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文
大器晚成的作家:26岁才发表处女作,58岁爆红,一本书获2400万版税!
▲根据同名小说《檀香刑》改编的大型歌剧剧照。
2400万版税,什么意思?就是他写的一部书,出版社卖了后,支付给他的钱。这不是稿费,是版税。
稿费是你写了多少字,按每一千字多少稿费,一次性付给你。至于出版社印多少书赚了亏了,都和你无关。
版税就不一样了,和你的书畅销不畅销有关。卖得越多,你拿到的钱就越多。版税是按出版社印了多少册书来算。
比如首次印了10万册,每册书的定价是30元,那么这本书的洋码就是300万,再按出版社和你事先谈好的版税计算。如果是百分之十,那么首次给你的版税就是30万。如果首印的书卖完了,第二次再印,不管后面印第三次,每次都这么计算。
▲《檀香刑》剧照。
2400万版税,如果按照上面来计算,就相当于这本书卖了800万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在当年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上,这位作家因为这本书收入排名第二。第一位的是安徽作家江南,但只比第二名多了150万。够厉害吧!
这位作家就是莫言。那年他58岁。
1955年莫言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平安庄农村,童年的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学没读完,就辍学了。11岁开始务农,在农村打滚了10年,一直到当兵,莫言的人生才来了第一次大转折。
他喜欢识字看书,人又勤快,肯吃苦。他喜欢看书,争取到了到图书馆做管理员的机会,四年时间里,把馆里1000多册文学类图书全看了个遍。
写小说也就这个时候开始的,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发表在河北保定《莲池》文学双月刊上,那年他26岁。
▲小说《蛙》中的类型人物。
贾平凹22岁开始发表作品,30岁都成了西安市文联的专职作家。莫言属于大器晚成的作家,他的才华就像女人怀孕,慢慢才会显现。
29岁,莫言因为写了一篇《民间音乐》的小说,被著名作家徐怀中看中,推荐给正在创建文学系的解放军艺术学院,破格录取成了一位大学生。
莫言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小学都没有毕业,碰上了好时代,也还能读大学,这是人生的第二次转折。
也从这个时候,莫言的创作进入了爆发期。30岁的莫言再次迎来人生的第三次大转折,他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杂志社破例为他举行创作研讨会,主编冯牧亲自主持,会上著名作家汪曾祺、史铁生、李陀、雷达、曾镇南都高度评价了这篇小说。
1986年,奠定莫言文学地位的小说《红高粱》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引起文坛轰动。并改编成了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的同名电影《红高粱》。同年,出版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接下来,莫言几乎以每年一两部长篇小说的节奏拼命创作,其中的代表作有《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
有个奇怪的现象,莫言的小说在国内获大奖很少,好像只有《生死疲劳》获了红楼梦奖,《蛙》获了茅盾文学奖。但是却在国外屡屡获大奖:《酒国》获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红高粱》被《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为“75年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是唯一一部中文小说;《檀香刑》获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成为继巴金之后,第二个获得该奖的中国作家;《生死疲劳》获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蛙》获得韩国万海文学奖,成为首个获得该奖的中国作家。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凭借《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的中国籍作家。
2013年,长篇小说《蛙》获得2400万版税,莫言上了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排名第2位。
有人说,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带来的红利。没错。但是有一点同样不能忽视,莫言在国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看看这些在国外获得的大奖,足见他的实力和过人之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