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不走的茅台有多难仿制?周总理下令仿制,也以失败告终

昭华文使 2025-01-07 17:37:06

【日本“偷”不走的酒】

1970年代初期,当时的日本正处于经济腾飞时期,对各类高端消费品市场虎视眈眈。

而茅台酒作为中国“国酒”,其独特的酱香型白酒风格和高昂的市场价格,自然成为日本酿酒企业觊觎的对象。

在完成多次实地考察后,日本技术人员认定,茅台酒的核心秘密藏在那些黑不溜秋的窖池泥土中。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最终获得了一些茅台酒厂的窖泥样本,一个装满神秘“中国白酒基因”的木箱被秘密运往日本。

然而让日本人没想到的是,当他们依照茅台酒的工艺流程,用这些窖泥在日本本土试验酿酒时,却酿出了一款完全不同风味的白酒。

他们疯了,我大日本发动机都造得出来,怎么就搞不成一款酒了?可这些日本人即便投入再多资金,请来再多专家,也无法复制出茅台酒那种独特的醇香,于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拿来主义”计划就此搁浅。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就连掌握了完整工艺和原料的中国科研人员,也无法真正复制出一瓶茅台酒。

其实就在同一时期,我国政府也在进行一项秘密的“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这项由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持续11年之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其结局同样令人唏嘘。

而这场“复制茅台”试验的缘由,却要从1958年毛主席的提到的一个问题说起……

【集全国之力的茅台“增产”计划】

1958年,毛泽东主席来到西南地区视察,在成都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他忽然话锋一转,询问起茅台酒的年产量。

当时茅台酒年产量仅有200吨,这个数字远远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更别说支撑起茅台酒在国际上日益提升的声誉。

于是一个更令人困扰的问题随之而来:能不能做到1万吨?

毛主席这个看似随意的提问,在会后立刻被上升为一项重要的国家任务,原因很简单,茅台酒不仅是一个商业品牌,更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国家名片”。

名片既然送出去,就要打得足够响亮!从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宴专用酒,茅台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国家形象密切相关。

可要在短期内将产能提升50倍,这在茅台镇这个偏僻的山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来是当地粮食产量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需求,二来茅台酒厂的产能也远远不够。

为解决这个难题,相关部门开始将目光投向东北、西北等产粮大省,毕竟这些地区开发建设多年,不仅粮食充足,而且工业基础较好,铁路交通也比较发达。

按照当时的想法,只要把茅台的生产技术转移过去,就能在全国范围内布局茅台酒的生产基地。

可谁知,从1958年到1968年的10年间,所有异地试验全部以失败告终!所有参与试验的人员都瞠目结舌,因为即便采用相同的原料和工艺,产出的白酒也都缺少茅台酒特有的香味,产能问题没有得到丝毫解决。

到了1974年底,这个搁置多年的难题再次被提上议程,当时已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专门找来时任科委主任、中科院院长方毅,郑重地托付了这项使命。

不同于之前的各地零星尝试,这一次国家决定组建一支真正的科研团队来攻克这个难关,这支队伍的规格之高、配置之强,在当时堪称空前。

中科院抽调了一批在微生物学、化学分析等领域的顶尖专家,茅台酒厂也派出了最强阵容:时任厂长郑光先亲自挂帅,总工程师杨仁勉负责技术指导,还有被誉为“酿酒宗师”的郑应先的关门弟子张支云坐镇指导具体酿造工艺。

整个核心团队共有28人,几乎汇集了当时中国在白酒领域最顶尖的人才,在他们的帮助下,第二年,一场称得上是“举厂迁移”的大工程在茅台镇悄然展开。

为确保试验的准确性,科研团队几乎把茅台酒厂能搬的东西都搬走了,什么原产的糯红高粱、特制的曲药、老窖池中的窖泥,甚至连窖池内壁上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砂岩都被整块切割带走。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次完整的“克隆”,直接放弃仿制这条路了。

选址工作进行时,一位海军副司令员亲自带队,历时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实地考察了50多个可能的备选地点,最终,位于遵义近郊的一处山谷进入专家视野。

这里不仅远离工业污染,还拥有优质的山泉水源,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气候条件、空气湿度、昼夜温差等各项指标都与茅台镇极为接近。

试验基地很快建成,整个生产流程完全照搬茅台酒的传统工艺:从原料筛选到粮食蒸煮,从曲药配比到堆积发酵,每一个细节都力求还原。

特别是茅台酒最关键的8次发酵、9次蒸馏工序,更是严格按照茅台酒厂的标准执行,之后还要经过3年以上的储存期,让酒体充分老熟。

1981年,第一批试验酒终于问世,为了确保酒体充分成熟,这些酒又被特意陈放了近4年,等到开封日,试验基地还举行了重量级的品评会。

28位白酒行业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其中包括被誉为“茅台泰斗”的季克良,连续三天的严格品评,每位专家都对这款酒给出了详细的评价意见。

最终的结论是:试验酒“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质量接近市售茅台酒水平”。

是的,无论“像茅台”还是“接近茅台”,评价看似都很高,但专家们其实都已经心照不宣地示意,它终究不是真正的茅台酒,那种独特的茅台韵味仍然无法复制。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在品尝试验酒后,也心知肚明,仿制茅台试验到底还是失败了,但他却用“不错!是好酒!”几个字表达了他的感想,并题词“酒中珍品”,以示勉励。

这款酒后来被命名为“珍酒”,脱离“茅台仿制品”的标签,开启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而贵州省政府出于扶持地方产业的考虑,没有将其并入茅台酒厂,而是支持它作为一个独立品牌发展。

至此,这场耗时11年、投入巨资、动用了中国白酒界最顶尖力量的“易地生产试验”,给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答案:茅台酒,只能产自茅台。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茅台酒如此难以复制?

【茅台“不可复制”的真相】

经过长达11年的试验,科学团队终于揭开了茅台酒“不可复制”的部分谜团。

通过现代分析技术,科学家们发现茅台酒的“神秘配方”中含有200多种香料成分,即便在今天,其中至少100种成分的具体结构和形成机理仍然是未解之谜。

这些神秘物质不是简单的化学混合,而是在特定环境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发酵过程才能产生,而它们的产生,则与茅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茅台镇位于北纬27度的赤水河畔,这里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常年保持在60%-80%之间,年均气温在16-18摄氏度,这种气候特征对特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言那是再理想不过了。

另外,赤水河流域的地质构造同样功不可没,这里的土壤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通过地下水的长期渗透,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营养结构”。

而那些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砂岩层,不仅能调节窖池内的温度和湿度,其多孔结构还为各类有益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的“安居之所”。

科研人员在对窖泥进行分析时发现,茅台酒厂的窖池中存在着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这个系统中包含数千种微生物,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精密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之微妙,以至于只要环境稍有变化,整个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把窖泥搬到其他地方就“水土不服”,即便在看似条件相似的遵义试验基地,那些被搬运来的微生物也无法完全适应新环境。

随着时间推移,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了细微变化,最终导致酿造出的白酒失去了茅台特有的风味。

所以大家也多多少少理解了,茅台酒不仅是一种白酒,更是大自然赐予这片土地的馈赠,它是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气候、水质、土壤、微生物,以及代代相传的工艺共同作用的结晶。

天佑中华,这是大自然赐予华夏的独特性财产,它让日本人的“偷师”计划胎死腹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现真正价值。

2009年,在经历了多年的起起落落后,珍酒被华致酒行以8250万元收购,新的投资方投入4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将其产能提升到2200吨,并确立了“贵州省酱酒第二品牌”的市场定位。

这个诞生于一场全国性科研试验的酒厂,最终在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参考资料:

贵州珍酒从“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走来,企业家日报

茅台的特供之路,齐鲁晚报

新华侨报:日本人为什么“偷”不走茅台五粮液,中国新闻网

0 阅读:5

昭华文使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