飞机的残骸散落在山坡上,冒着黑烟,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味道。起初,他们只是远远观望,但很快发现了散落在地上的银币。最先发现的人半信半疑地拾起一枚仔细查看,确认是真银币后,眼神中满是惊讶。
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在村里传播开来。最初赶到的人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家人和邻居,不到一个小时,维新乡附近的村民几乎全都知道了“天降银元”的事。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往坠机地点。道路上,男人们扛着锄头、扳手,女人们提着竹篮,甚至有孩子也跟在后面,拿着小袋子。一些离得稍远的村民还推来了独轮车,显然是想尽可能多带回一些。
到达现场的人越来越多,坠机现场很快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争先恐后地翻找散落在地上的银币,有人用手挖,有人用工具撬,甚至有胆子大的爬上了还冒着烟的机体残骸,试图在破损的铁箱中找到更多银币。空气中充斥着喊叫声和金属撞击声,有人从地里挖出几枚银币,立刻塞进口袋或交给身旁的家人。有些人干脆脱下衣服,把挖到的银币包裹起来带走。银币重量不轻,但村民们几乎顾不上这些,只想着怎么尽可能多地带走。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后,现场的气氛变得更加混乱。一些人发现了飞机残骸中的存放箱,但铁箱上有锁,一时间难以打开。几位村民合力搬动箱子,用锤子和撬棍猛砸,伴随着巨大的撞击声,锁终于被砸开了。箱盖一掀开,里面满满的银币堆积如山,闪闪发亮。看到这一幕,围观的人群发出了一阵欢呼,但紧接着就变成了争抢。有人甚至抱起整箱的银币,一边跑一边招呼家人帮忙搬运。
在这种混乱中,有些银币散落在泥地和灌木丛中,更多的人开始仔细搜寻那些没被发现的角落。村民们带来的工具派上了用场,锄头在地上翻找,镰刀割开灌木丛,连树根下也被仔细刨开。一个孩子无意间挖到了一小堆银币,立刻引来周围人的注目。有人帮他装进篮子,也有人试图分一部分走。
从下午一直到黄昏,村民们不停地忙碌着,银币逐渐被人们装进箩筐、麻袋或口袋里带走。随着天色渐暗,一些村民担心夜晚山里危险,开始陆续撤回家中,但仍有人打着火把继续翻找。
国民党的追讨行动
坠机事件发生后不久,得知这笔重要的军饷落入民间,国民党政府感到事态严重,立即向南京汇报,并派遣了一支追讨队伍火速赶往维新乡。追讨队抵达后,立刻召集乡里的头面人物,命令他们配合行动,同时开始逐村逐户进行地毯式搜查。
追讨队由一名国民党军官带领,下辖几十名武装士兵,气势汹汹地闯入村庄。每到一户人家,士兵们不顾村民的反对,直接翻箱倒柜,仔细搜查。屋里的大柜子被打开,床底下的空间被检查,甚至连柴堆、粮仓和猪圈都不放过。一些村民因为反抗搜查或拒绝交出银币,当场被捆绑起来带走。村里传闻,有人藏匿了较多的银币,被抓后直接押到临时设立的审讯点。
审讯场地设在乡公所旁的一间大屋子里,抓来的村民被绑着双手,依次接受讯问。追讨队的军官厉声质问银币的下落,士兵们一旁威吓,用皮带敲打桌子发出巨响,试图逼迫村民交代银币藏匿地点。有些人确实被发现藏有银币,立刻被迫交出,有的人则坚持否认,即使被严厉对待也不肯透露更多信息。
为了尽快搜罗出更多银币,追讨队还采用了其他手段。他们四处散布谣言,声称坠机的银币在运输前被涂上了一种特殊的剧毒,长期接触会导致中毒,轻则身体溃烂,重则性命不保。这种说法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恐慌,许多听到消息的村民开始担忧自己和家人会受到影响。一些人将藏好的银币偷偷丢弃或埋在远处的山林中,但更多的人选择保持沉默,试图等待风头过去。
追讨行动的终止与影响
追讨队的行动也逐渐失去了秩序。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在搜查中越来越粗暴,士兵们甚至直接抢夺村民家中的物品,只要稍微值钱,就会被当作“军饷”带走。有些村民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压迫,便悄悄逃往更偏远的山里,甚至全家搬迁到别的村子。维新乡的田间地头逐渐变得荒芜,许多耕地无人打理,连牲畜也有不少被赶进山林躲避。
这种混乱的局面随着时间推移愈发严重,但与此同时,外部局势正在发生变化。国民党的控制力在湖南地区明显减弱,各地的部队调动频繁,士兵的士气也显得低迷。对于这场追讨行动,地方官员开始显得无力应对,许多命令无法落实。再加上周边地区的共军势力逐渐增强,国民党高层不得不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战事中,无暇顾及这场搜刮银币的行动。
到了1949年6月中旬,追讨行动终于被迫停止。追讨队接到撤回的命令后,迅速收拾行装离开了维新乡。村民们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心中既有解脱,也充满了复杂的情绪。那些被扣押的村民中,有些人被释放回家,但还有一些却下落不明。
追讨队撤走后,维新乡的生活并未马上恢复正常。村民们仍然对外界保持警惕,生怕国民党会卷土重来。藏匿的银币大多依然被深埋地下,少数人开始尝试用这些银币换取粮食和生活用品,但行动非常隐秘,生怕被他人察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人大胆的把钱拿出来花,不少人还因此娶了媳妇。
参考资料:[1]刘秋果.国民党运钞专机坠毁之谜[J].纵横,1995,0(4):3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