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灵魂论”变成“下跪求生”,上汽这波“脸被打的生疼”!

益者三友金子 2025-02-17 16:04:53

2025年开年最奇幻的商战剧情,莫过于上汽集团从“硬刚华为”到“跪求合作”的180度大转弯。这家曾经连续18年稳坐中国车企头把交椅的巨头,如今竟被网友调侃“连打工都要看华为脸色”。

一、从“灵魂论”到“跪着做人”,上汽经历了什么?

1. 合资躺赚时代:每卖一辆车,外资赚走$3000

巅峰时期的上汽,靠着大众、通用两大合资品牌,每年躺着赚走百亿利润。但明眼人都知道,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技术全在外资手里,上汽就是个“高级组装厂”。当年陈虹董事长那句“灵魂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现在看来更像是对外资说的情话。

2. 新能源赛道掉队:混动热效率差4%,销量被比亚迪碾压

当比亚迪的DM-i混动热效率冲到46%,上汽的DMH系统还在42%卡脖子。这4%的差距直接反映在销量上——2024年比亚迪卖了427万辆,上汽新能源车连人家零头都够不着。最扎心的是,自家高端品牌智己L7,售价30万却卖不过华为问界,车主吐槽“车机卡得像10年前的安卓手机”。

3. 华为合作真相:每辆车交$5000技术费,利润比纸薄

这次合作的“尚界”品牌,车型设计、智能系统、销售渠道全由华为主导,上汽只负责挂标。有内部人士算过账:每卖一辆车要给华为交5000美元技术费,比电池成本还高,上汽彻底沦为“打工人”。

二、窘境下的三大致命伤

1. 技术瘸腿:燃油车啃老本,智驾靠进口地图

上汽的自研智驾系统还在用进口高精地图,华为ADS 3.0早就能“无图驾驶”了。更尴尬的是,比亚迪用18个月搞定全系智驾标配,上汽却连个流畅的车机都搞不定。

2. 渠道老化:5000家4S店成累赘

传统4S店卖新能源车有多离谱?销售员介绍智能功能只会念说明书,有的店连充电桩都不装,直接把电动车塞仓库。反观华为门店,顾客逛个街就能用手机演示自动泊车——这差距好比诺基亚店员教人用智能手机。

3. 战略摇摆不定: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前脚喊“绝不做代工厂”,后脚就接受华为的“卖身契式合作”。网友神评论:“上汽这波操作,像极了分手时放狠话,转头求复合的舔狗。”

三、华为真是救世主吗?三大隐忧浮现

1. 数据主权丧失:用户信息和售后入口全归华为

这意味着上汽连车主换轮胎的数据都拿不到,彻底沦为“代工厂”。有员工自嘲:“我们现在就是给华为拧螺丝的。”

2. 内部分崩离析:研发团队集体摆烂

自从资源向华为合作项目倾斜,自研团队月均流失率高达15%,有人直接跳槽小米汽车。更有意思的是,华为工程师在长安、奇瑞的驻场时间都比上汽多。

3. 价格战死局:17万的尚界打得过7万的秦PLUS?

比亚迪秦PLUS智驾版卖7万还送充电桩,尚界定价17-25万却连个像样的智能座舱都没有。年轻人直言:“多花两万买华为标不香吗?”

讨论区

>> 这场合作最讽刺的是:上汽当年拒绝华为时,比亚迪正在猛攻混动技术。

>> 灵魂拷问:

1. 如果你是上汽老板,会接受华为的“不平等条约”吗?

2. 传统车企转型,到底该自研还是抱大腿?

3. 华为合作的车企越来越多,会不会变成下一个“安卓联盟”?

(带话题车企跪着赚钱丢人吗聊聊你的看法)

1 阅读:74
评论列表
  • 2025-02-18 10:28

    绝不能让灵魂放在国内企业,放外国多香啊[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益者三友金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