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34年,从84年袁和平导演的《笑太极》开始,甄子丹已经演出了不下60部电影。作为华语圈为数不多的“打星”之一,叫甄子丹常青树并不为过。从最早的李连杰时代开始,甄子丹一路狠打到了现在,不可谓不敬业;从传统套路电影开始,甄子丹一路打遍了拳击、现代散打、综合格斗、混混打法到《叶问》的返璞归真,不可谓不用心;但是截至现在,甄子丹却连一个拿得出手的奖项都没有,真是令人充满遗憾。
甄子丹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经过横向、纵向的对比,阿苏发现了甄子丹演艺之路上的三个巨大缺陷,毫不客气地说,这三个毛病不改,甄子丹这辈子别想着能拿个类似金像金马那样有分量的影帝!
甄子丹
演戏没有层次感
甄子丹有没有演技?有的。至少这几年已经有了。早年甄子丹的作品没有演技是共识。彼时的甄子丹是一个武打明星,彼时的影视圈也没有人会看一个武行的演技,大家关心的只是这个人长得英俊不英俊,打的漂亮不漂亮。
甄子丹
可是后来,世界改变了。香港影视圈逐渐没落,在这之前的回光返照时期,也是香港老派武侠片逐渐式微的时期。观众们不在满足于打得非常漂亮的影片,转而开始追寻起电影背后的内涵,于是甄子丹这些武打明星们开始痛苦的转行。
甄子丹
大概是从05年的《七剑下天山》开始,大家已经能够看到甄子丹的转变。虽然依旧是武打戏,依旧是动作漂亮,但是甄子丹已经开始了对人物的深入思考。楚昭南看到绿珠的长谈,已经能够看到甄子丹的文戏功力。到之后的《叶问》时期,甄子丹的转变已经令人吃惊。
甄子丹
但是还是不够,演戏没有层次感依旧是甄子丹补不上的短板。表现最好的一次,就是最近的《追龙》中,甄子丹两年后在雷洛加碰到了令他断腿的仇家,这时候电影给了甄子丹一个眼神的特写,本意是表达出跛豪的多种情绪。但是甄子丹完全没有把控好,把一个本来是瞬间愤怒、强压怒气、佯装自然等等情绪逐渐递进出来,但是甄子丹只给了一个苍白空洞的眼神一笔带过。
追龙剧照
接的片没有深度
出道至今,甄子丹的挑剧本能力没有什么长进。无论是《黄飞鸿》还是《导火线》,更遑论《叶问》和《追龙》,虽然从配角变成了主角的位置,虽然戏份逐渐增多,感情戏戏份逐渐增加,但是甄子丹的表现依然是差强人意。这一点上,他甚至不如王宝强和后起之秀的张晋。
甄子丹
王宝强和甄子丹合作过《冰封重生之门》和《一个人的武林》,剧中王宝强和甄子丹的角色一对比就看得出来,王宝强的角色更加具有挑战性和戏剧性。而甄子丹的角色跟他以往的一样没啥区别。所以提升挑剧本能力,是甄子丹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毕竟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不能只看市场效应票房数据,得挑战一下自己,离开所谓“舒适区”才能带来“不破不立”的反馈。
甄子丹
打得太好,但是打戏太多
甄子丹最好的地方,是打戏打得好。国内影视圈,目前能跟甄子丹比肩的动作明星屈指可数,所以这是他的强项。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打戏太好这把双刃剑也在时时刻刻地伤者他。一方面打戏太好让甄子丹对着一方面充满自信,于是他不断地接这一类的戏来稳固自己。
甄子丹
这就造成戏路越来越窄,角色越来越模式化;另一方面甄子丹的打戏太好,让观众对他有一个固定的印象。反而放弃了对他演技的观察。比如大家一提到甄子丹想到的总是“我要打十个”,而不是他在《叶问》中一部一部积累起来的那种把叶问生活化的文戏。
甄子丹
坊间有传闻,说“金像、金马、金鸡的影帝”是甄子丹不能提的痛。曾有一段时间甄子丹拍戏都是以“拿影帝”来鼓励自己和全剧组的人。先不论这事儿真假,至少我们在他这几年的作品中看到了诚意。《叶问》后两部不再只是毫无来源的打斗,多了与家人的温馨,与邻里朋友的交流;《追龙》更有了对角色内心的细腻演绎,对角色情绪的精致把控。愿早日达成所愿。
从来都不喜欢他好像装的很能打那样
主要是屌要硬,逼要软,关键在来点不要脸,就可拿影帝了。
靠拳脚的演员本来就很难拿影帝,你把标题名字换成李小龙成龙李连杰都可以啊
小便 老子一拳踢死你 成龙都拿终身成就奖了 就冲甄子丹这敬业劲 拿个金马奖都不成问题
转而开始追寻起电影背后的内涵?这句话也不知道说给谁听,现在的电影有内涵?观众看电影看内涵?影评从内涵出发?你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影帝?成龙李连杰都拿不到他能拿。
从来讨厌他
除了丹哥的龙门客栈的公公不错别的也就那样吧
以他现在的地位已经不需要拿奖来证明自己了。
除了杀破狼别的可以不用看
能打就够了
甄子丹也不需要影帝的称号啊?
其实追龙挺不错的
成龙也没有金像个人奖
想拿影帝必须得拍抗日战争片!
关键是要学会拍马屁,不然。。。。。。后果””“早在预料之中”
人品奇差
演技确实是硬伤,有点呆
小编是哪个奖项的评委 大权在握哦
古装片武打不行,只适合现在打,文戏更难有突破
挑了叶问和追龙这样的剧本还叫不会挑剧本?你知道跟刘德华合作一部追龙,让他跌入谷底的口碑回暖多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