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万换绿卡还是回国啃老?去美国留学是当代最大的“杀猪盘”!

益者三友金子 2025-02-20 16:29:54

正文:

“花600万留学美国,最后连星巴克都不要你。”

这不是段子,而是2025年最扎心的中产家庭生存实录。

一位留学公司创始人最近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去美国留学,就是当代最大的杀猪盘。”为什么?因为这场游戏的规则早已被设计成“两头堵”——要么你天赋异禀卷成顶尖1%,要么家里有矿能随手砸100万美金办EB-5投资移民。否则,99%的普通留学生只有两个结局:“要么毕业立刻滚回国,要么黑在美国刷盘子。”

一、 H1B抽签:50万人角斗场,中签率比摇号买房还低

你知道现在留美最大的噩梦是什么吗?不是GPA3.9,不是藤校文凭,而是“required sponsorship”(需要工作签证)这四个字。

2025年H1B签证池里塞进了50万申请人,却只有8.5万个名额。中签率从十年前的70%暴跌至10%以下,印度裔靠外包公司“团购”抽签名额,中国留学生只能干瞪眼。更讽刺的是,即便抽中签,你也只是拿到了“卖身契”——薪资被压到行业底限、不敢跳槽、不敢生病、甚至不敢和老板顶嘴,因为H1B签证绑定雇主,失业超60天直接遣返。

有家长不服气:“我儿子TOP30毕业,GPA接近满分,实习经历刷了三份,怎么可能找不到工作?”

抱歉,现实比你想象的更残酷。硅谷某科技公司HR直言:“招一个没身份的留学生,光律师费和申请成本就要3万美元,还得赌他3年后不被赶走。同样的钱,我为什么不雇三个印度程序员?”

二、 EB-5移民:穷人的断头台,富人的VIP通道

当H1B的路被堵死,另一条“捷径”浮出水面——EB-5投资移民。

表面看,新政很美好:投资80万美金(乡村项目)就能免排期,90天拿工卡,两年返本金。但仔细算笔账:80万美元只是门槛,加上律师费、项目管理费、税费,实际成本直奔100万美元(约720万人民币)。更魔幻的是,这钱够你在北上广全款买套房,或者送三个孩子读完985本硕博。

中产家庭还在纠结“值不值”时,真正的富豪早已看透本质:“EB-5哪是移民?这是给美国乡村建设众筹!” 2025年仅1个月,中国家长就通过EB-5向美国输送了1.88亿美元,而这些钱本可以变成北京三套学区房。

三、 海归贬值:藤校光环,干不过国产996

即使咬牙回国,留学生的噩梦也远未结束。

某省最新选调生名单明确标注:“不招留学背景人员”。企业HR的偏见更直接:“美本学生?PPT做得花里胡哨,连钉钉打卡都不会!” 数据显示,2025年海归平均起薪已跌破6000元,而清北复交的毕业生正靠着“能加班、懂人情、便宜好用”三大法宝疯狂抢滩。

一位卖掉二线城市房产供女儿读纽约大学的家长哭诉:“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用600万给女儿买信托基金,她靠利息都能躺平!”

四、 要么早拿绿卡,要么立刻掉头

面对这场困局,清醒的人早已行动:

天才派:大一就锁定MIT实验室,发顶刊论文申EB-1A杰出人才签证,21岁拿绿卡;

土豪派:小学毕业直接办EB-5,中学住比弗利山庄,大学和马斯克儿子当校友;

现实派:文科转码、OPT期间疯狂相亲、甚至研究“男男婚绿”,只为把身份成本压到最低。

但对普通人来说,最理性的选择或许是:“读美本不如读港三校,省下600万足够你创业三次。”

五、 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留学产业的本质,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焦虑套现”——

美国大学靠排名收割学费,移民中介靠EB-5赚佣金,连相亲机构都开始推出“硅谷码农婚恋套餐”。而中产家庭呢?掏空六个钱包,赌上一代人积蓄,只为换一张“不被筛选”的入场券。

当教育的初衷被异化为身份投机,当名校文凭沦为996企业的压价筹码,或许该有人站出来说句真话:

“留学的意义,从来不是避免竞争,而是学会在任何一个战场活得漂亮。”

结尾互动:

“如果你有600万,会选择砸给美国大学,还是留给下一代创业?”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选择。

那些声称“留学开阔眼界”的人,到底是不敢承认投资失败,还是真的相信花600万买到的“眼界”能变现?

0 阅读:144

益者三友金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