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影视圈从来不缺武打明星,但是国内影视圈缺少武侠演员。这是一个悖论。演员要有演技,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但是武术演员说到底吃的也是青春饭,年龄大了就会打不动。只有非常有天分的人,才能够鱼与熊掌兼得,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代武侠演员。
甄子丹
严苛的条件造成的后果就是,国内的影视圈,两岸三地里叫得上名字的武侠演员屈指可数:成龙、李林杰自然是超一线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好演员,赵文卓、甄子丹、吴京、张晋虽然前前后后差距不小,但归根结底还是同一批次,再往后呢?没有了。新生代的演员中没有几个能打又能演的。就是这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中,成就也是各有高低。
甄子丹
最为可惜的就是“宇宙最强”甄子丹。第二梯队里他出道最早,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没有一座拿得出手的奖杯。你看,赵文卓有《青蛇》《黄飞鸿》,张晋有《一代宗师》,有金像奖最佳男配;吴京有《战狼2》,有国内影史最高票房,甄子丹有什么?
如果把人的一生分为前后两部分来看的话,甄子丹的前半生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少年得志”。
1974年,11岁的甄子丹全家移民美国波士顿。母亲麦宝婵是功夫大师傅永辉最得意的门生,在波士顿任教多年。受家庭环境和当红影星李小龙的影响,甄子丹喜欢上了更具有实战意义的自由搏击。于是15岁那年母亲将他送去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武术队受训两年。后又返回美国继续深造,并获得过多个地区比赛冠军。
甄子丹
24岁那年,甄子丹在回国途中经人引荐认识了袁和平,自此以后他的人生轨迹彻底被改变。
英俊的外型、爽朗的笑容、利索的身手和没有语言隔阂的沟通让甄子丹迅速融入到当时风云变幻的港台影视圈。并凭借着自己的强大天分迅速崭露头角。从1984年的《笑太极》开始,到后来《情逢敌手》《飞虎群英》《新龙门客栈》迅速打开了甄子丹的知名度。之后还靠着《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得了金像奖最佳配角的提名(这可能是甄子丹距离奖杯最近的一次吧),甄子丹被当时的媒体评选为继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人之后的又一位功夫巨星。
甄子丹
好景不长,武侠片这一类型的没落迅速消亡了这个行业的积极性,随之而去的,是武侠演员的初心和前途。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香港电影行业的整体不景气,武侠片这一类型片也迅速跌落神坛。大家已经看腻了“嘿哈嘿哈”的武侠套路片,也看腻了江湖路短儿女情长的武侠剧情片,在市场的极具动荡中,甄子丹也没能幸免。
甄子丹
2005年,甄子丹参演了三部电影,《七剑》、《杀破狼》和《龙虎门》,更是担纲起了《杀破狼》和《龙虎门》的动作指导。三部电影,一个纯古典武侠,一个纯现代格斗,一个是另类杂糅的打法,这三部影片铸就了甄子丹职业生涯的辉煌,《杀破狼》更是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动作设计奖。在这个每天不是断手断脚就是头破血流的武行里,这个奖杯的分量格外地重。
甄子丹
得了最佳动作设计奖后,“影帝”奖杯成了甄子丹的心头执念。
“能拿一座‘最佳男主角’的奖杯,金像金马都行”,这件事情是很多演员的期盼,甄子丹也未能免俗。可能对于他个人而言,更希望能够树立起来的,是关于演技的自信。于是在十年前,甄子丹开始有意推掉一些类型比较重复的剧本,转而雕琢起自己的文戏演技。于是我们就看到《重生之门》后又有了更有深度的《一个人的武林》,《叶问》后有了更多细节刻画的《叶问3》和《大师兄》。尤其是《叶问》系列中,能够把一个满身旧江湖的侠义之气内敛于身,再无形外化,甄子丹肯定下了很多功夫。
甄子丹
很多人说甄子丹打不动了,于是转身开始拍起来文戏;还有人说甄子丹是没人和他对打了,毕竟一个打十个,所以开始转行。其实这两者都不是,一个年近花甲的人,更加注重的是自己内心的困惑。之所以拍这么多文戏,这么用心雕琢演技,这些表象下面深藏的,估计是那颗渴望被人认可的心吧。
甄子丹
不要天天战狼,看一遍还可以第二篇就看不成了,它的票房是天时地利人和,国产保护月,别的片子要不行,有本事跟好莱坞电影在淡季比比,
甄子丹有杀破狼、导火线、叶问123、精武风云、卧虎藏龙、大闹天宫、锦衣卫、跛豪
李连杰最好看的是精武英雄,甄子丹最好的是导火线
甄子丹有4座香港金像奖和3座金马奖奖杯
比较喜欢甄子丹的精舞门
动作片我只服杀破狼
小便,垃圾大烂片一代宗师你也拿出来,我真想骂你娘!
他们都有这有那!哈哈我们要一个强健体魄就可以!
总是觉得真子弹一张腹黑脸
唉!做什么都不容易呢...
新龙门客栈
一代宗师主角不是梁朝伟?
感觉叶问那张好像达康书记[墨镜][墨镜][墨镜]
从来就不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