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建成的十英寸石油管道:竟成日本二战走向的“暗线推手”?

人生啊言 2024-12-15 09:58:46



一、未建成石油管道的背景

北萨哈林岛的石油开采全景

萨哈林岛日本石油租让区情况复杂,日本人在萨哈林岛北部开采石油,虽储量丰富但运输困难。早期通过窄轨铁路和油驳船运输,后修建 6英寸海底输油管道情况有所改善。

萨哈林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库页岛,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岛。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黄金等矿产资源,经过百年的开采后,石油储量仍然高达 38 亿吨、天然气储量 3.9 万亿立方米,当时一个萨哈林岛的石油资源超过了全中国。

1860年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库页岛割让给俄国。库页岛名称变成了萨哈林岛,在国际石油争夺战中成为重要地区之一。1870年,俄国在里海沿岸的巴库地区发现大量石油,巴库油田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油田。此时俄国无暇顾及萨哈林岛的石油资源,决定将萨哈林岛石油开发采取租让制。

萨哈林岛日本石油租让区情况复杂

美国和日本都想租下萨哈林岛的油田,俄国人最初选择了美国,租金低得令人不敢相信。但日本人不答应,动用武力出兵占领了萨哈林岛全境,并迫使当时的苏维埃政府签订了允许日本开采 50% 萨哈林岛油田的协议。源源不断的萨哈林石油被运往日本,成为日本军事工业强大的动力来源。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萨哈林岛北部的石油租让区,就像是检验人们对历史了解深度的试金石。仿佛要是一个人知道日本人曾在苏联所属的萨哈林岛北部开采石油,那他就像是知晓了一些历史谜团,而这些谜团普通老百姓是很难了解到的。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日本在萨哈林岛北部的石油租让区面临着诸多问题。除了油井之外,那里还有油田内部的输油管道、储油罐、窄轨铁路。在奥哈甚至还有一座石油加工厂在运营。但这些设施位于哪里、功率如何等等,即便在对信息准确性要求颇高的日本资料中,也很难找到相关记载。

有人可能觉得作者完全陷入了经济方面的琐碎研究中了,但这其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日本人在萨哈林岛北部开采的石油那么少呢?

日本人估算萨哈林的石油储量有 2.1 亿吨,而且这还是初步勘探后的估计量。就这个储量而言,萨哈林岛的石油原本是可以满足日本当时的石油需求的。在一本名为《昭和工业史》的著作里,详细记载了各方面情况,书中提到在1931 年日本总共需要 150 万吨石油,而当时日本的石油产量是 33.15 万吨,进口量超过 100 万吨。而且正如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日本人当时还储备了大量石油,在同一年,他们的石油储备量达到了 78.2 万吨。当时日本的石油消费量超过当时实际消费量以及进口量。

北萨哈林岛的日本油田。

日本油田发电厂的系列照片。

在1931/32 年,萨哈林岛北部开采了27.27万吨石油,运出了18.67万吨石油。萨哈林岛的石油仅占当时日本石油消费量的21%,占日本当年石油资源总量的 14.9%。

如果日本公司在萨哈林岛北部能开采大约 200 万吨石油,那就足够当时日本的全部需求了。日本石油消费量的峰值出现在1939年,达到了340万吨。按这个年开采量,萨哈林岛的石油差不多够日本用一百年。

要想明白实际情况,就得了解一些技术细节。萨哈林岛北部有不少石油,但要把石油运出去却很难。油井距离海岸有好几公里远,得把石油转运到油轮上。在开发萨哈林岛油田的最初几年,日本人先用窄轨铁路把石油从油田内部的储油设施运到海边的储油设施,然后用油驳船把石油转运到在海上抛锚的油轮上。

每年从 6 月到 10 月,海上条件复杂,海浪汹涌,而且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这些都给石油开采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在第一年,日本人通过这样艰难的运输工作,只运出了 1.38 万吨石油,第二年运出了 4.48 万吨石油(1927/28 年),而当时的石油开采量分别是 3.43 万吨和 7.71 万吨。后来在奥哈附近修建了6英寸的输油管道,这些管道从海岸边的储油设施延伸到距离海岸 2 - 3 公里的海上系泊浮筒处,大型油轮可以靠近并在那里抛锚装油。这样一来情况就好多了,很快石油年运输量就超过了 20 万吨。

萨哈林岛石油开采区的设备有着重大的经济和军事意义。日本人对石油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而本国的石油产量几乎没有增长,日本严重依赖进口石油,而与石油出口国的关系日益恶化。萨哈林岛的石油租让区原本被视为一种能确保稳定石油供应且不用卷入大规模战争的途径,但随着局势的变化,这一希望也变得越来越渺茫。

二、石油管道计划及相关人物

那条输油管道最终也没能建成。1937 年日本人打算在奥哈以南、卡坦格利村附近又修建一条海底输油管道,那里同样也有石油开采区。规划方案和之前类似:计划通过窄轨铁路把石油运到海边,在海边修建储油设施,然后输油管道从储油设施延伸到海上的两个系泊浮筒处。和奥哈的输油管道不同的是,这个项目使用十英寸的输油管道。

这差别可就大了。6英寸的输油管道每小时能输送 18.5吨石油,而 10英寸的输油管道每小时能输送 69.2吨石油。“知床型”的日本海军油轮在 1920 - 1922年间共建造了7艘,这种油轮能装载 8000吨石油。

1922 年的 “知床型”“鹤见号”油轮

新的输油管道能让油轮在114小时(也就是4.7天)内装满油,而要是用旧的输油管道,要装满一艘油轮则需要 18天,前提还是海况良好的情况下。

有意思的是“知床型” 油轮为蒸汽机船,还要装载 1350 吨煤来为蒸汽机提供动力。这种油轮在 10 个节点的航速能行驶 7000 英里,所以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些油轮经常被用于跨境运输石油。

负责这个输油管道建设项目的是 “北桦太石油株式会社”的总裁兼董事、海军中将斋藤实。

海军中将斋藤实

他在1935年7月1日被任命为会社负责人,当时他已经转入预备役了,这一年他56岁。在担任公司负责人期间,他一直任职到 1941年7月17日,随后第二天就被任命为第三届近卫内阁的商工大臣。

卡坦格利地区整个基础设施规划

斋藤实作为海军将领,1923年底,他受命指挥 “长门号” 战列舰,结果却搞砸了,和 “陆奥号” 战列舰发生了碰撞。斋藤实当时都已经准备辞职了,但联合舰队司令铃木贯太郎把他调到了海军省。斋藤实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军省任职,只是偶尔才被派到舰艇上工作。在转入预备役之前,他还在海军军令部任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负责萨哈林岛输油管道建设的相关事务。

“北桦太石油株式会社” 总共只有三任总裁兼董事,而且这三人都是海军中将,分别是中里忠次(1926 - 1935年任职)、斋藤实(1935 - 1941年任职)和小田切次郎(1941 - 1944年任职)。小田切次郎还担任过日本海军技术本部部长,并且参与了新日本制铁公司的建立。由此可见,负责萨哈林岛石油租让开采的这家公司从一开始就一直是日本海军的下属机构,主要是为海军舰队的储油库提供石油和重油。很明显,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被任命来领导这家公司的。

在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文件集里,有一份斋藤实于 1937年2月25日发给日本外务省的关于在卡坦格利地区修建输油管道的报告副本。这份报告是给海军大臣米内光政的,里面阐述了修建一条从海岸储油设施到系泊浮筒、长度为2300米的输油管道的计划,还附有一些图纸。

油轮锚地图

从各方面迹象来看,日本人把 210吨管道运到了萨哈林岛,并且在1937年夏天就开始施工,在当年 7月和 8月发给日本外务省的信件中提到,工程已经开始,但由于需要获得苏联方面的许可而暂停了。日本外务省之所以卷入此事,是因为日本外交官需要达成必要的协议。对于一家由政府指令成立的公司来说,这也是正常的办事流程。

日本人当时肯定觉得这个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但时间一天天过去,却始终没有得到许可。最终,1938 年7月5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萨哈林岛石油租让权的决议》,拒绝了在卡坦格利地区铺设十英寸海底输油管道的计划。

在这份决议中提到了1937年获批的卡坦格利地区的一条六英寸陆地输油管道,但这条输油管道具体是怎样的、通向哪里、从哪里来,都没办法找到确切的信息。

我们就是这样了解这段历史的。那种 “苏联在战争期间向日本出售石油” 之类令人震惊的发现相比,这些管道、储油罐之类的事看起来就枯燥无趣多了。但问题的根源恰恰就在这里。

这条最终没能建成的十英寸输油管道,很有可能就是把日本推向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未建成管道对日本二战走向的影响

1930年代末日本的石油储备还算充足。1937年石油储备量超过了100万吨,占当时石油消费量的 42%。到了第二年,储备量增加到了190万吨,占当时石油消费量的67%。但危机已经在逼近了。

从1931年到1936年,用于军队和海军需求的石油进口量翻了一番,从40万吨增加到了80万吨,民用石油进口量从 61.6万吨增加到了160万吨。日本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日本的石油产量几乎没有增长,在 1936年达到峰值为 40.1万吨。日本依赖进口石油,而且与石油出口国的关系日益恶化,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在中国的政策导致的。

萨哈林岛的石油租让区原本被视为一种能确保稳定石油供应且不用卷入大规模战争的途径。由于苏联有权从日本的石油开采中获取一部分石油,所以日本盘算着苏联会出于对租让收益的考虑而合作。

但日本有个很大顾虑,那就是和苏联的关系没有理顺,这有可能引发武装冲突,而鉴于 1918 - 1922 年那次极其失败的 “西伯利亚干涉行动”,这种军事冲突的风险看起来是非常高的。那次军事行动完全失败了,日本白白耗费了10亿日元。1923年危机爆发后,当年又受到日本地震后果的影响,日本政府并不想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冒险。而且在1920年代中期,日本的石油消费量还不算太大,本国石油产量基本能满足一半的需求。当时海军舰艇还用煤作燃料,汽车也很少,航空业才刚刚起步。后海军开始向使用重油过渡,海军对石油才比较依赖,但海军高层当时也反对军事冒险,而是支持萨哈林岛石油租让的想法。

过了十多年,各方面情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在那时,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之后,苏联就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再给日本提供石油了。修建海底输油管道的想法是在日本准备侵华战争之前提出的,而苏联开始支持中国。再给日本提供石油,那日本就会占领中国。

这个决定还有不那么明显。如果苏联不给日本提供石油,日本缺乏可靠的石油来源,那他们就会更用力地去强行打开那些对他们关闭的大门。

很有可能,1938年3月由关东军参谋部制定的对苏作战计划,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夺取萨哈林岛北部。那次失败,日本人不得不放弃通过武力解决在萨哈林岛的问题。

当时由于选择有限,日本就只剩下东南亚的石油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印度尼西亚。日本觉得可以利用那里殖民军队的薄弱、宗主国主力部队距离遥远,以及当地亚洲人对欧洲殖民者的不满等因素,便于实施占领。要实现这个计划,就得确保欧洲和美国都不会对这些殖民地伸出援手。而且日本需要与希特勒成为盟友,也由此有了袭击美国珍珠港的计划。

这条十英寸的输油管道虽然没有建成,在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四、对比与思考

与其他二战因素对比与二战常见导火索及其他影响因素对比,突出未建成十英寸石油管道这一不常被关注因素的独特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通常被认为是德国闪击波兰,这一事件引发了整个欧洲的战火,导致英法等国对德宣战,从而全面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外,凡尔赛条约的不公平对待、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的扩张政策以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等因素也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二战的爆发。

与这些常见的导火索和影响因素相比,未建成的十英寸石油管道这一因素显得较为独特。虽然它不是直接引发战争的因素,但却在日本的二战走向中扮演了 “暗线推手” 的角色。这条石油管道的未建成,使得日本在石油供应上面临困境,从而不得不寻求其他途径获取石油资源,这一系列的决策转变最终导致日本走向了与多个国家的战争。

例如,德国在二战中的扩张政策是为了追求德意志民族的 “生存空间” 和领土扩张,而日本则是因为石油短缺而不得不转向东南亚获取石油,进而引发了与美国等国的冲突。相比之下,未建成的十英寸石油管道对日本的影响更加间接,但却同样深刻。

对历史的启示探讨未建成的石油管道事件对我们理解历史的启示,以及从中可以汲取的经验教训。

这个事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国际政治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本在萨哈林岛的石油租让区原本被视为稳定石油供应的途径,但由于与苏联的关系未理顺,以及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最终未能实现这一目标。这表明,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对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供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未建成管道事件还让我们反思战争的根源。日本因能源不足而发动对外战争,最后又因失去能源控制权而战败。这一事件再次证明,战争往往是由于资源争夺、领土争端等因素引发的,而通过和平谈判和合作解决问题,才是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正确途径。

1 阅读:16

人生啊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